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集中心站是企业南部矿区铁路专用线的重要咽喉通道。在阐述湖集中心站站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湖集中心站站场布局,对湖集中心站咽喉道岔组和到发线的通过能力及利用率进行计算,综合分析湖集中心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湖集中心站通过能力的对策,即:在技术组织措施上充分发挥站场的作用、缓解咽喉区作业压力;在改(扩)建措施上改造车站咽喉、优化站场布局、增设牵出线、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改善湖集中心站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提升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
神朔线是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神木北站是该线主要客货运车站和编组站,2008年计划运量1.8亿t,现有行车设备和作业方式已不能满足运量日益增长和发展的需要。针对现有设备存在问题,提出增加和延长线路、改善咽喉结构、改变行车组织方式等扩能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江北站是成渝高速铁路上位于成都与重庆之间的有折返作业的车站,其平面布置对运营效率和工程投资有极大影响。在阐述内江北站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内江北站能力和规模,研究内江北站平面布置方案,提出站后折返线方案、反到折返线方案、反发折返线方案、咽喉折返线方案,最后从运输组织、工程内容、工程投资3个方面对4个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咽喉折返线方案,为类似的平面布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州枢纽位于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运输任务繁忙,枢纽设备虽经多次改造,能力仍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徐州北站客货列车进路布局不合理,产生客货列车接发相互干扰;专用线在正线衔接且无牵出线,占用正线调车;驼峰设备老化和徐州站咽喉能力紧张等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设备扩能改造和枢纽能力加强等措施,以适应有关线路电气化改造、旅客列车提速和货车牵引定数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朔黄铁路年运量3.5亿t以上的运输任务,需要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对朔黄铁路重要的技术站肃宁北站进行改建施工。通过对肃宁北站既有站场能力及限制因素的分析,针对车站行车组织存在的问题,按照分阶段施工内容,精心策划行车组织方案,提出列车开行和到发线使用办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线路利用率,在圆满完成车站扩能改造施工任务的同时,超额完成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神池南站改造后通过能力,通过查标检算咽喉区通过能力与到发线通过能力是否协调,是否能满足年运量的需求,找出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对能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车站通过能力加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穗莞深城际铁路引入广州东站后,车站南咽喉进路交叉干扰严重和咽喉能力紧张的问题,根据广州东站能力及设备现状,提出调整广九直通车口岸站台至六站台;优化站台运用,实现分区管理;增建南牵出线连接六、七站台通道;恢复或增建候车室与站台的进出通道;原则上货物列车在广州东站通过等运输组织对策,以确保车站运输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车站运输能力查定作为铁路运输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为调整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提供科学依据。STP系统作为站场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通过接收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的信息,可以实时获取车站设备和进路状态、车站进路和链路信息、本务机车和调车机车位置等。在阐述传统车站运输能力查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TP系统的车站咽喉能力、到发线能力、牵出线能力、驼峰解体能力及车站运输能力的查定方法,以有效解决传统查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掘STP系统存储的各类作业数据,对数据进行整合运算,实现车站运输能力的自动实时查定,可以为铁路运输组织自动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既有ML-1线罗赫里站存在的正线技术标准较低、车站咽喉区布置凌乱、到发线长度不足和站场设备陈旧等问题,通过分析罗赫里站场条件,提出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提出将车站由直线站改造为曲线站,对既有罗赫里站站东咽喉外方反向曲线进行局部改造,延长夹直线作为咽喉区,延长了罗赫里站站坪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到发线规模、车站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增加旅客列车到发线、旅客站台等设施,对咽喉区进路布置进行优化,实现罗赫里站正线贯通布置。  相似文献   

10.
参照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结合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新特点,对客运专线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是确定列车占用咽喉区和到发线的时分,计算咽喉区和到发线全天通过能力,以及高峰小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