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舒新建 《价值工程》2013,(26):267-268
高职院校体育课的功能不仅是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然而,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本文将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职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高职体育教育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体育教学规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会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舒新建 《价值工程》2013,(27):227-228
本文阐述了体育兴趣的概念及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90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培养"90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以期充分调动"90后"高职院校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小议体育游戏的作用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锋 《民营科技》2007,(5):205-205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游戏在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普遍运用,它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体素质和智能技巧全面发展,也可以启发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体育游戏可以使枯燥、单调的体育课,得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游戏内容,无论从运动生理或教学方面来说,都具有十分良好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注重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陈颂 《价值工程》2013,(21):312-313
当今的时代是经济与科技飞速前进的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合作意识在各个领域中呈现出来的作用,合作意识也成为新时期人才需要拥有的重要素质之一。当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对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针对教育选择的方向,来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阐述,同时也阐述了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渗入合作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在体育教学中适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同行业从业者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尹福君 《民营科技》2014,(9):277-277
在现代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篮球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在技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这往往会降低篮球教学效率,不利于团体精神的发挥和展现。为此,高职体育教学必须要将篮球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给予高度重视。主要对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意识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启权 《价值工程》2010,29(10):172-172
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内容之一,体育课程贯穿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高职院校体育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普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基础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手段多为进行多模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终生健身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重视培养体育师资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办学方向和课程改革都应该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使体育课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本文构建了高职院校体育"三自主"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及实施方法,旨在使高职体育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9.
秦大伟 《民营科技》2013,(4):137-137
高职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及其变化的实验研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发学习潜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必将会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对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公共体育课作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综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拟通过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落实各理工类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工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既能符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精神>要求,又体现理工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实际及专业特点,便于操作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熊卫国 《活力》2011,(7):90-90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功能和作用,对培养新型人才和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在速度滑冰等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美学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出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美学教育、突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浅析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工作,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可以陶;台学生情操,增强意志,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全方位表现如.思想、情感、个性、思维、体质等,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拟通过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落实各理工类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工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既能符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精神》要求,又体现理工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实际及专业特点,便于操作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毅 《价值工程》2012,(12):210
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人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要注意团队精神的提升,使学生融入其中并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的使命。高职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教育者应积极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时代发展永恒的主题,高校体育教学处在新时期背景下,同样需要创新,尤其是需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应从教学活动策划、教学内容创新、体育器材创新、锻炼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志宏 《活力》2009,(10):75-76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肩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但目前大多数高职体育教学的功能及效果却未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由单—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高职体育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健康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一直是困扰体育教育的一个顽固问题,如何优化体育课堂,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当前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从提高教师语言能力,合理的场地布置,对学生因材施教、融合师生关系、丰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整合学科优势等方面实践,阐明体育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快乐体育。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肩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但目前大多数高职体育教学的功能及效果却未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由单-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高职体育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健康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