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福建省永泰县有林地面积为242万亩,生态公益林界定面积106.6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4%。2002年永泰县被批准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县,试点面积101.8万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试点38.8万亩,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试点63万亩。三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认真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森林火灾明显减少。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县生态公益林发生火灾、火警3起,受害森林面积72亩,与开展试点工作前相比,各…  相似文献   

2.
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启动,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将成为林业的中心工作,管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也将成为林业财务工作的核心问题。现就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及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我县生态公益林基本情况长汀县是以集体林为主的林区县,全县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11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390.3万亩的29.7%,其中108万亩为集体所有,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92.8%。全县116万亩生态公益林分布在18个乡(镇)198个村,其中5000亩以上的有83个村,3000亩至5…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扁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乳山市是山东省的重点林区县级市,全市有林地面积52707公顷,活立木蓄积35866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7.9%。2001年经山东省林业勘查设计院按生态区域核定,乳山市的30万亩公益林被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范围,中央财政每年拨入补助资金104.5万元,用于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前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后要为大范围推行试点工作提供合理有效的措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依据科学原则,编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实施方案森林…  相似文献   

5.
2001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1个试点省份之一。南平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全市10个县(市、区)均列入生态效益试点补助区域。试点补助面积714.7万亩,其中:中央级补助面积331.9万亩、省级补助面积382.8万亩;2001年至2003年补助资金6150.94万元,其中:中央级4789.10万元、省级1361、84万元。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同安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区土地面积149.9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1.54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70.47万亩,占林地面积86.4%,森林覆盖率为51.3%,居全市之首。2001年我区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全区共区划界定12个镇,3个国营农场.2个国有林场和1个林业试验场。共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面积357492亩,签订界定书405份.共有4019个小班。其中: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面积23718亩,占6.6%.省级森林生态公益林333774亩,占93.4%。  相似文献   

7.
2001年黑龙江省被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试点面积2500万亩,试点资金1.25亿元。三年来,我们在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正确指导下.全面完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阙鑫华 《绿色财会》2007,(10):12-13
2001年,国家财政拨款10个亿在11个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在三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起,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4亿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单位。2001年国家以财农犤2001犦183号和林函计字犤2001犦208号文件下达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5亿元,试点任务3000万亩,其中重点防护林2602.2万亩,重点特种用途林397.8万亩。接受试点任务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财、林两厅按照全国试点启动会议精神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有关文件要求,密切配合,周密部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今年4月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派调研组来我省检查指导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省…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起,国家在11个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补助资金的实施,提高了全社会对保护森林、加强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森林的生态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标志着我国林业真正以产业为主向以社会办林业的历史转变,同时也表明林业事业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首批试点的地区之一,承担了83.5万亩的试点任务,其中国家重点用途林76.9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2%。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及《补充意…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央财政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先后在河北、辽宁、浙江等11个省区进行试点,试点面积2亿亩。试点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10亿元,用于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助支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起,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期11个试点省区之一,试点工作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林业的投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全国的推广和建立,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竭尽…  相似文献   

13.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国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正式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将我国11个省区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亿亩公益林作为试点地区进行补助,每年补助金额10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公益林面积扩大至4亿亩,补助金额也增加至每年2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自2001年实施以来,对淄博市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发挥最大作用,进一步调动护林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护林员的责任心、责任感.确保森林资源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以发挥森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淄博市按照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要求,突出组织、管护、资金三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对于防灾减灾、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和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将我省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份之一,极大地调动了我省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全面推进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省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是国家批准确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份之一,2001年开始正式试点,全省试点资金9500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工作对我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性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责任重大。为了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省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省于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份。经过半年的努力,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管理机构和护林队伍组建完毕并开始履行职责,管护责任已陆续落实,管护资金已经到位,资源档案正在进行更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正在健康、规范、有序的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政策对我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为我省的天然林禁伐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黄志榕 《绿色财会》2005,(12):27-28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 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央财政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先在十一个省区试点,目的是探索出一套这项资金管理和资源管护的良性运行机制。前一段时间,我们对十个省区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调研,各省区自己也进行了总结,会议期间听取了各试点省区的情况介绍,总体看来,这项工作进展顺利。下面我就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省区的主要做法,在资金管理和资源管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做一简要总结,同时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一)各级政府对试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作为国家首批实行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地区,现已全面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发展问题,实现森林生态价值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历史性跨越。针对辽宁的特殊区域和发展情况,特别是辽宁林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要建立和完善辽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