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事,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批阅又是一件细致而烦琐的工作,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老师精心批阅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重老师给的等级,而忽略了老师的圈点,批语。使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在本学期,我任四年级的语文课,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走进作文,把修改作文的权利交给了他们,做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尝试,效果还不错。  相似文献   

2.
马松娥 《魅力中国》2010,(7):165-165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感情。在作文教学中怎样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呢7  相似文献   

3.
程艳飞 《魅力中国》2013,(10):129-129
一、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的反思现在许多学校还基本沿用传统“三步式”作文教学模式,即“老师命题一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在这一过程中,首尾是老师,中间是学生,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老师命题”而言,只是老师“一言堂”,没有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自然也就没有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把“老师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把学习主体的学生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石维明 《魅力中国》2010,(29):169-169
“作文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难成文。”害怕作文,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理。小学作文可以说是作文的入门,孩子们刚刚接触作文,正是无从下手之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这是承担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冀 《魅力中国》2010,(31):406-406
许多初中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常规的作文教学还是表现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写作的兴趣等弊端。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尝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李云峰 《魅力中国》2014,(6):153-1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浓缩,必不可少。但一提起作文课。不仅学生们深感烦恼,就是老师也不禁皱眉。而让我们广大教师头痛的原因大多是学生言之无物、无序、无法,老师对此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无从下手。本文主要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两方面来谈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任福聚 《魅力中国》2010,(20):281-28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但是,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从学生兴趣入手,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真正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享有充分的民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听、说能力、评价能力,修改能力,相互交往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教学除了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练笔的习惯外,教师的批改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往往是“小作家”的第一个读者,甚至是唯一的读者。同时学生本身也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所以做好作文批改对提高作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世浩 《魅力中国》2010,(8):153-153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2.
程阿妮 《魅力中国》2014,(8):148-148
兴趣是驶向知识海洋的“快艇”,是探索知识宝库的“入门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换言之,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其作文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生作文的“内部态度”。培养作文兴趣,就是解决学生作文的动机和“内部态度”。学生对作文有了明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内部态度”,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3.
石海珍 《西部大开发》2011,(12):114-11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最佳形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多动笔,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让他们不拘形式地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写好作文批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评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应具备多点导向性,多点文学性,多点鼓励性,多点趣味性,多点情感性五方面特性:  相似文献   

15.
胡东银 《魅力中国》2013,(34):103-103
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  相似文献   

16.
谭贵海 《魅力中国》2014,(12):133-133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注重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积累材料,丰富文库;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注重引导,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注重作文的评价,贯彻激励性原则,唤起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7.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肖婷 《魅力中国》2013,(5):142-14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语如一座无形的桥梁,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联系起来,有助于教师较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作文批语又如一条五彩的纽带,连系着教师、学生与家长,一起付出,一起收获,共享乐趣!  相似文献   

20.
李会然 《魅力中国》2010,(30):132-132
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