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7,(12):45-45
进入秋冬后,食用菌开始上市。食用菌质地柔嫩。风味鲜美、独特。古代人誉为“山珍”,近代人又称为“植物肉”、“山珍之王”、“健康食品”、“植物性食品的顶峰”。食用菌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甚至比牛奶还高。所含17种氨基酸中,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尤为丰富。常食食用菌有益于营养和健康。湖南的热心读者谢雪芳特地给张大姐寄来了几种食用菌菜谱,和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04,(7):8-13
为加强对广西食用菌开发工作的指导.切实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广西冬季农业开发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广西区人民政府最近召开的广西标准优质特色高效秋冬菜开发工作会议及广西农业生产座谈会精神。为加快广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使食用菌生产在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广西区农业厅今冬明春广西食用菌生产工作提出了以“南博会”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区域化布局、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抓好菌政管理为基础,以引企(业)、引技(术)、引种为突破点,以提高、规范菇农种菇技术为手段,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提高广西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实现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8000万平方米,产量25万吨,产值154亿元,农民人均从食用菌生产中增加纯收入20元以上。食用菌主产区及名特优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的农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90-180元左右.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为配合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需要.本刊将连续刊登相关食用菌生产方面的品种介绍及生产技术方面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广西食用菌开发工作的指导,切实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广西冬季农业开发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广西区人民政府最近召开的广西标准优质特色高效秋冬菜开发工作会议及广西农业生产座谈会精神,为加快广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使食用菌生产在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广西区农业厅今冬明春广西食用菌生产工作提出了以“南博会”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区域化布局、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抓好菌政管理为基础,以引企(业)、引技(术)、引种为突破点,以提高、规范菇农种菇技术为手段,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提高广西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实现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8000万平方米,产量25万吨,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从食用菌生产中增加纯收入20元以上,食用菌主产区及名特优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的农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90-180元左右,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为配合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需要,本刊将连续刊登相关食用菌生产方面的品种介绍及生产技术方面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王林秀)1月23~24日,为期2天的西南地区食用菌产业扶贫交流展会暨广西食用菌协会第二届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区内外的29家企业带着自家的"看家菌种"前来展示交流,让参观者们享受了一场食用菌"盛宴"。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广西食用菌协会、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农业科学院微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谢青夏)8月1日,在南宁举办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资源利用与野外采集暨广西食用菌产业提升技术培训班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广西食用菌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出席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李玉教授对广西这一成就大加点赞。李玉院士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药用菌最早的国家,灵芝入药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就中医辩证看,灵芝可入五  相似文献   

6.
<正>为总结交流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情况,专题研究广西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部署广西食用菌产业推进工作,向社会展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就,普及食用菌有关知识。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区农业厅、广西区科协主办的"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发展食用菌前景广阔   食用菌营养丰富,肉质特异,常食有益于健康,并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食疗作用。目前,世界各地都把食用菌当作优秀的保健食品,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食用菌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广西发展食用菌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前景广阔,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 )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机械化生产成本太高,显示不出威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缺乏而限制了生产。 1998年广西有农村劳动力 1602.15万人,占全区劳动力总数的 64.86…  相似文献   

8.
春风润八桂,万物竞复苏,正值灾后恢复和春耕生产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最近刚刚结束的“两会”精神,全面部署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力争大灾之年产业大发展,农民大增收,3月31日在贺州召开广西食用菌产业推进现场会。广西区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讲话,各市、县(区)农业局分管领导、推广站站长或技术骨干,科研院所领导、专家、食用菌种植大户和食用菌协会会员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
“来,大家聚拢过来,用柿子叶、柿子渣、柿子枝条等果渣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营养原料配合使用培育出的优质食用菌关键技术是……”这是日前笔者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残疾人食用菌种植培训基地里看到的动人一幕:30多名残疾人圊拢在该基地负责人、被人称为“食用菌大王”的唐毓进周嗣,认真地听他讲授食用菌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刘光琳通讯员吴登)9年增长9倍,广西食用菌全国排名首次进入前十,跨入全国食用菌大省行列。食用菌产业是"短、平、快"的项目,广西利用资源、气候、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使之从不起眼的小作物崛起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点产业,在数量、效益、特色、规模、技术上都有较大突破。据了解,2013-2014生产年度,我区食用菌总产量再度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20.26万  相似文献   

