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贫困地区农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化黄伟丰,李晓明一、贫困地区农行商业化的难点难点之一: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错综复杂,难解难分。多年来,贫困地区农行担负着诸如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开发性贷款、政府部门指令性贷款等政策性任务。企业在资金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务院决定政策性扶贫信贷业务暂不进行调整,仍由中国农业银行经办。一经拍板定案,围绕农行扶贫信贷投入问题引发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改革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多年参与信贷扶贫工作的农行员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却未结束,困惑也依然存在。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农行加大扶贫贷款投放的要求更加强烈,农行受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有增无减:另一方面,扶贫贷款效益差,年年投放大于回笼,发放的流动资金变成了长期不良资产,资金流动性日趋降低,经营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了农行自身的经济效益。面对扶贫贷款,农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3.
笔者带着政策性业务分离之后,农行现有信贷资产究竟如何?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创利能力,对孝感市农行八个县市支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综述如下:一、现状及问题截止1994年12月底,剔除政策性贷款后,农业银行贷款余额为151721万元,其中正常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6.6%,逾期贷款占17.1%,催收贷款占36.5%,而供销社和乡镇企业催收贷款占全部催收贷款余额的  相似文献   

4.
周文新  严瑞 《甘肃金融》2006,(10):60-61
贫困地区政策性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地区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的未充分发挥.如临潭县,1995年设立了农发行县支行,开展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1998年撤销了县支行机构,由农行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人员属农业银行职工.在农发行县支行设立期间,资金投放增加很快,1995年、1996年、1997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369万元、3045万元、4019万元,年均增加贷款在1000万元左右,而1998年至今,农发行业务由农行代理,贷款逐年减少,支农力度减弱,至2006年上半年,临潭县农行代理农发行业务贷款余额仅为435万元.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业贷款中的几个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业银行、信用社实行企业化经营与发放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矛盾。农业贷款风险大、利率低,工商业贷款风险小、利率高,因此贷款发放中出现了重工商、轻农业的倾向,存在全面与局部的矛盾,而影响对农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体制下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矛盾开始逐渐暴露和明朗化,商业银行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结果上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质量低下和经营亏损,基层农行尤其如此。县级农行作为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主体,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走出困境,是实现农行整体改革目标的关键。本文拟对此作些粗浅探讨。一、现状扫描(一)经营环境恶化1.农行经营仍难摆脱行政干预。三家政策性银行相继组建以后,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有所减弱,但一方面原有政策性贷款存量不能完全转出去,另一方面仍然不能摆脱发放新的政策性、准政策性贷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农业银行创利水平高低是考核其他经营管理水平好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如何增强农行创利能力呢?笔者有如下浅见。 1、进一步理顺财政、中央银行与农行三者利益关系。首先,财政要切实改变过去透支银行资金和对农行经营政策性业务不予补贴的做法,切实对支农的低利贷款以足额的补贴;在贯彻产业政策时,要均衡城市行与农行的利益级差。其次,恢复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拨补和企业提留补充管理的办法,凡自有资金达不到规定比例的企业,银行应停止贷款。再次,增拨农业信贷基金,增强支农的后劲。此外,人民银行在基数贷款,政策性资金供应,上缴准备金比例等方面应优惠政策,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 2、按照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和我国国情,正确制定利率标准,确定利率水平应遵循物价上涨指数小于存款利率小于贷款利率小于平均利润率的程序和原则,以利发挥利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杠杆作用。同时,强化利率管理,严格执行利率政策,制止随意减免利息和  相似文献   

8.
信贷业务是农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经营中心,信贷结构的优劣决定着经营的效益。本文就龙州县农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对提高信贷质量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一、龙州县农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到1992年底,龙州县农行各项贷款余额为70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贴息贷款占53.2%,政策性低息贷款占28.5%,两项合计占81.7%。按占用形态划分:正常贷款占90.2%,非正常贷款占9.8%,其中:一般逾期贷款占3.6%,呆滞贷款占0.9%,呆帐贷款占5.3%。若以市场为导向、经营为中心,效益为目标来分析上述信贷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是政策性低息贷款占的比重太大;其次是占用形态的比例有水份,如粮食贷款余额900多万元,但粮食库存价值仅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工作实际出发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贷款担保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担保法规的思考和建议 ,旨在探索完善一套适应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作特征的抵押担保法规。  相似文献   

