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通过多孔袋进行除尘的除尘设备,对于颗粒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比较显著、高效,是颗粒污染物去除领域中的重要干式除尘器,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袋式除尘器的研究和对其在高温环境内应用的研究有助于扩大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范围,提高袋式除尘器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作用,文章从袋式除尘器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和探讨袋式除尘器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方式,为钢铁企业焦化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县城污染物排放量主要由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减排措施三方面因素决定,县域污染治理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技术落后、治污投入不足、基础工作薄弱等困难。因此,影响河北省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因素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监管力度、产业结构与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企业布局和环保投入。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可分为“环境管理+结构优化+环保投入”模式、“进园集中+技术进步+环保投入”模式和“结构优化+工业园区+技术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工业等方面的粗放式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出来的大量有机废气,对我国的空气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我国正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环境,并逐渐朝向集约化、清洁化的发展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但是为了进一步治理环境污染,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实现更好的效果。文章中就首先介绍了有机废气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讲解了我国几项较为成熟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然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些预测。  相似文献   

4.
张安星 《化工管理》2013,(16):77-78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分别从对环境污染的认识、环境污染物治理、环境监测这三个方面,举例论述了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化学品的诞生对推动技术进步、方便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在生产、使用、废弃过程中处理不当会引起水环境污染。其中有些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有严重危害,其在环境中浓度很低,属痕量和超痕量级别,且种类繁多,监测分析难度极大。为保护人体和生态健康,加快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全面提高有机污染物检测的高效性和精确性,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污染物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标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去中心化特点,通过对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区块链是基于信任与价值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为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利用区块链数据可追溯特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得环境保护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化工企业的废气排放,必须按照高标准进行。利用区块链技术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构建一个美丽绿色家园。基于此,文章将区块链的内涵作为研究起点,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应用的制约因素,重点对区块链技术在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MnO_2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基于MnO_2的MnO_2/M_xO_y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中展现出高催化性。综述了MnO_2/M_xO_y复合金属氧化物在活化过硫酸盐、过氧化氢、臭氧和光催化方面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对MnO_2/M_xO_y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直是石化行业污染物治理的一个难题。今年4月初,环保部牵头对部分石化企业实地调研时发现,不少企业没有有效治理VOCs。4月21日,在环保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监察局官员答记者问时表示,环保部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解决VOCs治理的难题。VOCs治理达不到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监管就没有执行。不仅是VOCs治理,包括其他环境污染方面的治理也是如此,没有切实监管就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相对突出,环境保护投资作为防止或降低各种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所进行的直接投资,对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治理、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东北地区环境保护投资与工业污染物处理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存在的不足,并为提高东北地区工业污染治理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治理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 政府正在不断增加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问题引发了专家学者与管理当局的广泛关注。 本文运用EBM 超效率模型对京津冀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水平进行系统地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呈逐年递减趋势, 其纯技术效率总体上不高, 规模效率一直在下降, 总体效率较低。 然后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 发现科技水平、 资金管理水平和环境政策对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并做了具体的分析, 结果显示, 科技水平越高、 资金管理越完善、 环境政策越合理、 环保产业自身发展水平越高,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值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某城市排污河水质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城市排污河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总量、水质常规指标及DBP和DEHP,采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等标有机污染指数分析对排污河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找出了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不同排污口的主要污染物不同,B化工厂CODCr及pH值为主要污染物;C泵站污染严重的为CODCr,pH值和TP;D排污口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Cr和pH值;E化工厂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和Cd。D排污口是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污染源点,B化工厂无论是DBP等标污染指数还是DEHP等标污染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排污口,是A排污河PAEs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离子液体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裕  伍智婕  刘宝友 《河北工业科技》2010,27(2):121-123,131
综述了应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的萃取工艺在治理冶金电镀废水、油田采出水、印染废水和化工制药废水中的应用,其可以高效地、高选择性地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机染料、有机酚类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使水体净化。与使用传统有机溶剂的萃取工艺相比较,该萃取工艺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和可回收利用溶剂等特点,因此该工艺有望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室内VOCs的模型模拟和VOCs安全限量值的研究,分析了室内VOCs监测和净化技术,进而,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准确地解析青鳉鱼在突发污染环境中的行为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One-Class SVM模型的青鳉鱼异常行为识别方法。以青鳉鱼的生理及行为特征作为观测指标,将采集到的暴露在不同类型和浓度特征污染物下的青鳉鱼行为强度信号作为经验数据,利用直方图统计和主成分分析(PCA)对行为强度数据进行降维,实现行为特征提取,基于One-Class SVM构建模型,并以五水合硫酸铜和三氯酚作为特征污染物进行暴露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One-Class SVM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正常行为和污染物暴露时发生的异常行为;对于有机污染物最快可在10 min内完成预警,重金属污染物可在1 h内完成预警,并且污染物浓度越高,模型的识别效果越好。识别方法可对水源突发性水质污染进行更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也可为水污染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磁处理的实践,对磁处理除垢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磁处理除垢的实质是同晶异构现象生成同晶异构体,使碳酸钙生成能量较高的胶体碳酸钙和球霰石,通过水溶液传递能量,使老垢脱落。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唐山市机动车排放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所产生的极大影响,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关于控制和治理机动车污染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流动注射分析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流动注射分析的发展,以及流动注射分析与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发光分析法、原子光谱法等技术的联用状况。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具有能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定量分析的优点,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可实现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自动、在线分析,这将成为今后流动注射分析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dairy farms under different milk market and organic farming policy scenarios. We use a DEA-based model to estimate for each policy scenario the sample farms’ profit potential in both technologies. The model enables identification of a farm’s optimal technology based on its input–output observation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annual accounts of 1300 Bavarian dairy farm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ly 69% (78%) of the organic (conventional) farms have chosen their optimal farming system. The remaining organic (conventional) farmers could increase their profit on average by roughly 6% (10%) by switching to the other technology. Abolishment of the EU milk quota results in a considerable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sample farms for which organic farming is the optimal technology, suggesting that, ceteris paribus, organic dairy farms may lo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EU’s milk market regime in 2015. Organic maintenance payments more than double the number of farms with a higher earning potential in organic farming, but their effectiveness could decline when the milk quota is abolished.  相似文献   

19.
Organic farming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sectors of world agriculture. Although it represents only 1% of world agricultural area, organic is one of the most recognized food labels and most peopl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onsume some amount of organic food today.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organic means by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sector. Here we examine eight different organic regulation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how they have codified the large diversity of ideas inherent in organic agriculture.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organic practices and regulations do not differ substantially between countries – across the board organic regulations define organic mainly in terms of 'natural' vs. 'artificial' substances that are allowed (or not) as inputs. This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c as “chemical-free” farming, largely void of broader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does not fully incorporate the original ideas of organic theoreticians who conceived it as a holistic farming system aimed primarily at improving soil health, thereby leading to improved animal, human, and societal health. This narrow focus of organic regula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terest of organic consumers who predominantly buy organic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is healthier and more nutritious due to the absence of harmful substances. Organic regulations need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best practice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organic agriculture can contribute to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及水动力是污染物运移的载体及主要动力。本文利用国际通用可视化标准软件Visual Modflow,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污染物水文地质概化模型,在非正常工况条件下,针对铝厂大修渣主要污染物氟污染地下水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地下水运移过程中污染较弱,为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