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疑伯乐     
伯乐相马的故事早为千古美谈,古人说“世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来,伯乐的作用大极了。 我一向敬重伯乐,对伯乐的相马本事十分佩服。伯乐善于相马,人们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他对马的评价就是马的身价,他说这马是千里马,那么这马立刻金贵起来,身价百倍。我觉得,让伯乐拥有这样大的相马权力未必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成为一件可怕的事。伯乐权力大了,又缺乏有效监督,难免出现腐败行为。因为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至绝对的腐败”。事实上也印证了这一点。史载,一次,伯乐的一位朋友拉着一匹普通马到…  相似文献   

2.
中庸之道生财有方雷祯孝伯乐的中庸发财经据《韩非子·说林下》记载:“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驾马。千里马时一,其利缓,驾马日售,其利急。”伯乐带了不少徒弟,对有些他所不喜欢的徒弟,伯乐便教他们相千里马,对他喜爱的徒弟,则教他们相一般的马,...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生来信说,她最近很不快乐,心中常常有一种微妙的难过。她说她喜欢京剧,可是从没有仔细去研究过;她觉得自己喜欢看书,可上高中之后就几乎没看完过一本书;她说很想一个人骑自行车去附近的镇上看看,可总未成行……"我觉得它们触手可及,可又离我很远很远。"学生在信里这么说。我看了后,长久地沉默着,沉默着。我觉得这些话说到了我心里,我也是这样一种感受和体验。我觉得自己总是在忙碌,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搁置了。  相似文献   

4.
五金厂的陈经理喜欢坐在二轻商场批零部的二层,看文昌河畔美丽的景色。但2003年1月的一天早上,他却无心欣赏对面的美景。他正在想着,怎样使二轻商场批零部活下去,最好能活得更好?因为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特别是《省内烟花炮竹管理条例》的出台。这使得二轻商场  相似文献   

5.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等求才心切的故事也家喻户晓。但“人治”的色彩仍颇为浓重。即使伯乐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但能被挑中的前提条件是能有幸进入伯乐的视野。而现代伯乐往往公务缠身,忙不胜忙,选马的精力和范围有限。其“相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经营》2009,(11):36-36
目前,马伯乐(Marlborough)摩纳哥画廊正在展出赵无极的近年作品。这是他在摩纳哥的首次个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聚会的创业北京老家快餐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田杰,1992年还是北京石景山区夜大的外国文学老师。当时,他和几个同为中文系毕业的“铁哥儿们”常为一件事犯愁:聚会去谁家?因为无论跑到谁家里喝酒聊天,都是件麻烦别人的事。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挣得不多,却又都喜欢时不时碰个头。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合伙开个小饭馆,聚会就不愁没处去了,没准还能挣点儿钱呢。1993年初,凑了三四千元钱,饭馆是开起来了。厨房里黑乎乎的,桌椅是随便凑的,大师傅也是找的便宜的。就这样干了一年,最后一算帐,亏了7000多。当时田杰…  相似文献   

8.
朱海良 《中国广告》2006,(2):185-185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都不需要理由, 那喜欢一个创意,还需要理由吗? 看见一个创意,只说喜欢或是不喜欢, 完全不给任何理由,这样的人可能是神, 也有可能是很官腔的上司,或者可能是愣头青。如果你不是那三类人,当别人真的给你看一个他的创意,你单单说喜欢或是  相似文献   

9.
<正>人生犹如登山。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他不喜欢武侠故事、星球大战,因为它们没有逻辑;他喜欢悬念、推理、警匪故事,因为它们是有逻辑的。  相似文献   

10.
徐燕娜 《浙商》2009,(11):129-129
“柏悦不可能永远是最高的酒店,距离的高度很快就会消失,但如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最好的,我们就能永远保持第一。”  相似文献   

11.
觉真法师 《新财富》2014,(5):256-256
把人仅仅看作—种工具的观念,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种尊重的关系,你要达成你的目的,就必须尊重他,他要达成他的目的,也必须尊重你。 老板想:做多少事.领多少钱。 员工想:领多少钱,做多少事。 两个想法不一样,说明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形式上不同,其实都陷入了同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2.
王坚忍 《国际市场》2007,(11):56-57
小时候,因为家住老城隍庙旁边,学会自行车后的第一件事,是上九曲桥“路考”——彼时九曲桥没现在这样拥挤,人满为患——你学得过不过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看你跨上车,能不能在长三百米的桥上,一口气拐九个弯,不碰行人,也不撞桥栏。成了,你就通过了,可以骑着自行车满世界跑去。现在做梦梦到九曲桥,竟是在桥上拼命地蹬车,可见少年的事总是难忘。  相似文献   

13.
张晓岚 《广告大观》2006,(9S):83-84
有人说,中国已进入了“概念消费”时代,我不这样看。因为我发现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沿用着概念消费的手段。上至改朝换代,下至柴米油盐,含蓄低调的中国人一直都喜欢把自己的目的,用一个概念包装起来,好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如此这般,实在是万不得已,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会经常飞来飞去,生活的时间也不规律,所以一直以来。我看电视的时间并不多。倒不是因为电视节目做的不好,主要是时间配合的障碍:我想看的节目总是在我回家之前就已经播完了。而我能看到的节目又是我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直认为创业失败是必然的,创业成功才是偶然的,能走到最后的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所以我建议创业者,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认定这个事马上就能成功,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我发现如今许多刚刚创业的人,他的自我评价就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的这个创业项目怎么看怎么美,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马云,就是下一个BAT,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倒过去想这个事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刚需。我每天平均收到50个商业计划书,但我认为目前绝大部分的项  相似文献   

16.
品类的胜利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5,(10):156-156
我在2000年为赵本山所演的一支广告写了一句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这句话后来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口语之一。但真正让我感受到这句话的却是超级女声。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超级女声,那就别怪大家用看外星人的异样目光打量你。因为超级女声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不喜欢这个栏目的名称,但却实实在在,人人都需要生活,人人都希望能生活得更充实一些,人说看了这些生活方式后,物质欲望会提升,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没别的理由,就一个字: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8.
陈婷 《理财周刊》2006,(9):56-57
每年盛复长三角地区台风频发,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日常的入室盗窃、水管渗漏、煤气管道渗漏等安全隐患距离我们其实也不遥远。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提醒市民最好能购置一定的家庭财产保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张默闻 《广告导报》2006,(12):68-69
中国广告人喜欢叶茂中的说他是广告大师,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广告这厮,但是这些都不能左右和影响叶氏策划在中国策划界的蓬勃发展。我很尊重老叶,喜欢这样称呼他。最近一期《新周刊》的专题采访《右脑颠覆左脑》的文章中,记者问老叶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老叶好像很怀念那时的岁月,说自己梦想成为一个红军,可以去打仗。更想成为一个将军。一直我认为老叶是理性居多,但是他的这个梦想把他玩的心态和喜欢交锋的性格暴露无遗。可以说,他是在他的世界里做着军事梦和体育梦,因为那里有赢有输,  相似文献   

20.
看恒源祥广告,你一定要蹲下来看,才看得懂。教育学家告诉我们,跟孩子沟通,你一定要蹲下来,才能跟他们平等沟通,才能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心灵。恒源祥的广告将十二生肖不断重复,挑战观众的忍受极限,甚至有观众以为电视机坏掉了。其实,全因为观众都喜欢站着看广告,不喜欢蹲着跟小孩子一样看广告,才看出了那么多的烦恼与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