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的猖獗,反洗钱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3年3月1日,由中圜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已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前沿的反洗钱的基本构架,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4年修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又将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工作职责赋予了人民银行,使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但是实施情况,进展不尽人意,在反洗钱工作中出现不少新的洗钱动向和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报告管理办法》的发布和实施,明确提出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要求,确立了我国反洗钱监控的基本框架,“一规两法”实施两年来,处于反洗钱“第一线”的金融机构所发现的洗钱犯罪行为却寥寥无几。由于金融业反洗钱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难以充分发挥反洗钱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2月在《刑法修正案》中,将恐怖活动犯罪列为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序幕。在2003年底薪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明确人民银行负责“指导、部署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把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升到法定义务的高度。在上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反洗钱工作已成为商业银行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2006年1O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反洗钱专门立法方面的空白,与《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构筑了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预防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反洗钱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蒋冠中  马进 《西安金融》2003,(12):44-45
反洗钱是我国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今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首次在我国金融领域确立了专门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为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的反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新《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将证券和保险等更多金融行业纳入了反洗钱规制范围,意味着保险业金融机构即将开始承担法定的反洗钱义务。国内反洗钱制度体系也对国际通行的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交易报告提交和内部控制等预防性反洗钱制度作了一般性规定。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业反洗钱的预防性制度建设作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毕马威公司发布《2011年全球反洗钱调查报告:银行该如何面对挑战》,探讨了金融业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和监管环境应该如何实施反洗钱计划。报告的内容包括受访者如何看待各自的重点工作和挑战,以及毕马威对反洗钱领域工作的客户反馈意见所做的评论。在组织对调查报告进行系统翻译和梳理的基础上,课题组重点对调查结论及调查发现的亚太地区银行反洗钱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监管的角度总结出该报告对我国反洗钱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反洗钱是目前国际经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我国而言,《反洗钱法》的颁布出台,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本文从边境地区反洗钱工作入手,对反洗钱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03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主线的反洗钱的基本框架。但就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状况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与改进。  相似文献   

9.
邢庆伟 《济南金融》2005,(10):65-65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汇反洗钱成为外汇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门作为外汇反洗钱工作的一线,目前部分外汇从业人员对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警觉。笔试就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外汇反洗钱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掀开了中国反洗钱新篇章。"一个《规定》、两个《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商业银行认真组织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按照要求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落实反洗钱岗位责任制,并向人民银行报告了大量的可疑支付交易,为我国反洗钱工作,特别是金融业的反洗钱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反洗钱国际组织,每年会对不同领域的洗钱风险和手法展开研究并出台类型研究报告,并依此指导和评估各国的反洗钱工作。本文通过研究FATF2009年10月发布的《证券业洗钱和恐怖融资研究报告》,运用《报告》成果对我国现行证券业反洗钱监测体系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2003年1月,人民银行连续发布了三项反洗钱规定(第1、2,3号令),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进入法制化阶段。但这三项规定仍属于部门规章范畴,适应范围较窄,’且在内容方面大多是对商业银行义务方面的规定,缺乏对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相应的、必要的授权。同时,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相对狭窄,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开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发展。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部《反洗钱法》,从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洗钱报告2006》统计显示,2006年8—12月,人民币大额交易报告笔数和金额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国反洗钱形势不容乐观。如何针对我国反洗钱的特点,建立健全反洗钱机制,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能否正常运转和国际声誉问题。本文力图尝试研究中国反洗钱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反洗钱法》,其后又陆续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反洗钱法规,同时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反洗钱工作职责。基层人民银行作为反洗钱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反洗钱的指导、组织和监督检查工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多重困难,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陈宜民 《济南金融》2004,(10):49-50
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三部规章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反洗钱的重要职责。这些法律和规章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中国反洗钱报告》中国人民银行11月5日向社会发布了第三份反洗钱报告——《2006中国反洗钱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的短短几年内,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和显著进步,中国反洗钱工作在反洗钱立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洗钱犯罪已经日益引起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3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和两个《办法》)开始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反洗钱工作以刑法为主导、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在奠定了我国反洗钱工作法律框架的同时,也明确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四项主要制度,即了解客户制度、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和保存记录制度。反洗钱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在四项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了解客户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张小平 《金融博览》2010,(19):46-46
随着人民银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的颁布,拉开了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要求高,无论对人民银行还是对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洗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洗钱犯罪,特别是利用金融系统和金融工具的洗钱犯罪活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它已引起世界货币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执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1日执行的“三个反洗钱法规”即《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在反洗钱领域筑起了防线,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