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有利于全面改造和提升城市的旅游业能级和质量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杭州、上海和黄山分别作为文化资源型、都市型和自然资源型旅游城市的典型,在低碳旅游城市建设中各具特色,对三个代表性城市的低碳旅游城市建设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为其他地区低碳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推动低碳经济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岩英 《旅游学刊》2022,37(2):12-13
全面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旅游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它承担着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交流传播、经济转型升级、民众生活质量提升等重要战略任务。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其中,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核心构成,旅游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指标与核心体现。因此,立足于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烈需求,积极推动我国旅游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加速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承德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因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积淀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是展示承德城市魅力的重要媒介,也是建设旅游城市的宝贵资源。怎样将地方旅游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本论文在分析承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日本相关城市的发展经验,旨在为承德地区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提供相关建议,以期实现非遗和地方旅游业的和谐发展。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领域的广泛传播,为非遗和旅游业的互动创造  相似文献   

4.
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黔南州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黔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的具体方式、发展的驱动机制,提出发展的提升路径。需要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本生态正常化,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全力促进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域旅游文化中占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固有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怎么在旅游开发中既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几千年的特色文化,这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我国一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早,地域特色文化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地区原有传统文化的改变在得不到传承中慢慢失去特色,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旅游文化也慢慢衰落。我们要避免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浪潮中的衰落,保护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使旅游业得到健康发展,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符合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产业,天水市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相关政府部门基于文化旅游的政策支持为天水市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本文通过对天水市在关中城市建设背景下具体定位的合理分析,解读天水市潜在旅游资源优势,进而提出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这几年开始盛行起来,加上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度假散心的首选。本文以大连市金普新区石河街道东沟村为例,将民族体育文化与村寨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进一步推动和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张金山 《旅游学刊》2013,(11):42-49
在世界城市建设的背景中,北京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被定位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文章结合世界城市的内涵,分析了世界城市与旅游业的关系以及北京的差距所在,最后提出推动旅游产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总部经济、努力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等未来北京旅游建设的重点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康 《西部旅游》2023,(20):103-105
<正>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甘肃兰州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凭借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一环,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意义,还能有效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基于此,文章对兰州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现状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民族旅游发展有着巨大潜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亟待探索最佳的途径.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而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现状与趋势,其次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的基础与意义,然后提出了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应采取集群式发展的模式,最后,以湖南张家界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就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商业产品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当地本土民族文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传播当地本土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许多旅游者所追求的是文化的娱乐性,而对民族文化的原形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就使得文化商品在过度片面化发展之中可能会导致本土民族文化真实性的逐渐消失。要进一步处理好本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旅游工艺品对本土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问题。因此,在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开发探究的同时,就要将文化保护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旅游工艺品开发和研究的整个过程。要在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视角下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商品充分地融合,并使二者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巴渝文化是重庆最富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弘扬巴渝文化对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中提升重庆旅游文化品位、促进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结合巴渝文化的内涵与重庆旅游资源分析,遵循旅游产品开发原则,把巴渝文化设计为生态与民俗风情体验游、长江三峡生态文化观光游、现代都市休闲游、文物古迹游等旅游产品,有助于推动重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玉玲  王萍 《旅游学刊》2014,(9):120-128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由于对青岛城市定位明确,历史上,国民政府在市政建设的同时,主观上对旅游方面给与额外重视,并加大建设旅游设施比重。这为1922~1937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客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旅游景观和旅游相关条件日益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使青岛旅游繁荣,达到1949年前的最高峰。文章涉及社会学、旅游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引用很多青岛档案馆收藏但未出版的档案资料,检视1922~1937年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现代化之关系,梳理青岛旅游业演变历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当今青岛旅游业、乃至全国滨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网络的建设美国旅游咨询服务的考察与思索郑杨一、国际旅游城市服务功能的趋势(一)国际城市需要旅游功能国际旅游城市是20世纪城市的发展趋势,旅游功能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旅游业以食宿行游购娱为内容的动态消费,作为现代社会需求全环...  相似文献   

15.
赵红梅 《旅游学刊》2013,(11):10-11
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将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娱乐性旅游并列在一起,视为五大旅游形式。实际上,民族、文化、历史旅游是不能截然三分的,这样的分类无疑是出于人类学家对人文知识的谙熟和偏爱。具体到民族旅游,虽然它与历史、文化、环境、娱乐旅游都有重叠或牵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价值、动力和路径,以促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兴旺,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旅游品牌打造。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在于政策引领、市场消费需求、文化传承、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可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民俗文化特色、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与群众文化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群众文化体系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推动力。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对乡村旅游发展与群众文化体系建设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其次就乡村旅游背景下如何推进群众文化体系高质量建设做重点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开埠后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玲 《旅游学刊》2006,21(2):71-75
青岛开埠之后,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交通和市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青岛逐渐成为东方典型的欧式城市,位于胶州湾畔的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城市旅游功能也日益凸现.随着大规模城市的建设,城市景观和旅游业相关条件形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和特色,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应充分研究地域文化,并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视觉符号,概括和反应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当下蓬莱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和困境出发,探索地域文化对蓬莱城市旅游视觉形象产生的作用,提出了地域文化与蓬莱视觉形象设计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为传承蓬莱城市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提高蓬莱城市旅游品牌竞争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笔者针对民族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问题,提出用文化多样性的理念来改变这种倾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民族旅游业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兴起,民族古镇、民族村寨、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饮食等纷纷登上旅游的舞台,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