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农牧区又是西藏自然灾害的集中发生区域。频发的自然灾害给西藏农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民造成极大损失。建立农牧区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体系具有十分突出的政治、经济和现实意义。西藏农牧区自然灾害救助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尚待完善之处。加强灾害救助立法,引入科学完善的救助理念,拓宽救灾资金筹资渠道,提高救灾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项目的整合,提升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与救助能力等措施都将有利于完善西藏农牧区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慈善救助:中国社会救助的另一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实质上是政府救济.实践证明,单一的政府救助难以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贫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慈善救助方兴未艾,但由于其"官方"色彩浓重,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总结历史的经验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高度重视和发展慈善救助,将慈善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之中,与政府救助形成互动和互补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关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关系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已全面建立,但由于还处在初级阶段,尚不能有效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从健全社会救助的制度设计、体系结构、法律框架等方面,推进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包括广大困难群众的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朱宝雯 《黑河学刊》2013,(12):190-192
社会救助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在救助理念、救助方式、救助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通过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策略,在各方面介入到社会救助的体系之中,以实现社会救助的完善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审计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从学理上阐释社会救助审计的8个基础性问题,即社会救助审计需求、社会救助审计本质、社会救助审计客体、社会救助审计主体、社会救助审计内容、社会救助审计目标、社会救助审计方法、社会救助审计结果及其运用,并提出关于社会救助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科学建构社会救助审计制度,必须从理论上正确认知社会救助审计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温晓燕 《特区经济》2011,(1):299-30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然而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却屡屡发生。近年来,国家开始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却忽略了社保体系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的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认为国家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更应侧重于机会和服务的提供,而不仅仅是现金和实物的供给,通过外力开发内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曾庆福 《魅力中国》2009,(27):135-136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救助范围较小、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资金不足、地区差别大、制度设计不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分散等问题,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整合现有救助资源、规范农村社会救助管理、健全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救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本文以本市北辰区为例,就建立科学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贫困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新疆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严重、脱贫速度慢的现实状况呼唤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考察了新疆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农村社会救助发展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尽管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当今时代,贫困仍然是远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反贫困的途径和办法.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救助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己基本建立,但在社会救助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否进一步发展、完善,关系到广大人民能否分享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几个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对贫困群体进行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是各不相同的。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探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社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理论观察》2012,(6):75-76
2010年1月1日起,全国首部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从其内容看,这部地方性法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宁夏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立法依据。两年多的实施情况也证明,这部地方立法不仅缓解了刑事被害人面临的特殊生活困难,保障了其合法权益,而且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视域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丽 《特区经济》2011,(10):162-16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对农村原有社会救助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价值取向、政策规范、救助方式、管理手段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社会转型这一视野下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分析了社会救助理念、贫困生成机制、社会结构、政策取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提出了创新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马静  朱德云 《山东经济》2012,(4):99-10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实践中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国内学术界也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第二,从微观层面具体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种专项救助(医疗、教育、灾害、失业、法律救助等)等进行探讨;第三,从比较分析层面对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差异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缩小城乡救助水平差距,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社会化为的是让救助对象福利最大化,事业更加充满活力和社会救助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放开市场准入,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工作重点应是履行法定义务、规范管理、打造信息对称平台和培养基层民主自治管理能力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市东丽区不断强化民本思想,高度关注民情民生,在全区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社会救助总投入已达到2000多万元,有效保障了社会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弱势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如此大一个群体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救助,已经成为困扰许多地方政府的一个难题,"孙志刚惨死"案就折射出我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领域的空白和缺失.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地区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总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是我国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张洁 《魅力中国》2010,(6):86-86
公共财政是社会救助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来源。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但还存在公共财政投入欠缺、各级财政资金分担不合理等问题。我国应加快制订社会救助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自的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以及加强社会救助资金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一,政府主导,城乡联动,全面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没。东营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规范、制度保障、城乡联动、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市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住房、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了社会救助资源,提高了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