10.
1.农村科技贷款与财政资金配套使用。鉴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农行目前难以筹措更多的信贷资金来向科技投入的现状。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要把规定建立的农业发展基金和畜牧业发展基金,同农行的科技贷款捆起来用于农牧业科技投入。2.农行要改进科技贷款的管理。随着农业科技贷款的日益增加,已经具备了增设科技贷款科目的条件。要求农行总行设立农业  相似文献   

11.
旧欠集体农业贷款的清收是一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多年的努力,仍收效甚微。大新县农行、信用社自1981年农村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就着手对集体农业贷款进行清收工作,但到目前余额仍高达498万元,占整个呆滞贷款的92.7%。清收集体农业贷款为什么如此困难,究其原因诸多,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涉及银行、信用社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因此,打好这场清收非正常贷款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攻坚战,首先应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提出了对发放的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要实行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引起了对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与金融性的议论和思考。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是1994年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是由政府投资控制,以贯彻国家的农业开发政策、农村产业政策、承担农业领域开发、为农业提供信贷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的对象主要包括粮棉油储备、调销、加工、国家确定的扶贫项目以及农、林、牧、技、水等小型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经营农业政策贷款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经营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仍与我国农业发展不相适应,需要作出科学的调整.新形势下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须从七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多家金融机构参与、经营、承办、投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格局;二是建立完善以防范风险和提高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可供选择的多种类贷款方式;三是选好对象,突出重点,扩张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及范围;四是结合实际,适应需求,制定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期限政策;五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筹融资运行机制;六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进退出机制;七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法律条令.  相似文献   

14.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银行信贷风险按国家放权到银行的先后,可分为改革前信贷风险和改革后信贷风险。(一)改革前形成的信贷风险改革前信贷风险是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政策性贷款形成的。山区农行政策性贷款主要为支持农业、扶贫、地方发展和科技开发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这些贷款利率低,偿还率低。特别是社队解体,部分贷款无法落实,形成永久性呆帐。(二)改革后形成的信贷风险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的经营地位不断上升,各种贷款由银行自主地发放到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个人投资者手中,但由于管理不善,贷款手续不完…  相似文献   

15.
当前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问题梁焕兰1994年12月31日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成立,在此之前94年7-12月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已由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全面代理。94年6月末,广西农行代理农发行接收农行及其他专业银行粮油贷款企业1628个,收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决定了农行县(市)支行必须走向市场,实现商业化经营,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但目前县(市)农行在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面临许多难点亟待解决。(一)金融宏观调控的强制性,使农行难于向商业银行迈进。目前,一方面贷款规模调控属于指令性,并实行分季控制,按月考核,不能突破。由于农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农业,农业贷款季节性强,往往是需要发放贷款时,规模不足;不需发放或少发放贷款时,规模又用不完。另一方面是同业资金拆借,人民银行按期限和存款总额比例控制,超期限、超比例要受罚,造成行与行之间资金余缺难以调剂,影响了资金的使用率和效益。加上利率弹性差,贷款优惠利率面广、上浮幅度太低,不能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作用,也制约了农行实行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吴志蓉 《海南金融》2003,(10):60-60
一、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因素 1.政策性因素.一是基层农发行从原农行分离以后,划转了一部分粮棉企业的老贷款,而且当时有的企业已经不能正常经营,因此贷款逐渐形成了不良.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专项贷款在过去是属于政策性贷款,自1998年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后,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这部分贷款是人民银行原来委托多家专业银行发放的,人行是债权人,与专业银行只是代理关系;而现在划归农行后,通过资金清  相似文献   

19.
农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农定方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表现农行将政策性信贷资产分离出去后,信贷资产质量仍然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1)信贷资产配置不合理,贷款在高效益、低风险的企业和项目上配置比重少,贷款收益率低。(2)贷款流动...  相似文献   

20.
对农业银行大多数县(市)支行来说,政策性业务划出之后,供销社贷款存量要占其经营性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部分贷款直接影响农行商业化进程。事实上目前确有大部分供销社处境困难,资不抵债,不能如期如数归还农行贷款本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从调查入手,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对策,供决策者和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