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准备阶段等。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程度约占10%-20%,而真正影响投资额度的80%以上的是前期准备阶段,特别是概算审查和设计阶段。由此可见,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与否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影响较大。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没有认真对待工程投资概算和设计工作是造成不少工程“三超”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1)工程投资大幅超概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及提高装饰材料规格。(2)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对控制工程投资的意识不强,在设计时只求安全稳妥,不问造价。(3)设计图纸不根据具体条件具体设计,以致施工过程中不合理变更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过去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一直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周军 《大陆桥视野》2010,(9X):28-28,30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管理常规工作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监控,而忽视对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监控,导致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笔者认为,只有将造价管理工作与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相结合,实行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监控,才能使投资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李永军 《城市建设》2011,(4):138-138
据统计,在工程的项目建设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影响率可高达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幅度可能为35%-75%;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幅度可能为5%-35%、显而易见,在项目投资中重点在施工以前的项目设计阶段。本文通过对项目设计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其过程是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控制阶段是在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把设计文件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虽然在这一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很小,但额外增加投资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质量、保证进度和节约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的优劣.论文首先概速了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意义,最后并提出了在设计阶段降低造价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造价控制的重点往往忽略了设计阶段。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仅为5%~35%;竣工阶段所占比例则更小。很显然,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另一个重点。作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可以避免一些地区超标准的建设一些项目,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限额设计的一些具体规定尚不完善,但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燕 《城市建设》2010,(2):83-83,85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有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25%。因此,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同时兼顾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相似文献   

11.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贯穿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承发包阶段、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全过程.本文分析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概念、特性,并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政府投资的项目具有资金投入量大、涉及面广、社会效益要求较高等特点.基于此,本文就全过程造价在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展开了探究,结合项目实例,对工程管理中投资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招标与投标阶段、施工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提出了相应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全过程.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着重从现今的角度,分析影响建安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投资浪费和项目“三超”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就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凯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03-204
工程造价的控制包括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设计费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不到1%,但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达75%以上,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还是从投资控制方面,必须高度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可通过完善设计招标,加强限额设计,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等措施,有效、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历年对高校建设的投入增加,有效控制高校基建项目的工程投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某高校综合体育馆项目为例,在介绍项目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从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收尾阶段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讨了在不同阶段合理控制造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外一些专家分析指出:设计费用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是设计阶段,尤其是仅占工程项目总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到技术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而至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省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显然,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朋 《经济师》2014,(8):73-73
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均需对造价进行控制,一个项目的成本不仅仅是建设阶段的投资,还有运营阶段成本。工程项目的工艺、方案是决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令工程造价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同时也会对后期运营成本有重大影响。前期设计方案选择的合理与否,对一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一旦上述方案确定,则该项目的工程造价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因此,工程前期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十分重要。结合工程实践,列出在前期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实施有效的控制主要是对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系统化的造价控制与管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忽视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等前期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结果很多工程出现了竣工结算阶段造价高出实际施工阶段造价的现象。因此,必须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进行严格把控,才能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伟 《城市建设》2009,(11):2-2
不同的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施工(包括招投标)、竣工决算等几个阶段。据统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分别为:设计阶段35%-75%;施工阶段5%-35%;竣工决算阶段0-5%。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工程实施前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变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