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文章基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三大要素为一体,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为载体,通过创新和发展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学生考核与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革新,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重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研究对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质量、推动“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计人才培养是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新的会计岗位,而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课程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人才培养面临亟待转型和发展。文章以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指导思想为基础,厘清会计学专业优化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探索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专业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与职业素养提升,推进和改革产教融合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构建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质量评价体系等举措,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和方法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会计专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它是会计学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理论基础涉及会计学、信息论、系统论,而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则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会计信息化实践的不断深入与丰富,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已是会计学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课程的建设直接对应社会与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林亚囡 《商业会计》2021,(24):116-119
智能技术与会计的融合与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本科高校积极致力于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以浙江大学智能财务班(会计学专业)、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专业(智能财务方向)和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智能方向班)为研究样本,分析三所高校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究目前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性,针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国旺 《商业会计》2012,(4):123-125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应当在目标导向、主动适应和坚持特色原则的引导下,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充分发挥会计学专业特色的相对优势,全方位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及市场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6.
构建工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工科院校特点,明确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编写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工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在开设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工科背景,适当引入工程类的基础课程及工程实践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的需要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会计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在论述网络资源对"调动会计学习积极性"、"加强对会计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之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些措施.旨在为提高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实现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企业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人才需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专科院校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需求为主要教育方向,以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教学内容。因此,本文阐述了专科院校会计专业教育能力培养现状,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有效提升专科院校会计学生专业水平与就业能力,强化院校会计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讨会计学财务方向设计的一种新方案,根据学生实际上课体验,考查分析了已有会计学财务方向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依托会计主体、注重能力培养、再造课程结构、重构教学内容的新思路,设计出新的会计学财务方向结构并界定其主要内容。 同时对会计学课程的创新设计提供前瞻性建议,探索会计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文科建设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特色,兼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融合。此外,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不同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经管类专业会计学课程亟需针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会计学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并改善相关课程教学的质量。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及相关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针对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相关内容梳理的基础之上,以优化教学内容、落实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评价以及反馈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对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1.
蓝莎 《商业会计》2012,(7):108-109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的管理活动,会计学是描述这种管理活动的本质及规则的一门学科,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编排一定要能够体现并揭示会计活动的本质。可是现行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编排存在缺陷,与揭示会计本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试从会计本质的视角厘清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及内容的设置规则,对现行设置的缺陷提出改进对策,从而为完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是解决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确保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基本途径,本文对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整合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我校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按照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要求,将《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实务》、《纳税核算实务》、《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组合成会计核算课程群,介绍课程群设计的整体思路与课程群建设的特色,并提出优化会计核算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会计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决定着会计教育实践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本文以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为切入点,在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活动和培养目标之间脱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契合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刘林  沈小燕 《商业会计》2023,(10):122-126
基于数字、信息的新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会计从“核算反映”向“智能决策”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会计职业能力更加复合、全面。高等会计教育要适应时代之变,加快创新改革发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院校在教研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亟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文章在分析目前国内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基础上,以南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发展与改革实践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燕  郑虎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211-212
以培养会计人才为己任的会计教育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处于会计教育较高层次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要提高会计学硕士生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招生制度,加强科研管理,以及设计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树友林 《江苏商论》2011,(11):136-138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会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传统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改进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对策,旨在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徐岩 《商场现代化》2012,(30):136-137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及安排。  相似文献   

19.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发展与改进,应满足新时代对学习者能力提升的要求,满足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智能商业服务新时代需要,逐步实践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过渡,充分汲取数字化时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基于产教融合的协作创新育人,重视仿真体验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丰富课程内涵,提升学习者职业能力与素养,尤其是信息系统构建和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才能改进会计学专业育人质量。普通高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会计学专业建设,依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建设标准,注重复合型、应用型内容迁移,考虑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建设衔接,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才能制定出高质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学员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潘广伟 《商业会计》2012,(5):117-118
《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是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两门专业主干课程。鉴于两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我校将二者重组为一门课程,即《成本管理会计学》。新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由成本管理会计基础、成本核算会计、决策与规划会计、控制与评价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新领域等五个部分组成。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本管理会计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指出该课程案例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