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财政部有关部门获悉,2002年,我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稳步发展,国有资产总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据财政部会计决算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共计118299.2亿元,比上年增加8982.8亿元,增长8.2%。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资产76937.8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41361.4亿元(占35%);中央占用国有资产为56594.2亿元(占47.8%),地方占用国有资产为61705亿元(占52.2%)。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山东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1年山东省省、市两级围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70亿元.利润总额68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5613亿元。今年山东省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按照《山东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要求提升国资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产权主体缺位监管体制不健全。法人结构不合理,社会价值取向的偏差等诸多原因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分析,按“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达500多亿元,这意味着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仅1994年,全国清产核算12.4万户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及挂账就达4438亿元。而近几年,每年国有资产流失已达360亿元至72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如此惊人,  相似文献   

4.
据国资委统计,2004-2006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7%。[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大幅增加.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5.96万亿元,净资产3.9万亿元,其中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9300亿元,净资产6500亿元.  相似文献   

6.
加速建设辽宁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管体系的思考●李天舒辽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地区,国有资产存量巨大。据统计1995年末,辽宁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3895.77亿元,占全国的8.2%。国有资产营运状况与全省经济发展全局悠关相系。目前辽宁国有资产营...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09,(11):66-67
中央企业2008年总体运行情况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08年度中央企业的基本财务情况:2008年末,中央企业拥有国有资产总量5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8.6茗;其中国有资本及权益为54343.7亿元,比年初增加3022.1亿元,增幅为5.9茗;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有122家,占86.5%;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76287.6亿元,  相似文献   

8.
尹灏 《上海改革》1997,(3):10-12
1996年是上海冶金工业局改制为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的第一年。我们在市委、市府的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原来行使政府行政职能向资本控股职能为主转变;由生产经营向以资产经营为主转变;由原来抓具体管理向抓重大决策、选用资产经营者、监管国有资产运行转变;由原来单个企业局部调整向全行业资产优化重组转变,全年降本增效6亿元,实现利润2.8亿元,净资产比去年初增长4%,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规范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 截止2002年12月31日,浙江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为472亿元,占省级国有资产总额的40.58%,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占70%以上。在国有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快速增长的同时,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现象也较为突出,资产配置结构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资产处置不及时。不少单位由于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对一些仍有使用价值的淘汰和拆除  相似文献   

10.
产经     
《首都经济》2010,(1):12-12
北京国企资产总额位居全国前列 2003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北京国有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从第六届国企改革发展论坛获悉,截至2009年10月底,北京国企资产总额已突破13474.6亿元,比2003年增长138%,位居全国前列。2003年至2008年,北京国企利润总额达到685.89亿元,上缴税金1381.67亿元。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国有资产总存量已达135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94.21亿元,比1996年分别增长61.4%和57.9%。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中,省直为343.64亿元,占35%。如何管好和盘活这些国有资产,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许多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根据我省国有资产的现状分析,目前,在我省产业结构中,处于工交领域的资产仍占全省国有资产总存量的50.1%,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处在一般性竞争领域,效益状况不尽人意。据对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一座是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中等城市。长期以来,城市公用事业从兴建到运转维护都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仅从潍坊市的自来水、热力、煤气、公交四个公用企业来看,2000年末占有资产总额为6.87亿元,国有资产总额3.28亿元;累计亏损额达9353万元,巨额的国有资产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既成为财政的包袱,又制约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常义 《产权导刊》2005,(6):19-19,21
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资产是地方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河北省保定市2003年底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总额达99.3亿元。保定市依照国家及河北省的有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优势,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投资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债券化业务的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祥 《发展》2000,(8):28-29
我国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充当着发起人和发行人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商、各中介机构协调入的角色;投资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全过程,是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导力量。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20%-25%。按20%测算,1990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951.96亿元,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可是在全国3.5亿国有资产中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呢?资料表明,十几年来,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流失约5000亿元。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还不包括其隐性流失——国有企业的亏损。据统计,1980年到1994年仅国有工业企业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为此,本文就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方面作简要的对策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人曾估算,在80年代,我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500亿元,进入90年代,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加上坏帐、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的损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陈剑:《流失的中国》),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第1页)。国有资产流失在几乎所有的行业中均有发生,使用非法手段大量侵吞公共财产是对国家权威的公然蔑视,借助合法手段侵占国家资产的往往是公职人员。干部的以权谋私破坏了政府的声誉,降低了国家的合法性。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的国有资产究竟有多少?每年增值率有多少? 截止1993年底,全国国有资产的总量为3495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26025亿元,占资产总量的74.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8924亿元,占资产总量的25.5%。其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6%。国有资产这个概念包括增值,如果要加上增值、数额就相当大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监管没有实行价值化管理,或者说国有资源是无价的。现在国有资产中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是指净资产,即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资产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国有资产效能的充分发挥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据统计,到2001年年底,我国国有净资产总量为109316亿元(张卓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远远高于民营资产和外商资产,因此,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减少流失和浪费,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产效能的前提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资…  相似文献   

19.
我省2001年度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已经完成。据年检登记汇总统计,年检登记企业5566户,截至2001年底,资产总额3210.65亿元,负债总额2170.56亿元,所有者权益1040.09亿元,国有资产总额961亿元,利润总额10.12亿元,净利润1.54亿元。从汇总统计结果看,我省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布主要呈现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05,(13):64-64
刚刚由国务院国资委审核验收通过的浙江2004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显示,2004年全省4604家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增幅超过8%。统计报表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省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达1979.65亿元,比2003年增长8.22%;国企总资产报酬率(即资产效益)从上年的4.37%提高到4.73%;净资产利润率为9.69%,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省属25家大型国企实现国有资产增值额31.42亿元,平均增值率为9.06%。其中,省机电、杭钢、省粮食等9家集团国有资产增值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