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在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造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亟需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就是在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的再度流失。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曾有人做过估算:国有资金流失每天至少一个亿。也有人说,全国一年流失的国有资产就可建一个三峡工程。资产流失已形成对经济...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据估算,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约流失500亿元,90年代以来,每年流失800—1 000亿元。这种大规模流失不是小范围、偶尔的现象,而是从多个渠道,通过合法的、准合法的及非法的手段,众人下手分割造成。一、国有资产流失形成巨大黑洞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佳的后面隐藏着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国有资产近13年来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至今国家已有6000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9.5%。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最近我们对广州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解困转制试点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了  相似文献   

4.
激励约束机制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建立企业法 人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经营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防止经营权 侵犯所有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 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 ,国有企业的经营将日益表现为依赖于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营运 ,科学的资本营运已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但是 ,如果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 ,资本营运本身又具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因素。因此 ,在我国企业制度日益创新的环境中 ,如何防止国有资产营运不当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一、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取代在国有资产管理中 ,以决策权集中、信息纵向传递、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和约束为特…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国有企业11.5万户,资产总额达到了35.5万亿元之巨.但自从1984年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之日起,虚假评估、低价转让、关联交易等等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就一直伴随着国企改制的历程,如影随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何在?大量的学者在研究如何以立法方式从根本上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即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利用这种司法救济制度来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可是在全国3.5亿国有资产中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呢?资料表明,十几年来,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流失约5000亿元。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还不包括其隐性流失——国有企业的亏损。据统计,1980年到1994年仅国有工业企业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为此,本文就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方面作简要的对策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已全面展开。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效益逐年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尽全力来经营和保护国有资产,不能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认真对待每项决策,一些人甚至用国家的大利益来换取个人的小利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产权主体缺位监管体制不健全。法人结构不合理,社会价值取向的偏差等诸多原因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分析,按“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达500多亿元,这意味着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仅1994年,全国清产核算12.4万户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及挂账就达4438亿元。而近几年,每年国有资产流失已达360亿元至72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如此惊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将日益重要地表现为依赖于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营运,科学的资本营运已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资本营运本身又具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因素。因此,在我国企业制度日益创新的环境中,如何防止国有资本营运失当所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公言磊 《辽宁经济》2006,(10):57-57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股份制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正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为背景,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国有股份制法人治理结构而堵件国有资产流失缺口。  相似文献   

12.
<正> 据统计,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约有500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尽管流失方式多样,但绝大部分是在国企转制的过程中发生的。那么,这样庞大数量的国资,究竟流向了哪里?这样的国资流失,究竟意味着什么?种种问题,应当引起管理者必要的关注。一、国企转制中国资流失的综合评述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自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艰苦创业,积累了巨额的国有资产.截止1994年底,全市(包括区属)国有资产总额(净值)为619.78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242.41亿元,占总额的39%;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57.37亿元,占总额的9.0%;资源性国有资产净值320亿元,占总额的52%.又据1994年底报表统计,经营性国有资产中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已达1018亿元,是特区建设初期1980年1.6亿元的636倍;净资产200.6亿元,是1980年0.61亿元的328.8倍;实现利润50.5亿元,是1980年0.15亿元的336.7倍.但是,特区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分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及流失原因,研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务总监制度是针对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而建立的.经过十几年的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混乱、盲目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本文试从西方财务总监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出发,探求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再结合我们的特殊国情,探讨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职责,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所在企业发展壮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宏新 《上海改革》1994,(9):10-11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着手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套加快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系,以求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和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深层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企业效能监察是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它可以起到保证和促进作用.因此,如何顺应改革、站在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方法、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我国国有资产至少已有5000亿元,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了所有权性质,也就是说,改革15年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天要流失1个亿。因此,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手段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股份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当前,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产权虚置、错位,亏损严重,后继乏力等问题,股份制改革无疑是治疗这些'痼疾'的良方。我国股份制改革试点从1984年开始。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人曾估算,在80年代,我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500亿元,进入90年代,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加上坏帐、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的损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陈剑:《流失的中国》),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第1页)。国有资产流失在几乎所有的行业中均有发生,使用非法手段大量侵吞公共财产是对国家权威的公然蔑视,借助合法手段侵占国家资产的往往是公职人员。干部的以权谋私破坏了政府的声誉,降低了国家的合法性。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吴仁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体和命脉,它的兴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未来。然而,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国有资产管理混乱,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活力。搞活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