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什么是"汇款直通车"? "汇款直通车"是中国工商银行根据客户市场的资金汇转需求,利用工商银行遍布全国的金融网点和电子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经济、准确的汇款服务金融产品.使用工商银行"汇款直通车",将使客户充分体验到跨越时空、快捷轻松的银行电子服务.  相似文献   

2.
启事     
《时代金融》2016,(6):3
<正>《时代金融》杂志上旬刊官方投稿邮箱为sdjr@vip.163.com,中、下旬刊官方投稿邮箱为ynjr@vip.163.com。请按分类邮箱投稿,以便更好为作者服务。组稿代理:谢卫振(电话:18605340999)。查稿电话:陈彦彤编辑(0871-63212646)、娄钰波编辑(0871-63212719)、胡钰编辑(0871-63212717)。请投稿者在投稿时务必先行咨询,除以上投稿邮箱外,不要相信其他任何的投稿邮箱及汇款方式,请投稿者谨慎鉴别。  相似文献   

3.
4.
1999年,云南省邮政局正式开办西联汇款业务。2001年,该业务中国境内代理商由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更改为中国邮政(CHINA POST)后,云南省邮政储汇局接手办理全省境内西联汇款业务。从近年情况看,西联汇款在云南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管理》2004,(11):53-53
中国邮政于1995年3月开始与美国西联公司合作,双方共同开办西联汇款服务。2001年6月前该业务一直作为邮政速递服务的组成部分,2001年7月该业务转由邮政储汇局经营管理。目前,邮政储蓄机构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10000个邮政网点开办了西联汇款业务。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6期刊登“西联汇款业务影响外汇监管”一后,一些读来信,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的观点,本期选编其中有代表性的由农总行,外汇局云南省分局同志撰写的两篇章,并将向国家邮政局储汇局了解的相关情况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个人汇款越来越频繁。那么,如何选择汇款方式才更省钱呢?笔者通过实践和调查,兹介绍以下汇款方法。一、邮政汇款:方便、但收费高,有金额限制邮政汇款是个人经常选用的汇兑方式,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全国拥有8万多个邮政营业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15,(2):2
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报告之一,《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4)》秉承自身竞争力报告系列所特有的风格,以赢利能力、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及流动性等财务指标翔实地评价2013年来中国各大银行的经营状况及其新进展,以期如实地反映中国银行业之全貌。  相似文献   

9.
西联汇款业务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收发手续的规则,平时操作中一般均可顺利进行。但在办理业务时有些小问题,本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西联汇款”业务是美国第一数据集团(FDC)旗下的美国西方联合金融服务公司(以下简称西联公司)通过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汇局的基础网点开展的一种个人外汇实时汇款业务。在一些地区“西联汇款”业务量虽然不大,但毕竟是突破传统个人外汇汇款业务的一个新的业务品种,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随着我国国际汇款业务的迅猛发展,其中可能出现的洗钱风险在不断升高。本文从分析国际汇款业务的洗钱风险入手,在内控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反洗钱业务系统和反洗钱培训等五个方面对目前银行业代理国际汇款业务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银行业代理国际汇款业务的反洗钱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的出国人士大量增加,如果这些人在出国时,携带大量现金,那肯定是非常不安全的。因此,通过银行汇款到国外便成为更多人的“带款”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产品     
《中国投资管理》2007,(5):51-51
建行新推两款挂钩基金理财产品,建行个人境处汇款最快10分钟始可到达领取,  相似文献   

17.
18.
英国替代性汇款监管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国对于替代性汇款的定义和立法过程以及监管替代性汇款的组织体系与措施,在分析英同商业银行在替代性汇款方面的甄别原则、相关法律义务和客户身份识别方法以及监测替代性汇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替代性汇款监管体制的建议,包括构建基础信息提供机构体系、加强反洗钱机制及组织框架的建设、加强与被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反馈、充分利用外汇管理现有非现场数据系统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9.
20.
《涉外税务》2015,(2):77
订阅办法1.2015年《中国税务》《税务研究》《国际税收》及"三刊"电子版订阅单见本刊第5页。2.《中国税务》、《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税务》电子版、《税务研究》电子版、《国际税收》电子版均为月刊,可破订。《中国税务》为大16开本,80页,全年订价180元/份;《税务研究》为大16开本,128页,全年订价240元/份;《国际税收》为大16开本,80页,全年订价150元/份。3.《中国税务》《税务研究》《国际税收》及"三刊"电子版征订发行均由中国税务杂志社发行部办理,也可到当地邮局办理。邮发代号:《中国税务》80-291;《税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