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坤  李春雷 《中国邮政》2006,(12):23-23
昆明市邮政局是2006年云南省唯一参加国家局开展的“数据为翼,商函腾飞”劳动竞赛的局,昆明局在不断加大对数据库建设工作推进力度的同时,专门成立了各重点行业市场的数据库专项营销小组,全力开展数据库商函营销工作。工作中,昆明局为云南省电信公司昆明分公司(以下简称昆明电信公司)提供了专项的数据库商函营销服务,收效明显,得到多方认可。  相似文献   

2.
赵蕾 《中国邮政》2009,(9):32-32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家电下乡工作开展以来,带来了下乡产品的热销。与此同时,农机具也成为“下乡”产品中的重要组成。根据市场实际,山东省邮政公司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农机·汽车下乡”数据库商函项目营销活动。济宁市邮政局商函广告局迅速开展行动,在两天时间内与济宁交运集团汽贸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印发“汽车下乡”数据库商函17000封,实现收入4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上半年,为贯彻“数据为翼、商函腾飞”竞赛活动的要求,北京邮政商函局按照“专业主导、主题营销、区局联动、大网支撑”的营销模式,以多年积累的数据库资源,针对北京广告市场需求,开发了“喜从信来”主题商函业务。截至2007年2月底,“喜从信来”已成功推出10个分主题,发布42期、110万份商函广告,客户涉及教育、旅游、金融理财、地产房屋、健身娱乐、文化艺术等行业,创造主题业务收入90万元,超额完成了原定目标,并在社会初步营造了这一新业务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探索构建商函新型营销理念和模式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邮政技术》2008,(3):6-7
针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福建省公司充分发挥邮政名址数据库优势,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策划开展“千里马”求职商函专项营销活动,以帮助毕业生拓宽求职渠道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业务品种,提升商函数据库营销社会认知度,打造商函数据库营销品牌。据悉,福建省公司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社会求职人员为主要目标客户,  相似文献   

5.
王昕 《邮政研究》2002,18(4):25-26
以提高商函广告经济效益为目的 ,分析了目前商函数据库建设和营销现状 ,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归纳 ;通过引入商函数据库营销理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商函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以切实促进函件业务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亢荣 《中国邮政》2011,(1):52-52
多年来,数据库商函业务一直让各地市商函局和基层的营销员很纠结,归根结底主要是三个问题:首先是不清楚数据库商函到底是针对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其次是客户对我们的能力不放心,对数据库商函的效果不满意,因此导致“做一单死一单”,回头客极少;而这些最终导致我们自己也缺少了发展数据库商函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钟东 《邮政研究》2009,25(4):12-12
2009年3月11日,四川长虹与绵阳邮政正式签订“长虹家电下乡”数据库商函协议,这标志着邮政送长虹家电下乡这场营销硬仗取得了突破进展。至此,长虹公司将大批量使用邮政数据库商函,在全省及全国范围推动家电下乡活动,还将在物流、金融等配套业务领域加大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朱韬 《中国邮政》2006,(8):35-35
随着数据库营销如火如荼的开展,邮政商函数据库逐步取得了客户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商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但在乐观的前景展望中,我们也要冷静面对商函数据库的管理及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邮政》2006,(1):34-35
从2005年5月1日至2005年年底,国家局在全国100个地市局开展“数据为翼,商函腾飞”数据库营销竞赛活动,以促进商函业务发展,全面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库营销服务。活动结束,效果明显,江苏局在竞赛活动中表现不俗——江苏局自国家局开展“数据为翼,商函腾飞”劳动竞赛以来,精心组  相似文献   

