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制止部分地区在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时出现的错误倾向,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近联合发出通知,对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提出一系列规范性意见。三部门在《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方违背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作为改革的主要形式甚至唯一形式,采取“一卖了之”的做法,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银行债务和拖欠税款悬空,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一定的损害。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  相似文献   

2.
钟强 《江苏商论》1998,(8):24-26
<正>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央明确提出要明晰产权,抓大放小.县域国有商业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所以,改革的重点应在“放”字上.“放”就是要变革企业所有制形式和国有制的资产组织形式,使产权明晰.“放”是实现公有制多种形式、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县域国有商业企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为使国有小型企业改革工作能够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前不久,国家体改委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进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要着眼于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搞活国有企业,放活国有企业。 《意见》对国有小型企业改革提出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开放式的流通新格局。这对推动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百家经商,大量个体和多种形式集体商业发展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促进了国有商业企业采取多项改革措施争生存求发展。但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企业在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将经营主体由原来国家委托的企业法人代理国家经营转到由民间经营(俗称“国有民营”),这是商业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浙江省象山县国有商业企业近年来在“四放开”改革基础上,顺应改革发展趋势,先后用不同模式,在不同深度上推行了“国有民营”的改革。 为正确分析这一经营机制对发展国有商业的作用,并寻求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笔者最近对我县有关国有商业企业进行多方调查、座谈,就我县国有商业企业推行“国有民营”的状况、收效和问题、对策提出如下探讨意见: 一、“国有民营”的态势和模式 我县国有商业系统15家县属企业中,纯商业占7家、饮服业占2家、商业厂3家、代管的省属企业(医药、石油)3家。从实行“国有民营”的广度上看:已在整个企业内或大多数门点里实行的有5家,占33.3%,在部分柜组门店实行的有6家,占40%,基本上仍是国营的4家,占26.7%。从行业类别上分:竞争激烈,经营困难的饮服、糖酒菜、食品行业实行“国有民营”的为多、为早;百货、五交化等行业停留在小、偏、微、亏的门店和柜组范围内;而原来经营状况较好,带有半专营性质的医药、石油等行业相对缓慢。截至1993年9月底,全系统按职工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小型企业推行国有民营已成为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产生的企业效果和社会效应也是好的。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些问题。 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思想认识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的干部职工吃惯了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国合商业进行的一些改革,由于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所以未获理想效果。“国有民营”(供销社系统为“公有民营”)的出现,为解决两权分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从平顶山市的实践来看,“国有民营”确实是目前条件下,保证国家税收,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一年多来,我国国有商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探索了一条重构新的流通体制——“国有民营”的路子。实践证明,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流通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国有商业民营比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其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同时又指出,“不能把出售作为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中央的政策既说明了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国有小企业改革形式选择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就国有小企业改革形式作点刍荛之述。  相似文献   

10.
<正> 国有民营(包括公有私营)乃至承包、租赁,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而言,每一个经济时期都有其目标模式,而不论其是否完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亦如此。从改革实践看,国有民营也好,承包租赁也好,都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阶段性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模式,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 有的人认为不能把国有民营“当作一个了不得的东西”,但往往  相似文献   

11.
吴忠才 《商业研究》2006,(5):195-198
我国国有饭店总体发展战略适宜采用渐进式改革战略,总体战略目标是国有饭店最终退出国有资产序列,使国有饭店完全走向市场。总体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国有、非市场化运作;国有、半市场化运作;公司所有、市场化运作;私有/公司所有、市场化运作四大目标模式,分别与留守战略、管理权退出战略、产权部分退出战略、产权整体退出战略相对应。确定为留守型国有饭店的最终退出问题,可以采用分“三步走”战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政出其门     
《光彩》1999,(4)
出售国有小企业要依法规范操作为制止部分地区在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时出现的错误倾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理解、正确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开始发生嬗变。本文立足浙江省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分析了国有外贸的发展变化,对沿海6省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口作了比较,由此引出的启示是:国有外贸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地方外贸发展的历史;浙江外贸经营主体所有制结构变化是通过国有外贸企业出口的逐步下降和非国有外贸企业出口比重的迅速上升得以实现的;浙江国有外贸出口占比变化趋势快于全省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变化;非国有外贸企业出口发展势头迅猛、活跃的经济环境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浙江国有外贸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有外贸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国有外贸企业经理原来所具备的经营管理观念、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已与当前的形势不相适应,因此国有外贸企业经理需进行“二次革命”。本文阐述了“二次革命”的原因、内容与方式。本文认为,通过国有外贸企业经理的“二次革命”,我国将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经营、懂管理的的外贸企业经理  相似文献   

15.
<正> 有的同志认为,国营商业实行“两权分离”后,国家就不可能直接经营,即不能“国营”,只能“国有”。我们同意“国有商业”这个概念。问题是国营商业实行“两权分离”,取得了独立的商品经营者的地位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流通新格局中,它的主导作用是不是还存在,要不要再坚持,倒是很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已实现或接近实现脱困目标,但是还有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企业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存在很大的困难,亟须寻求有效的对策,走出困境.这是关系着企业前途命运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国有批发商业曾以划细专业、裂变单体的方法,开创了国有批发商业的发展道路,逐步摆脱了沉重历史包袱造成的批发萎缩、效益低下的困境,在多种经济成份经商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壮大了实力;逐步冲破地区分割、行业交织形成的经营散、规模小、档次低的局面,走上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新轨道。然而,在新的机遇面前,面对日益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苏南国有批发商业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更高层次上来构筑现代化的批发商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明天的辉煌,真正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朱安庆 《商业研究》1999,(10):31-32
国有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大潮中,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与市场形势相适应的产权体制和营销模式,成为责、权、利三位一体的市场竞争主体,充分享有企业自主权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市场中的一切活动既受利益驱动又有风险约束。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经营组织转变——由“经营单体店”向“集团连锁化”国有大型商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单体店”的形式单兵作战,即便是同一个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兄弟商店之间,合作的机会远少于对抗的机会.到了80年代后期,商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竞争的时代,但国有大商场往往采用在原地拆老楼盖新楼、扩建等方式来试图把“蛋糕”做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始终离不开“大本营”.却很少采用国际通用的加盟、连锁、兼并等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来走集团化、连锁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江苏商论》2005,(1):50-51
文章简要论述了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围绕建立“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这一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提出国有外贸企业(集团)应该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加快结构调整、多元化经营、加强内部机制改革、实施业内联合等措施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