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方 《新西部(上)》2012,(10):141-141
本文分析了当代农村复兴宗族的现代性;论证了复兴宗族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并对利用宗族力量促进乡村建设提出建议:组织、发展互助合作式的集体经济;维护乡村秩序,在乡村治理中充当重要角色;维护村民的公共利益,发展村内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2.
乔飞 《魅力中国》2011,(21):390-390
“书法现代性”是当前书法界提得较多的理论。它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的书风,毁誉参半。本文对“书法现代性”从理论高度进行反思,期望有一个更好的全面认识,使它作为当代书法创作更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即现代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它是现代化的产物。在当今世界,现代性是先发展国家发展的新起点,是后发展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如何建构一国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要在弄清现代性的前提下,既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成果,又要善于结合本国的国情,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中汲取智慧,结合本民族的特点,走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现代性的生成开启了世界历史性进程,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其过度强调个人利益得失,导致社会片面发展。现代性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善于发挥制度优势和后优势,必须在吸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发展。文章主要从我国的角度谈论现代性建构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周发财 《重庆与世界》2013,(9):34-36,48
鲍曼是从一个文化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理论家的。鲍曼认为秩序是现代性的首要追求,矛盾性与秩序追求如影随形,现代性是大屠杀的必要条件。后现代性是鲍曼审视现代性的外在视角。鲍曼放弃后现代性概念后,提出用流动的现代性概念描述当代社会及其主要现象:全球化、消费主义和个体化。鲍曼的社会理论是文化与社会的批判,充满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已经作为"现代性问题"的角色占据着人们的视阈。就此视角看,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正面回应,是解决现代性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为我国深化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性指导,也为世界贡献了系统的发展理论,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吉登斯作为现代西方著名的社会理论学家,以"非连续主义"为前提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四个维度对现代性进行了阐释.并深刻地指出,现代性必将导致三个方面的后果:全球化、传统的终结和自然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的当代价值,最重要是在于马克思提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的批判模式,与以往的观念意识形态的现代性批判有着根本的区别.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和缺陷,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改进和完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学术界中,现代性是作为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现代性内涵的界定以及如何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为学术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余嘉乐 《魅力中国》2010,(35):288-288
版画是美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很强的现实功用和审美性质。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是中国当代版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时代生活的发展需要,题材和艺术风格不再与政治现实功用为导向,脱离长达半个世纪的为现实主义为主流话语的规则束缚,以形成当代版画的现代性特征为艺术创作新的理念,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是人类理性化的展开过程,后现代性是流动的现代性自反性的产物.中国正骑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墙上.无论怎样,当代中国都必然具备后现代品格,都必须传承现代性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对现代性制度性维度分析构成此书的一条主线。吉登斯批判性地继承了社会学经典三大家的现代性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军事力量也是现代性的一个维度。现代性导致的全球化同样有四个维度。现代性是一个双重现象,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四个维度的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并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齐格蒙特·鲍曼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为著名的社会哲学理论家之一。现代性疯狂追求秩序而与混乱、矛盾性共生,两者的对立与互补构成了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后现代性仅仅是我们反思和警惕现代性灾难的理论视角而远非真正自由之路。鲍曼的独到深刻之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颇具启发和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吉登斯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入手,通过同中求异的方法比较各自理论的特色;二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阐述,具体分析各自理论提出的原因及其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有目共睹,负面效应也无法避讳,反现代性也就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一种合理选择。迟子建大部分小说秉承的就是一种反现代性立场。这尤其表现于她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全面批判中,她的小说往往把现代城市视为引人堕落的罪恶之地。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示了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的自然家园和民族传统的全方面破坏过程,更是迟子建的反现代性立场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儒家传统道德理论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指出,尽管儒家道德与现代性的道德思想都主张一种“爱”的道德情感,但它们两者对于“爱”的规定是极为不同的;而且,在处理道德情感与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方面,儒家道德与现代性的道德思想有着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思想主义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既对现代性导致的人的全面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又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进步与成果给予理论充分肯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马克思思想主义是现代性的批判者或者拥护者。因为马克思在现代性的研究方面已经实现了巨大超越,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肯定,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彬 《魅力中国》2013,(26):13-14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条件,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目标的提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现代性的制度性雏度、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关系以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明晰了构建和谐社会大的世界历史背景.解决了祷建和谐社会的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理想目标的一致,构建和谐杜套与人的现代化基本内客的融合统一。在以现代性和人的现代化为两端所构成的空间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会更加理性、从容。  相似文献   

19.
胡洁 《黑河学刊》2012,(1):19-21
本文阐述了齐美尔《货币哲学》中关于文化异化的理论,对现代性体验进行了反思。主要分析了人的自由,个体对现代性的"顺应"与"逃逸",对于信仰回归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信任机制是吉登斯的现代性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学研究中,对吉登斯有关现代性思想的论述有很多,但大多是以现代性的变革和对现代性的宏观研究为主,研究现代性的发展脉络及其变革的多,解析现代性中的微观议题的少。并且很少有人从解释性和描述性的方式入手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研究,本文在此方面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