11.
<正>食用菌产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为显著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出口创汇中的特色产业。我国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的75%以上,排名世界第一,而江苏省食用菌生产总量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江苏省食用菌产业以连云港主产区为代表,积极推进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坚持把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是一类大型真菌,也是菜肴中的珍品。世界上已知食用菌近500种,我国有360多种,目前进行人工栽培和半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人工栽培较多的有蘑菇、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凤尾菇、猴头菇、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健康食品”,“长寿食品”,有人预言,食用菌将部分代替动、植物蛋白食品,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发展食用菌人工栽培,每年食用菌的消费量已达到百万吨以上。食用菌在福建省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4):27-27
长期以来,食用菌产业主要依赖出口,国内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因此开发国内食用菌市场大有可为。食用菌是现代人所注重的“一高三低”(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分)型保健养生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倡,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  相似文献   

14.
我所是国家农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投资兴建的专业科研所,集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企业,位于广西桂林市以西五公里的临桂县城。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拥有全空调的制种生产车间,600平方米冷库车间,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遗传育种、繁殖、提纯复壮、保藏,工厂化规模繁育各种食用菌、药用菌。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团体会员、是广西最大的菌种保藏和菌种生产基地之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通讯员吴登)近年来,广西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并跨入全国食用菌主产大省行列。广西食用菌品种主要有双孢蘑菇、香菇、秀珍菇、凤尾菇、金针菇、鸡腿菇等,其中,双孢蘑菇产量多年稳居全国前二,创造过中国每4朵双孢蘑菇中就有1朵产自广西的历史记录;红椎菌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全国10朵红椎菌有8朵来自广西;桑枝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16.
老邵大号邵良宇,原来是个“小商贩”,一年到头小打小闹挣不了多少钱。他看到加格达奇市场上的新鲜猴头和蘑菇畅销,价倍昂贵,就瞄准这个方向,登门拜访一位专门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老手”,10多天泡在人家家里,硬是把那套技术装进了自己脑子。回来后又买来许多相关书籍,反复琢磨、试验,遇到技术难题,老邵主动找食用菌方面的专家,孜孜不倦地探讨、摸索。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老邵积极参加东北农大教授、专家到小区举办的培训班,把新的技术学到手;在每年地区举办的科技大集上,老邵都去寻求科技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0月27-28日,广西在临桂县召开食用菌产业技术信息交流大会。广西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在会上作了发言。来自广西各地的农技术干部、专家500人参加了会议。参观、观摩会议的菇农达到4000多人。岜宁区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协委员、正阳县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鲁新爱,是从“食用菌合作社”走出来的百万富翁。他从2006年7月创建正阳县第一家食用菌合作社以来,充分发挥合作致富功能。使食用菌从分散栽培到有组织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社员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最近不断收到众多。十求致富项目的农民朋友寄来的询问“土栽食用菌”可行性的广告宣传材料(报纸)。尽管这些广告发布单位不同,联系人姓名有别.但广告内容却是异口同声:“不用棉籽壳.不用尼龙袋.只用普普通通的泥土就能培育出个大、肉厚、营养又丰富的平菇、草菇、凤尾菇.是专家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多次试验成功的新成果。其栽培技术与用棉籽,乏、玉米芯、稻草作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相比一原料更广泛.技术更简易.投资更小.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云云。笔者从事食用菌生产研究多年.实践证明“混合上培养料”(上与棉籽壳、…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生产是金坛市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金坛市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之势。2004年金坛市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5年金坛市食用菌总产量1.41万吨,产值75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25.9%,同时为社会提供50万就业工作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1500万元。食用菌生产已成为金坛市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典型,已被列入江苏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百项工程和常州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十项重点工程。目前,金坛市食用菌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