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几位著名女性作家如王安忆、陈染、林白、徐坤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卫慧、棉棉等代表作品的分析、论述,文章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意识、极强的个性特征与“私人化写作”、准自传体形式与自恋情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题材小说由于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与创作中乡土色彩的淡化而去追求故事性,削弱了小说的意蕴。作家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但为市场和时代写作,更要为历史和自己的心灵写作,创作出意蕴深广的乡村题材小说。  相似文献   

3.
古筝移植作品是古筝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一直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这些移植作品由于创作年代、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创作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全面梳理这些移植作品对古筝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得与失,对于进一步探寻古筝作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古筝音乐未来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西管理哲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管理哲学都来源于人类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好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以达到组织的目标。但由于二者产生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在管理中对人、组织、环境、制度等的看法都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诗三百”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我们把陶渊明的作品和《诗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陶渊明作品从形式到题材对《诗经》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诗经》对陶渊明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巨大成就的获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迅速蔓延,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人学"的文学,也日渐脱离精神和理想而趋于物质和现实。本文着重对"70年代出生"女性作家的创作中所呈现出的物化、欲望化、时尚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我们应客观认识消费主义文化,使文学尽早回归对人类精神的把握和引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以后,身居异国的张爱玲也将“女性之间的情谊”作为描写的重心,并创作了“带有女同性恋色彩”的小说《相见欢》《同学少年都不贱》《小团员》。在文本中,她将女性之间的恋爱处理为“境遇同性恋”---在父权压迫下女性之间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特殊“友谊”,未发生在“性”的肉体层次上,而是在“恋”的心理层次上,属于精神层面上的呼应与渴望,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相似文献   

8.
“春蜂乐会”是20世纪20年代中叶在杭州由钱君句发起成立的音乐创作团体,他们所创作的抒情歌曲是继青主、赵元任之后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之作,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萌芽之一。钱君句及“春蜂乐会”的歌曲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在当时都属于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为弘扬中国新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相似文献   

9.
“世俗化”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风格,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家庭身世、时代环境与中西两种文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世俗化”倾向的追求。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世俗化”倾向这一主题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0.
英汉“花”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个民族相隔千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心态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事物的认识上难免存在很大差别,但同时由于二者有相近的民族演变过程和生活环境。二者对某些事物又有相近的认识,如在对“花”的认识上,两个民族都把花看成是最美好的事物,都把它隐喻为精华。那么,在对花的认识上英汉民族具体有什么样的异同呢?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代海派小说由于身处特定的文学环境,在多种思潮流派的合力作用下呈现出一种雅俗新旧兼容杂糅的艺术个性,在叙事模式上保存了新旧杂糅的特质,行文中的意象象征呈现出了东方意象基础上的现代主义倾向,语言形式则显现为通俗性与先锋性的并存融合。  相似文献   

12.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民田赋负担极为沉重 ,主要包括田赋正税、田赋附加税、田赋预征及田赋征收过程中的浮收、贪污、勒索。在此背景下 ,农村经济日益衰败 ,农家生活日趋贫困。主要表现为佃农所占比例的增加 ,农民负债率的上升和负债程度的加深 ,农村中文盲的大量存在以及极高的农民离村率。  相似文献   

13.
西方近代文学作品倾向以感伤的笔触表现死亡,而西方现代文学作品倾向以更荒谬的手法表现死亡,两种不同的倾向代表着当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及精神取向,而后者更体现人类精神上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4.
常勤毅的《从“共时”到“横跨”—骆宾基:中国现当代作家中的一个抽样分析》将骆宾基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宏观层次上,通过研究这一“个案”来评析三十年代抗日作家尤其是东北作家群扣四十年代国统区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及其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陷入创作困境的老作家的共性,进而试图在与骆宾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许多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比较下,总结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繁荣积累宝贵的经验.该书主旨明确、史论结合,紧紧扣住“同步”、“共时”与“横跨”这三个关键词.全书持论公允,论述充分,文笔清新、流畅.是本有思想、有特色、有启迪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意在笔先”“意随笔生”与“主题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意在笔先”、“意随笔生”与“主题先行”三个命题的含义及联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全面地认识写作实践中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The marketing environment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late 1960's and the 1970's.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design of the marketing mix in the 1970's to meet the demand of its changing environment. It encompasses a con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marketing literature pertinent to the subject.  相似文献   

17.
写作的素质教育就是人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开放的视角,以大语教育的理念对待教学,加大授课内容的化含量,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小说的文学样式在美国发展起来。它在报道真人真事时,融入了小说的写作技巧。非虚构小说之所以能时兴并形成巨大的文学潮流,与读者的接受是密不可分的。论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观照,以便更好的理解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写作现状的回顾与分析,指出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童腔"是影响写作水平的一个突出原因.文章从语篇结构和语篇衔接两方面剖析了"童腔"英语的表现及其成因,并且利用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对如何克服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童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Beloved" by Toni Morrison is an amazingly written book in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s strugg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fr om the shadow of the past for the future . In this article, "Beloved" has been examined with regard to its plot, theme, structure and writing style. According to any of these measures, the literature merits of" Beloved" are high.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not only to describe how the slavery destroys generations and generations, but also to reflect that the cruelty of the slavery still creeps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by keeping them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 From the analysis of" Beloved", we enjoy much pleasure for the people who suffer in the past learning to go out from the shadow to create 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