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动态博弈模型,以分析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顺从优先和税收最大化两种目标下的博弈策略和均衡.结果表明:在地区有较强的税收独立意愿时,以地方政府顺从优先和税收最大化为目标的中央政府均会采取增加转移支付的策略;而当地区有过强的税收独立意愿时,中央采取惩罚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央政府对地区居民统一提供公共物品时原来均衡解的改变过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危丽  杨先斌  刘燕 《财经研究》2006,32(11):47-55
在对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Holmstrom和Milgrom(1991)提出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构建了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将土地资源禀赋因子引入该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据此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最优激励合约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激励合约时,中央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地方政府的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退耕还林实施绩效的变异性等因素确定地方政府的可变收益分配率,并让地方政府的收益与退耕还林的实施绩效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提高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性提出了一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各地房价不断创下新高。面对房价飞涨,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政策的实施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以地方政府最为突出。本文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行为特征,在分析双方博弈动机的基础上,构建了博弈模型,进而研究了双方博弈的内在机制,得出中央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严格监督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执行,杜绝地方政府的抵制行为,而地方政府获利的行为则是抵制中央政府的各种调控政策,并且为了取得成功常常采取变相抵制措施。最后,本文分别针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能够达成合作博弈,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出行为生态学特征。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显示双方期望收益、中央政府出台政策的力度、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不支持情况下建设金融集聚区遭受的损失程度及双方初始博弈策略选择状态决定了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基于此,提出了因地制宜改变博弈参数、提高地方政府对正向激励和行政惩罚措施的敏感度、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中央政府在α概率检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结论得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奖励、政绩提升越高,越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对企业不实行低碳策略的处罚金越大,贴现因子p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实行低碳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修正政策。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相互配合,而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对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则可以利用中央政府政策对地方政府形成压力,迫使地方政府修正政策或者自己提前采取"行动",充分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中央政府在α概率检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结论得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奖励、政绩提升越高,越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对企业不实行低碳策略的处罚金越大,贴现因子ρ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实行低碳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李阳 《生产力研究》2014,(1):101-106
文章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财政支持领域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在两种不同目标下,各局中人的博弈过程,并得出了各局中人的均衡解。研究结论如下:(1)如果中央政府以"地方政府执行优先"为目标,越不满意中央政策的地区和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将获得中央政府制定的相对较低的支付方案。对中央来说,对这些地区实行一定的支出优惠政策和增加奖励性支出是理性的策略。(2)如果中央政府以"中央支出最小化"为目标,当"收买"比"惩罚""不执行"的地方政府所费成本更小时,中央政府会重新制定较低的支付方案;但是如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供给的直接支付的成本超过"惩罚"成本和奖励后,中央政府会选择惩罚"不执行"的地方政府。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合理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财政支付方案的同时,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承担一定的财政责任。其次,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纳入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  相似文献   

10.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区位选择、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分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的空间分布存在“倒U形曲线”。为了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落后地区地方政府采取贸易和要素管制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发达地区产业的提前进入,出现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为了保护本地市场,地方保护性政策得以产生并不断被自我增强,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分割。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能够改变地方政府的最优政策选择,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强 《财经研究》2005,31(9):5-16
以往分析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文章通过构建以中央政府行为为外生变量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型,对在中央政策给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种种政策选择做出分析.对地方政府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对垄断部门实施保护以及民营企业对地方官员的"公关"、民企参与国企改组迟缓等现象做出了解释.借助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本文以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公司规模和行业特征采取的"抓大放小"和"战略调整"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最终控制人政府级别、政府持股比例以及政府持股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快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由低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低;并且,大规模公司、管制性行业公司更可能由高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高。但在政府持股方式上,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并不稳定,而大规模公司由政府直接持股的可能性更小,并且管制性行业与非管制性行业公司无显著区别。这些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进程以及中央政府采取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级别和持股比例上)——地区市场化进程减轻了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经济动机,而国企改革策略使得地方政府具有控制大规模公司和管制性行业公司的政治动机。上述结论在剔除深圳和上海地区公司以减轻样本特殊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田径 《当代经济》2001,(2):47-47
一、建设务实,高效的地方政府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如果没有一定的特殊政策,西部经济不能在东部与世界的竞争之中求得有利的发展空间。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提供的政策倾斜性待遇,如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部地区发展的起点。然而仅靠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显然不够,地方政府比中央更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资源分布状况、人口状况和社会需求,应该配合倾斜政策制订一套地方性政策配套设施,把大政策放在小地方用。落到实处。 外资进入西部不是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而是为了盈利,它们考虑得最多的是政府政策的透明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德国麦德友集团的国际管理公司董事、亚洲部总裁贝汉思在谈到与成都青羊区政府达成的合作协议时直接指出:“我们感到在项目审批方面还是花了很多时间,还应该改进。”政府运作方式应向东部和世界模式靠近,由分散化程序向集中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及其调控策略。地方政府既可以付出与中央政府利益一致的合作性努力,也可以付出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自私性努力,合作性努力水平和自私性努力水平取决于既定体制下的激励机制。在制度安排既定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既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来提高地方政府的合作性努力水平,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惩罚措施来降低地方政府的自私性努力水平,这其中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8.
王承武  蒲春玲 《经济地理》2011,(7):1152-1156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静  彭月兰 《生产力研究》2006,(3):87-88,149
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意义上承认的地方政府债务,因此,在研究政府债务对货币政策影响时,只是涉及中央政府债务。但现实中地方政府间接举债、变相举债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地方政府过多举债和支出会削弱中央政府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金融资源之争,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我国宏观货币政策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个联盟转换的房地产市场管制与反管制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中央政府的管制政策效果甚微.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结成"反管制联盟"对抗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文章通过建立重复博弈和联盟博弈模型,得出结论,中央政府应通过策略调整,瓦解"反管制联盟",并与地方政府结成"管制联盟",共同治理房地产市场.最后,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