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以来,我国寿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提出的"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战略要求,在业务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业务结构有助于推动寿险公司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有利于保险公司在金融危机冲击中度过难关,有利于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但从目前结构调整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来看,寿险行业转型增效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2010年,整个金融业灵活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题,促改革,防风险,谱写着一曲曲创新乐章。对于保险业而言,这一年是行业发展的转折年,不管是寿险业还是财险业都恢复较快增长,市场投资一片利好局面。与此同时,作为市场的监管者,保监会严查保险中介业务,加强股权监管,审慎推进费率市场化,拓宽投资渠道,整个行业也迎来喜人态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险》2011,(12):6-6
12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分析了当前寿险业发展形势,指出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陈文辉指出,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放缓、货币政策紧缩、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寿险业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内外部因素交织叠加给行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业务增速放缓,进入转型或调整期。但长期看,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持续提升、老龄化进程加速等寿险业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改变,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4.
日本寿险业的发展已有135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寿险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寿险业的盛衰变迁,对于深化我国寿险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寿险业发展历程 (一)日本寿险黄金时代日本寿险黄金时代(1960—1989年):战后高速增长 1.寿险保费高速增长,净利润攀至峰值日本寿险行业起始于1881年明治生命保险公司的成立。  相似文献   

5.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寿险业坚持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行业仍然存在着产品竞争力下降、销售渠道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以客户为中心推动寿险业结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从行业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积极推动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从各公司的汇总数据来看,寿险业转型已经出现积极效果。1-5月寿险保费仅增长5.5%,而期交保费收入达616亿元,同比增长29.7%。期交业务增速达到总保费增速的五倍以上,表明寿险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寿险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市场主体在转型过程中不断探索渠道创新,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寿险专业中介发展迅速。专业中介具有独特的机制优势,可以助力寿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寿险专业中介发展特征第一,保费收入不断增长。寿险专业中介保费收入从2016年的24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236.11亿元。第二,保费收入增速居各渠道之首。2016年以来,在人身保险公司各渠道业务中,专业中介原保费收入增速最快。2021年,专业代理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658.75亿元,同比增长65.15%。保险经纪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577.36亿元,同比增长57.17%。  相似文献   

8.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引入不可抗辩条款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寿险业的惯例。由于各种原因,不可抗辩条款还没有引入我国的人身保险合同,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寿险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均与之缺失有关。在目前保险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引入不可抗辩条款是大势所趋。它有利于提高保险消费者的信心,树立行业新形象;有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寿险业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险峻,利率环境复杂,监管正在转向以防风险为首要任务的严监管时代,我国寿险业的经营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无独有偶,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经历了相似的阶段,各国寿险业均主动积极地进行资产配置调整。基于此,本文力求对近十年主要国家寿险业资产配置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厘清各国资产配置调整的内在逻辑。以此为鉴,探索我国寿险业的资产配置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锁凌燕 《中国金融》2012,(19):68-69
随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渐行渐近,寿险业如何借助外源性动力、重新释放增长活力,更值得深入讨论2011年,我国人身险行业增速大幅放缓,全国共实现人身险原保费收入9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8%;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8695.6亿元,同比降低10.2%。2012年1~7月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人身险行业仍然延续了调整态势,同比增长率仅有2.1%,而寿险部分只是大致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从多个指标衡量,我国保险业总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但寿险业似乎陷入了"低水20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周期视野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寿险业的产品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通过HP滤波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后证实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比产险业显著。其次,对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进行了分析,维持了寿险业长期趋势向好的总体判断,但认为经济周期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效应较大,短期内寿险业难以恢复高增长态势。最后,对寿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准确定位、改善监管和优化环境是促进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引入不可抗辩条款促进我国寿险业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引入不可抗辩条款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寿险业的惯例.由于各种原因,不可抗辩条款还没有引入我国的人身保险合同,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寿险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均与之缺失有关.我们认为,在目前保险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引入不可抗辩条款是大势所趋.它有利于提高保险消费者的信心,树立行业新形象;有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寿险业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徐水俊 《中国金融》2005,(17):54-55
2004年,多年高速成长的中国寿险业增长变缓。在北京,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7.61%和0.51%。另一方面,寿险业代理人人数从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140多万人的水平上,没有什么增加。  相似文献   

14.
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为大势所趋,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近年来,寿险业粗放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准确把握寿险业发展形势和营销员管理制度改革时机,全面深入推进寿险营销员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寿险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LIMRA(美国寿险营销与调研协会)的寿险市场发展模型,我国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四阶段演变的过程中,并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业务增长由快速开设分支机构、全员增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徐婧姝 《浙江金融》2012,(2):51-54,63
自银保新规出台以来,银保业务规模出现大幅度缩减,银保业务渠道面临重大变局。受此新规影响的直接冲击,我国寿险行业保费规模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本文从银行保险业务特点出发,细分说明寿险业发展历程中增速放缓的五个阶段。进而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制度变迁,分析说明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定存利率调升、通胀预期强烈、资本市场下挫以及银保新规出台、制度增长要素释放殆尽分别是我国寿险业增速放缓的经济和制度原因。最后提出寿险业增速放缓需警惕的问题及应对之策,以期实现我国寿险业向下一个健康持续增长阶段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6.
许闲  罗婧文  魏洁 《保险研究》2023,(2):34-44+89
保险代理人作为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核心节点,是寿险业长期倚重的核心渠道。随着中国寿险业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代理人队伍粗放管理模式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错配愈加凸显。决定和影响寿险业保险代理人现状与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基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基本法改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代理人培育和管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选取27家代表性保险机构37版基本法样本,采用横纵向文本分析方法,从截面和时变维度探讨了基本法特征与发展规律,并解构了基本法产品营销与团队管理的二元核心,进而从金字塔团队架构、留存率较低、管理成本与隐性门槛四个方面解释了当前保险代理人管理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为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法改革路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众 《中国保险》2014,(7):36-41
中国寿险业资产配置环境近年已经并仍在发生极大的变化。在负债端,"转型"成为寿险业发展的主旋律。在资产端,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更多高利率的固定收益资产,同时也蕴含更多风险;保险投资"新政"放开了更多投资渠道,但也更考验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洪勇  张东亚  刘慧君 《上海保险》2012,(3):36-39,41
2011年,在宏观经济主动调控、增速放缓,监管政策变化等影响下,行业保费增速大幅放缓,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9699.8亿元,同比增长6.89/6,较GDP增速低2.4个百分点。2012年,预计我国寿险业将继续延续调整态势,全年行业增速在10%左右,寿险业的发展既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寿险业先后完成电子化、数据集中、桌面互联、移动互联等数字化基础工作,经营理念经历了从产品导向、渠道为王、客户关系管理(CRM)到客户经营的转变,但行业发展总体仍滞后于数字化时代消费者预期。在新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以数字化视角重新审视客户需求和行业边界变化,抓住数字化变革的核心,加快转型升级,是寿险业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窦元 《中国保险》2011,(3):50-54
2010年,随着行业监管继续强化,全球寿险业的保单呈现增长态势,大部分国际保险集团盈利状况明显好转,全球主要寿险公司资本状况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展望2011年全球寿险业,新兴保险市场增速仍将超过成熟市场;全球寿险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资本与风险管理能力;大型寿险公司继续通过系统整合提高经营效率;行业创新有助全球寿险业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