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者对超市自有品牌购买行为是超市成功发展自有品牌的关键。本文从人口统计因素、信息搜集行为和消费者的心理特性三方面研究消费者对超市自有品牌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超市自有品牌主要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13.0对问卷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消费者对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品牌认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提出一个概念模型,探讨品牌知识和品牌关系如何影响消费者当前购买行为和未来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品牌认知(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当前购买行为,但是不直接影响未来的购买行为;品牌认知通过品牌关系(包括品牌满意度、品牌信任和情感)影响消费者的未来购买行为,并从产品质量、服务理念、品牌形象和消费感受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品牌知识可以理解为存储在消费者记忆中的,对某品牌的相关性描述及评价等信息,是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建立了一个消费者品牌知识、品牌关系对重复购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关系。研究发现:品牌知识(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和品牌关系(包括品牌满意度和品牌信任)对重复购买行为都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对品牌信任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品牌满意度的影响却不大。最后从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感受三个角度给企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我分类理论,文章研究品牌危机类型(能力相关型与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购后行为(重复购买与口碑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以及消费者实际购后行为数据发现,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会导致更高的矛盾态度,从而产生更低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在能力相关型品牌危机下,强自我品牌联结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都显著大于弱联结的消费者,而且强联结的消费者面对本土品牌的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要显著高于外国品牌;在道德相关型品牌危机下,强联结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显著大于弱联结的消费者,而口碑传播没有显著差异。文章拓宽了品牌危机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视角,并为品牌商正确认识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群体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购买意向是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点。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态度以及感知价值方面讨论对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是消费者是否购买特定品牌产品的重要因素,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发挥消费者对品牌的推广作用成为品牌争取竞争优势的焦点。本文基于顾客线下门店消费体验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消费者推荐品牌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品牌推荐行为的主要是线下门店的便利性、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信任度、产品的总体评价、产品种类齐全及重复购买行为,这些都正向影响品牌推荐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消费者品牌推荐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22)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加强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探究影响购买意愿的因素成为营销领域的重中之重。通过本文的分析,在体验营销模式下,笔记本电脑品牌体验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还通过品牌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购买意愿,这为将来品牌营销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流通经济》2016,(7):88-97
品牌社会权力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构念,构成了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新的社会能力。为丰富品牌社会权力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利用品牌社会权力促进消费者购买提供理论支持,可借鉴品牌社会权力相关研究,结合"评价—情感—应对"理论,构建品牌社会权力通过品牌态度影响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对品牌社会权力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品牌社会权力的五种形式都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品牌态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品牌熟悉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品牌态度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到营销实践上,一定要在品牌塑造过程中重视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形成;要根据品牌社会权力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形成竞争优势;要在品牌延伸过程中保持品牌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倾向,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评估和对购买风险的判断。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指出了风险感知和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通过选择具有较高信息价值、消费剩余价值并与个性价值吻合程度高的品牌来规避各种购买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与检验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喜爱与购买本土品牌和境外品牌的影响作用。结论如下:第一,在中国现有环境下,消费者越是误认为一个本土品牌是境外品牌,就倾向于越喜欢这个品牌;越是误认为一个境外品牌是本土品牌,就倾向于越不喜欢这个品牌。第二,本土品牌知名度对于本土品牌原产地困惑和消费者喜好本土品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不过,境外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第三,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有负向影响,对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品牌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之间的关系。从品牌偏好形成过程的视角,界定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三个维度,构建了以购买意愿为中间变量的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概念模型。本文以手机使用的主要群体——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来研究品牌偏好和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偏好的三个维度:认知偏好、情感偏好以及行为意向偏好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并通过购买意愿间接影响品牌选择,其中情感偏好直接对品牌选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品牌忠诚度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蕾  杨桂云 《消费经济》2001,17(5):50-53
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品牌忠诚的概念一直受到营销人员和学术界的关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品牌忠诚定义是"指由于质量、价格等诸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感情,形成偏爱并长期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品牌忠诚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行为.从涉人理论的角度讲,品牌忠诚是高度参与的购买活动中由于过去的满意和对某一品牌的强烈依赖,使消费者几乎不进行任何斟酌就决定购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企业通过品牌资产与品牌价值的积累使品牌得以持续发展,但企业品牌资产与品脾价值真正的动力源泉却来自于消费者,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和选择行为,它集中表现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与品牌联想。消费者对品牌是否认可,是否愿意通过自身的购买行为实现对品牌的选择,均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和品牌联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谢瑜  赵金蕊 《中国市场》2024,(3):131-135
广告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利用广告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并做出购买行为,是营销界关注的重点。为探讨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国货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对来自全国各地区的174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国货品牌的购买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且感性广告诉求更易激发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消费者看待品牌的一般角度出发,利用消费者选择行为定义产品品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做出消费者选择品牌其实是在购买品牌包含的功能利益产品,情感利益产品,从而购买到品牌这一组合产品的三类产品假设;进而参考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引入效价比作为调整系数,建立品牌竞争力效用模型;最后,利用品牌竞争力效用模型解释某些现实现象,以期能够给厂商提供一些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品牌营销时代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设计是品牌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者对包装的喜好是其购买行为是否完成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品牌文化特性和消费者需求点着眼,来研究包装的策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消费者学习的视角,分析基于产品概念的品牌知识构成:产品概念在消费者记忆中形成知识节点、联想链接和情感回应,从而构成完整的消费者品牌知识结构,包括品牌熟悉度、品牌形象和品牌态度。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品牌态度是预测和解释产品概念信息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品牌安全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是营销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很多新产品在市场进入初期靠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质量要求、沟通到位赢得了市场,但接下来却不能吸引消费者持续购买,关键是没有建立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意识.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在假定消费者持续购买行为是品牌安全的外在表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品牌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CFA)先后对该模型假设进行规范的实证分析.文章提出,构建品牌安全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品牌因素是否会成为顾客持续购买的障碍并有效地清除这些障碍,具体表现在品牌安全诊断和品牌危机预防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丁家永 《品牌》2010,(12):63-65
<正>品牌之于现代消费者,犹如爱情之于人类,如今追逐品牌已成为消费者的购买本能。人们认牌购买的行为无疑向营销管理人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只有塑造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ELM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特性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从新的视角解释了购买经历对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因此有过购买经历的消费者与那些没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相比,会对本土品牌形成较高的特性评价和品牌偏好;对于高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对境外品牌则既可能采用中枢也可能采用边缘路径,具体要视品牌的类型而定,有无购买经历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