10.
本期主题:数据库商函 数据库商函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已经成为邮政函件业务的发展重点。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对数据库商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地邮政企业也不遗余力地对其展开了广泛的推介,并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社会各界对数据库商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和认可。在各地邮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数据库商函的营销手段将得以不断丰富,运行模式将得以不断完善,市场前景也将更加可观。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全国商业函件业务发展看,招生商函市场正逐步形成规模。为积极拓展教育领域商函市场,国家局决定从2006年2月起,在全国开展招生商函专项数据库营销活动。活动包括学生名址采集、招生商函营销和高考大礼包寄递等内容。按照活动整体安排,5月至9月为推广实施阶段,本刊特刊登部分邮政局在去年的招生商函营销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供各局参考、交流,希望对各地的业务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商函业务如何发展?南京邮政创新提出“数据库营销专家”的发展理念,一手抓数据库建设,一手抓数据库营销,有效支撑与推动了商函业务发展。2004年,共实现数据库营销收入221万元,同比增幅达92.2%,占该局制作类商业函信收入的44%。内建外引数据库全面扩容为了使数据库更能适应商函发展的需要,南京邮政通过整合局内外资源,对现有数据库系统进行了全面扩容升级,使其在数量和质量上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扩容渠道有二:一是内建。通过发投局、函件局以及区县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并对现有企事业单位数据库实施动态维护,全面提高数据库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营销,对一些客户和邮政业务员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地处偏远的企业及邮政局所的业务人员而言,仍然是“高端”词汇,让企业马上接受有难度,让邮政业务人员马上领会营销重点、掌握营销方法也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常州邮政局另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数据库商函营销——将营销载体命名为“一元钱的营销员”,立即使供需双方直观地了解了此项业务的实质所在,化繁为简,使人一目了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高地 《中国邮政》2009,(12):48-48
数据库商函业务,是邮政函件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做好数据库的建设和营销,是发展数据库商函的关键。对于数据库的建设和营销,笔者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提出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11,(11):40-41
河南省的零售行业多为商超、卖场、专卖店、特色商店等,目标客户群相对较集中于商圈内,市场竞争不均衡,商家节假目活动策划及促销手段较成熟和固化。面对短信、电话、网络等营销手段的冲击,零售行业急需在新客户获取方式上创新思路,实现多媒体整合营销;而在老客户维护方面,需要在客户的数据库管理与使用方面有专业化的解决方案。零售行业上线后,河南省邮政BIU团队根据集团公司的四大解决方案,结合河南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形成了“会员服务”、“节点促销”及“商圈会员拓展”等解决方案模板,以正在推广的“买旅游送文化”活动、“邮惠圈”商函、“会员邮”商函为抓手,服务全省零售客户。  相似文献   

16.
吴斌 《中国邮政》2006,(9):40-40
近年来,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已经成为企业获取、保留与发展客户的一个重要工具,受到国内工商企业的青昧。然而,在广告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进入了整合营销、品牌塑造的今天,邮政所极力推广的数据库营销还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停留在一种营销形式上。由于缺乏品牌包装,营销员在进行商函广告推介时,难以给人一个清晰的印象。因此,邮政数据库营销急需通过品牌构建来支撑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3年,德国年销售额25万欧元以上的企业共有99.4万个,其中有29.8万个使用有名址的商函开展数据库营销,占此类企业的24%;当年,德国邮政商函数据库营销实现收入27亿欧元,占数据库营销市场的13.7%;2004年,德国邮政数据库营销邮件达107.16亿件,实现收入28.2亿欧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6%和4.3%。  相似文献   

18.
魏拉 《中国邮政》2011,(5):57-57
今年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邮政函件局积极推广数据库营销理念,通过实施为客户建库、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支撑邮政商函市场拓展。截至目前,郑州市邮政函件局共为全市213家中小企业建立了数据库,数据量达122.91万条;已经使用数据量110.49万条,形成可观的业务收入,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对商函业务营销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邮电企业管理》2005,(6):78-79
一、发展重点,全面推进以数据库营销为手段的广告类商函业务的发展.积极发展账单类业务.健康发展普通邮资广告封片卡业务.加强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市场拓展.进一步提高中邮专送广告业务运行质量。突出区域业务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做大账单业务市场规模.积极拓展以数据库营销为主的广告类商函业务.努力探索广告类商函业务的发展道路.深度开发邮寄型邮资封.片、卡和做大贺年(有奖)明信片市场.做强.做细中邮专送广告业务品牌;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广商函的数据库营销.积极培育账单业务市场.积极拓展广告邮资封、片业务.继续加大对景点门票型明信片业务和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开发力度.提高中邮专送等无名址商函业务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无名址商函是一种寄递时不具名址的信件广告形式,其广告针对性较有名址信函广告差,但仍在商函业务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在德国,无名址商函在数据库营销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是数据库营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