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0,(8):18-18
据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86%,比上月末上升7.8%,同比上升51.7%;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88.5%,比上月末上升4.5%,同比上升24.3%。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为1.3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4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0亿元。其中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金余额1.17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44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5亿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2004—2013年间55家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顺周期性和收入平滑效应。将总体样本分为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后发现,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收入平滑效应更为显著;而非上市银行在贷款快速增长的同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反而出现下滑迹象。对交互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控制 GDP 波动和税前利润的前提下,贷款规模、银行资产增速、不良贷款率、银行资本化程度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证实基于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贷款损失准备并不适合统一的监管行为,监管当局应考虑建立差异化的拨备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经完全达到了《巴塞尔协议Ⅲ》要求,但是不能说明拨备覆盖率越高越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拨备覆盖率指标应该与相关指标达成一致,以其他的相关指标来检验拨备覆盖率是否达到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亮 《活力》2011,(3):49-49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准确程度受不良贷款结构和漏划不良贷款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扭曲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以及降低银行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准确程度受不良贷款结构和漏划不良贷款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扭曲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以及降低银行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息短讯     
《经济界》2002,(2)
今年起将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2年1月 1日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并发布了新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此举旨在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人行下发的《…  相似文献   

7.
拨备覆盖率指标是商业银行评价其自身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但此指标在结构设计上及计算方法上存在缺陷。本文将就该指标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指标的详细分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银行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选取重要的财务指标,实证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主要选择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银行风险的衡量指标,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类似企业的坏账损失准备金。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对贷款损失准备金有影响,而资本充足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影响甚微,不良贷款仍是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与税法规定差异比较商业银行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减值的,应确认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商业银行通过减值测试估计出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贷款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贷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贷款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原实际利率是贷款初始确认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  相似文献   

10.
曾繁荣  李典 《财会月刊》2012,(17):14-17
EVA作为一种先进的业绩评价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所应用。本文以EVA回报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我国上市银行11种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反映我国上市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11种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银行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和高管薪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EVA回报率,而净利息收益率、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总额准备金率对EVA回报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贷款损失准备合理计量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上市银行开始实施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但从实际运用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量仍存在问题。如上市银行在执行时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与境外审计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等。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量是否准确合理是决定信贷资产真实质量的  相似文献   

12.
金融企业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国内经济环境,从规模和成长性、资本状况、盈利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五个方面,对我国五家上市银行2003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存贷款总额、净利差、资产利润率、拨备覆盖率、对房地产业贷款比率、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分析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3.
金融系统固有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失衡的累积与释放,放大了经济的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稳定,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VEC模型及互谱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行为现状,结果显示,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顺周期行为,经济繁荣时扩张信贷,衰退时惜贷,针对该现象,本文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建议,包括动态资本监管、前瞻的贷款损失拨备、全周期信用评级等。  相似文献   

14.
谢柠  项丹  高阳 《活力》2011,(8):109-109
理论上我们说银行的经营风险是一般企业的经营风险的30多倍,反映在信贷业务上,一笔贷款的全额损失以目前利率测算.则需要用15笔左右金额期限相应的贷款所带来的利息得以补偿.而这15笔贷款还不能出现任何损失,否则还要相应的补偿.这样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伤害了银行信用体制的建设和最大利润的实现。所以我们说防范信贷风险,是银行信贷经营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日常议程中必须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的关注和研究兴趣。文章对不同会计准则下的拨备进行比较,以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例对比分析历史成本拨备方法和动态拨备方法,并提出动态拨备制度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这些对中国实施有效的银行拨备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及时发现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金融监管机关对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提出了要求。本文对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投资控股公司股东贷款及担保风险进行分类,提出了一个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一、资产损失的范围(一)资产损失的界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08,(3):12-13
在整体工作进展较快的河南省.濮阳市作为一个非重点联系城市,贷款工作启动较晚。但由于该市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以狠抓还款率为核心,始终坚持“以贷款回收保证发放.以贷款回收促进发放”的工作思路,严格贷前审核到位,深化贷后管理服务,规范基础工作扎实到位,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很好地发挥了推动创业促进就业作用,取得明显成效。2006、2007年,贷款发放完成目标任务比例和还款率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并于2006年底在全省较早实现了1:5发放。2007年.小额担保贷款直接扶持创业和带动就业人数占全市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人数的47.5%。其做法,特别是“以贷款回收保证发放,以贷款回收促进发放”的工作思路,对于处理贷款发放与回收关系存在难点、贷款回收率较低的地区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它对于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赢利性的"三性"的最佳组合、优化配置资源、提高银行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贷款组合的VaR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二阶矩,即控制了资产组合的风险;以贷款组合收益率的偏度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三阶矩,即控制了贷款组合收益率发生总体损失的可能性;以组合收益率的峰度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四阶矩,即减少了组合收益率发生极端损失的可能性,建立了资产分配的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杨盛昌 《财会月刊》2011,(35):41-42
拨备覆盖率是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硬指标,本文在对拨备覆盖率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拨备充足率概念,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