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文本文件进行FoxBASE到INFORMIX的数据传送周晓飞INFORMIX是美国关系数据库系统公司(RDS)研制的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可以在微机分时、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XENIX下运行,由于INFORMIX数据独立性强,数据模式简单...  相似文献   

2.
查阅ACCOUNTINGREVIEW、JOURNALOFACCOUNTINGPESERCH等美国主要的会计学杂志可以发现,最近15年发表的论文中几乎都有表格或算式。在美国,从事会计教学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都把自己的论文刊登在ECON-METRICA或J...  相似文献   

3.
下营坊花岗斑岩产于燕山台褶带的兴隆—宽城凹褶束内,系燕山期小岩株,属钙碱性系列,具壳幔混源成因,岩石蚀变强烈,并可见孔雀石化。岩石中钾长石有序度高,科长石An=25-35,黑云母均为镁质,副矿物为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型。成矿元素Cu、An与CaO和S显著正相关,与SiO2反相关。K2O与Na2O反相关.K2O/Na2O>1,Fe3+/(Fe3+Fe2+)=0.53,σ<3,(L/Sm)=5.73,(La/Yb)N=21.4,δEu=-0.30。CU和Au丰度高,变化幅度大,并且Cu与深度正相关显著。各种特征均与世界上Cu—Au成矿岩体相符。有关成矿性图解和数理统计分析亦证明下营坊岩体为成矿告体。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学提出以自然资本反映商品与服务所内含的生态价值。文章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构建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EF面板数据,并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及工具变量策略考察了贸易开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该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EF总量与EF结构呈现反向变化,自然资本消耗日趋严重且以环境污染为主导,不同省市EF强度呈现显著差异;贸易开放的深化总体上加剧了自然资本消耗,其中贸易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与技术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P388小鼠红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芪多糖对淋巴白血病P388小鼠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PS(10-40mg/kg)可显著增加P388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升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同时可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研究结果还表明,APS增强淋巴白血病P388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机制与A  相似文献   

6.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FDI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实现,并受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利用2009—2017年中国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知识溢出和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工业全行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看,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增强;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看,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都不理想,而且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减弱。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内资企业加大R&D和新产品开发投入,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FDI引入,为国际知识溢出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内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产出的高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碳排放之间的长短期相互关系。发现在长短期内,FDI的流入增加了碳排放,说明FDI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相当部分的碳排放。而我国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吸引FDI进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主要动因。虽然外资也带来了更加清洁与低碳的技术,但是FDI的技术效应为高碳的产业结构效应所抵消。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且短期系数高于长期系数。  相似文献   

8.
出口技术结构对一国的对外贸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将对外直接投资引入Metilz理论模型,分析其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利用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出口技术结构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我国29个省市2002—2008年OFDI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通过逆向技术溢出途径降低出口企业的转型成本,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剔除了加工贸易的影响后,相比FDI和进口贸易,OFDI对出口技术结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人均物质资本与研发投入的影响为正,而人力资本与制度因素的作用为负,加强教育投入、 加快制度变革有助于减少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出口技术结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分地区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不高,从而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也没有东部地区明显。  相似文献   

9.
创业、知识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品、工艺和组织形式存在的新知识会产生商业性开发的创新机会,然而,这些新理念推动经济增长需要这样一个机遇:如何把新知识转化成经济有用性知识。本文依据知识过滤模型(AABC模型)并进行了扩展,采用我国2001-2005年的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检验新创企业(企业家精神)与在位企业对新知识转化成商业性知识的作用。主要结论是新创企业对于新知识过滤穿透的作用优于在位企业。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分析SNMP协议和远程监控(RMON)网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V2的中层管理者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管理信息库设计遵循SNMPV2-SMI标准,并弥补了M2M-SMI(SNM-PV2)中层管理者信息库)的不足;(2)其轮询方法和报警机制优于现有的同类产品;(3)选用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最近推荐的安全协议作通讯协议,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易于集成到任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的问题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理论分析认为,由于各国的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因而导致污染产业从环境标准高的国家转移到环境标准低的国家。在实际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以及转移的范围及程度多大则需要实证分析来验证。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环境标准与污染产业转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技术差异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差距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2—2011年间双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测度两地区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及速度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高于珠三角地区。同时,还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对两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双三角地区应明确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以及转变地区贸易发展方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的时间区间,以部分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公司成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性质与公司成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成长有较大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对公司成长有显著的影响,与公司成长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产业内集聚和垂直关联产业溢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在研究中,为了消除TFP估计中存在的变量内生性问题,论文采用"LP"方法进行处理。实证发现,产业内集聚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垂直关联产业溢出也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证实了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考察了安徽省碳排放的相关问题,在分行业的层面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安徽工业行业经济规模同其碳排放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同其低碳生产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行业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不大,但是能源价格却与碳排放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在R&D活动方面,多数的安徽省工业行业在CCR模型下得分较低,但在BCC模型下相对较优,这表明工业行业的R&D规模效率较为低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1998—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1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与外资研发四种技术创新路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四种技术创新路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国内技术购买、外资研发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U型或倒U型关系;自主研发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而且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比单纯依赖一种技术方式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陕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陕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陕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多重有利和不利条件。文章利用陕西2001-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新兴产业发展与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科研投入和政策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陕西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投融资水平、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中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选择2006-2011年间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资产负债率低、流动资产负债率高和股权集中度过高的特点;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一定的二次曲线关系,流动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我国各产业部门碳减排责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碳减排责任的界定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或产业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层面分析我国27个产业部门在其生产与消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涵碳排放的间接效应及其部分转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产业部门的碳减排责任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部门的碳减排责任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