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人本管理思想,通过各种激励手段稳定员工的思想,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引导员工共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结合当前企业进行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逐步为企业管理者所认同。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中存在着现代人本管理理念淡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全面自由发展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树立现代人本管理理念,尊重信任人;大力营造员工成才的良好环境,重视精神激励,关爱人;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开发人;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激励人;坚持人本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重视员工,发展人,真正全方位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中国外资》2012,(21):214-215
本文从知识管理出发,引出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从深入掌握知识管理概念,到充分了解全面把握知识管理与知识型员工的内在具体要求,提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要进行人本化管理。进一步探究分析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人本化管理,再指出我国在知识型员工人本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在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方面具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进行有效地人本管理,不仅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与愿景、运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人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结合先进的、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而人本管理则是依赖并逐步改善这种理念的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两者的互相作用和渗透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本管理是相对于原来以物为本的管理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核心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把人视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重要资源,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当前,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公司、企业都在推行人本管理,并获得了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提升班组员工工作幸福感是班组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班组管理是关键环节,包括管理观念、组织能力、职业生涯、民主管理、激励机制及班组文化建设等方面。实施班组人本管理,提升员工幸福感,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凯 《投资与合作》2014,(9):251-251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人"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成败."人本管理"即是把企业中的"人"作为重要的因素进行安排和管理.本文通过对"人本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人本管理"的意义以及在企业中如何施行才能使得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场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商场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少人本管理的方式和措施、商场领导缺乏人本管理思想、商场需要完善人本管理的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把商场管理的模式创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把人本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商场管理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商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薛梅 《济南金融》2005,(2):45-46,48
简单概括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效果体现为内部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提高和企业外部良好社会形象的塑造。寿险营销无论从管理的形式上,还是管理的内容上都体现了人本管理,但人本管理在寿险营销中的效果却是与人本管理目标相悖的。本文就是从人本管理在寿险营销中的应用形式出发,揭示了相悖的一些事实,并力图对这样的事实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要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值,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发生成本。因此,如何以价值管理为基础,在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获得产品差异化优势和成本领先的地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获得优势,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克服跨国公司中的管理障碍做好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跨国公司中,由于员工构成多元化,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这就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管理者要克服这种障碍,首先就要转变观念,承认、理解差异,主动适应差异;其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独特的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理念;另外,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策略,加强跨文化培训,并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的经理人;还要正确处理好全球标准化与本土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管理"与完善我国税务机构的内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给西方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为我国加强税务机构内部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改善税务机构的内部管理的经验,完善我国税务机构的内部管理可从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行政管理专业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属新办专业。通过考察内蒙古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内蒙古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普遍堪忧.盈余管理问题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要正确划分盈余管理与财务欺诈的界限.另外,要认清盈余管理可能造成的后果.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以及影响,并提出正确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应解决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不仅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从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置管理岗位,加强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清理工作等,最终实现统一使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上传,与财政预算接轨,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进入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内蒙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进行若干思考,提出边境管理创新作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其地位越来越凸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管理会计"已为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也正在为会计工作所应用,但管理会计的完善发展仍受着制约。本文拟对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合理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始终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尊重人格为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规范化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生活化、人性化的学生工作,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自主和创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争取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并走向成功。在这一过程中,务必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有机统一。学生工作,就必须把学生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实在在为学生办实事,赢得信任,凝聚人心。唯此才能达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目的,才能切实将学生工作真正转变为“人心”工作。  相似文献   

20.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racticing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reduces firms’ cost of reducing risk. Adoption of ERM represents a radical paradigm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anaging risks individually to managing risks collectively allowing ERM-adopting firms to better recognize natural hedges, prioritize hedging activities towards the risks that contribute most to the total risk of the firm, and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available hedging instruments. We hypothesize that these advantages allow ERM-adopting firms to produce greater risk reduction per dollar spent. Our hypothesis further predicts that, after implementing ERM, firms experience profit maximizing incentives to lower risk. Consistent with this hypothesis, we find that firms adopting ERM experience a reduction in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We also find that the reduction in return volatility for ERM-adopting firms becomes stronger over time. Further, we find that operating profits per unit of risk (ROA/return volatility) increase post ERM ado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