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企业改制的多种形式 ,加速了企业改制的步伐 ,这给每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但是 ,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借改制之机肆意悬空 ,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蒙受重大损失 ,加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企业改制 ,保护银行债权 ,是亟待探讨的问题。一、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债权的主要表现形式1、“金蝉脱壳”、“母体裂变”,悬空银行债权。一些企业在保留原企业牌子的同时 ,以划小核算单位为名 ,将企业资产分割组建成一个或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使这些新实体只接受原企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鼓励企业兼并、规范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将触及计划体制下的种种深层次矛盾,加上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不甚完善,人为因素干扰等原因,使企业破产的本来意义发生了扭曲,导致银行资产严重流失。因此,企业实行破产、兼并后,如何保护银行债权的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一、企业破产过程中银行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一)母体裂变,金蝉脱壳,悬空银行债权。表现在将原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核算的小企业,把原企业的资产、资金化整为零,分给各个新的实体,…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与银行债权的保护问题中国银行广东省国际金融研究所黄真一、国企破产、兼并过程中银行债权流失的种种表现1.母体裂变,金蝉脱壳,悬空银行债权。其基本做法是:将原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核算的小企业,原有的母体企业的资金、资产...  相似文献   

4.
霍刚 《理财》1994,(11)
银行资产流失现状及审计对策霍刚一、银行资产流失的具体表现1.母体裂变。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一些单位纷纷借产权改革之机变相甩开银行债务,实行母体裂变。由于划小单位,新组建的这些下属企业分得资产而不负责偿还债务,银行贷款全部落到了名存实亡的老企业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背负银行贷款债务的企业借改革之名,采取所谓“母体裂变,轻装上阵”的做法,将银行债权悬空,借破产之名先死而后生,逃避银行债权,即使一些盈利企业也常有钱不还,无理拖欠银行贷款。此外,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企业间货款拖欠相当严重,相互缺乏信用。凡此种种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金融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商业化处置不良资产力度的加大,不断发生受让债权的其他社会主体(以下简称债权受让人)起诉原债权银行,要求原债权银行承担民事责任的纠纷.  相似文献   

7.
对金融界来说,逃废债特指借款人或担保人滥用经营管理权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企业逃废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金融机构大量债权被悬空,信贷资产质量急剧下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为整顿和规范社会信用,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企业借转制之机大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成为某些企业的“妙策良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终导致银行债权流失,信贷风险加大。笔者基于多年的基层银行工作实践,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若干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信贷资产产生负影响的表现形式1、悬空式。主要表现在企业破产形成债务"悬空"或者少数经营状况一般、资产负债比例较高的企业,在实行"母体裂变"死一块或拍卖、租赁、兼并、承包经营等企业产权改革后,新改制后的企业,对原有银行债务根本不予承认,或承认后而要求挂帐停息,使得银行债务难以落实而悬空。2、侵害式。侵害银行债务行为大致有三:一是少数企业在拍卖、租赁或者承包中,故意以净  相似文献   

10.
王琪 《现代金融》2004,(11):47-47
一是加强对银行员工的法律培训,规范贷款抵押、担保等操作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债权风险。二是做好改制企业债务的重新落实工作。密切注意企业改制的动向,及时掌握企业债权、债务、资产转移情况,按有效资产的实际划转比例重新落实银行债务,防止债权落空。三是按照上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企业破产还贷中的法律事务工作。四是巧用“支付令”和“资产保全”等法律武器,切实捍卫银行债权。五是积极开展诚信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不良资产占比过高是多种原因、多年积累形成的。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通过转改制等手段费尽心机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保全和盘活不良资产的难度加大,工作更加艰苦,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债权银行资产的悬空,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社会信用秩序的混乱,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这种将改制成本转嫁于银行所带来的严惩性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与重视,维护银行债权,防范、化解贷款风险已刻不容缓。为何企业敢明目张胆地利用转改制逃废银行债务?如何才能彻底治理企业嚣张的逃债行为,既能保障经济结构的转换,又能保证银行正常运行呢?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亏损、大量债权悬空、“债转股”运作困难等制度是解决那些难题的好,信托制度对受益人的特殊保障以及严密而灵活的操作,可以使信托关系当事人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在对银行不良债权采用信托方法处理中,具体可采用“企业托管”、“股权信托”等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企业改制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新的风险。1、企业净资产的产权界定不利于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完整和安全。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可出售的资产,其中国有、集体部分由国有资产管理局代管,无论企业盈利与否,都实行分年抽资,并收取利息。一旦企业发生亏损,抽走的必然是大量流动资金,而主要的又是银行贷款,在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有被悬空的危险。2、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如有的企业边破产边生产;有的故意低估资产价值或扩大其他部门债权,逃脱银行债权;有的以改变厂名为名,行废债之实。3、改制企业实行税后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1995,(5):24-25
关于企业转制中银行贷款悬空问题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专题调查组我们就企业转制中悬空银行贷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悬空银行贷款的现象。解决企业债务保护银行债权利益,已成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企...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贷资产流失问题刍议谷原川,徐文亮,李春玲一、命题的提出所谓信贷资产的流失指的是银行直接投放到企业的信贷资金,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被用来填补企业亏损,或因其它原因,被分割转移,形成债务“悬空”,最终导致呆帐损失。大量银行信贷资产流失.对整个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一、信贷资金“悬空”的主要表现(一)借款企业趁改制之际变换企业名称 ,组建翻牌公司。原企业逃废信贷债务 ,新企业不认旧账。(二)借款企业通过兼并、合并、联合等方式参与组建企业集团。企业虽兼并了资产 ,但不承担信贷债务。(三)借款企业采取“分散经济核算”、“大厂生小厂”等办法 ,把原企业分成若干个拥有独立生产经营权的经济实体 ,使拖欠信贷债务责任划分不清。(四)借款企业利用虚假破产或产权转让逃废信贷债务。(五)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意搞乱财务核算 ,不及时做好企业改制前后账务调整 ,企图混水摸鱼逃废信贷债务。二…  相似文献   

17.
标本兼治遏止企业逃废农信社债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金融博览》2004,(11):60-61
近 年来 ,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农信社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关停、倒闭。企业因管理不善、产品无市场、亏损严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关停、倒闭 ,使农信社债权悬空。租赁承包 ,债务留置。部分企业实行租赁承包经营 ,即以企业资产出租或  相似文献   

18.
耿丹丹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5):48-51,63
随着关联企业这种企业联合体的产生与推广,关联交易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肯定关联交易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从而使银行债权落空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维护银行债权安全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着力研究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及其成因,提出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并对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些基层商业银行在对抵押物与抵债资产处置收入进行账务处理时经常出现以下两种账务核算错误:一是抵押物处置收入高出银行债权部分作为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不足部分作为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二是对抵债资产处置收入高出银行债权部分,作为银行的债务,记入“其它应付款”,对不足部分,作为银行的债权,记入“其它应收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银行押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押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农业银行债权实现而抵押或质押给农业银行的财产或权利;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抵债资产为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押品是抵押或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或权利,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抵债资产在银行行使债权抵销前属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也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由于押品、抵债资产等非权属银行资产关系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对银行债权保障有特殊意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此类资产的管理工作。若管理不善导致其毁损灭失,可能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笔者将从一起银行承担返还赔偿责任的案例,评析银行的过错以及承担责任原因,以期给农行的押品及抵债资产管理带来启示,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