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产核算和人力资本权益核算。为了正确地核算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权益,本文探讨了会计核算账户的设置。并以新的会计平衡公式“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人力资本权益+所有者权益”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本会计报告的形式。总之,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创新,需要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长期努力的探索和作进一步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就是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为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传统的会计核算范围而不影响传统会计的计算结果,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计量资产上一般采用如下方法: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为基础逐期累计来计量人力资产的成本价值,同时将人力资产的成本价值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期间进行摊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记录人力资产累计摊销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对于社会和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是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即对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因它与对物质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使得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模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三种不同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即人力资产的投入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资产化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不再是仅以物质资源为基础的时代,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贡献率将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但传统的会计却从来不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以人力为中心的各种支出,被当作人工成本或管理费用等收益性支出直接列支。基于人力资源本身特有的属性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会计界理论人士和实务工作者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实践,有些高科技行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正在试行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行管理,相应地会计核算也必然与此适应,形成对人力资源成本、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规则。  相似文献   

5.
吴泷 《财会月刊》2006,(9):10-12
本文试图跳出把人力资源作为直接选项的传统思维模式,重新建立会计确认标准,间接地以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的产权身份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程序,按照产权行为的运作形式及其结果来设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示范体例.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士迫切需要大量的关于这一新的重要生产要素的信息。所以运用会计的方法将人力资源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十分必要的。在区分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产、人力资本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力资源的确认、人力资源的计量以及人力资产摊销等有关问题,最后指出了人力资源会计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宋春霞 《财会月刊》2005,(11):74-76
人力资本是稀缺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当中可参加剩余收入分配的部分.人力资源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人力资产的增加同时确认一项人力负债与一项人力权益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其中"人力负债"记录未来工资的折现额,而"人力资本"的账面价值反映为"人力资产"价值与"长期应付款"的差额.文章详述了以上有关新增科目的账务记录及账户反映,并创新地提出人力资本的分配对象为经济增加值(EVA).  相似文献   

8.
一个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资产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物力资产形态,二是人力资产形态,三是无形资产形态。其中人力资产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两种依附于人身的产权形态之具体表现,是最复杂的资产范畴。对于人力资产的进一步认识,不但需要深入鉴别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差异,而且还应该细致地区分与无形资产的差别。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泷 《财会通讯》2010,(7):35-36,48
一个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资产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物力资产形态,二是人力资产形态,三是无形资产形态。其中人力资产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两种依附于人身的产权形态之具体表现,是最复杂的资产范畴。对于人力资产的进一步认识,不但需要深入鉴别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差异,而且还应该细致地区分与无形资产的差别。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人力资本会计产生的必要性出发,以人力资本会计的目标为基础,从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对象,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内容,人力资本的确认以及核算中的若干问题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跳出把人力资源作为直接选项的传统思维模式,重新建立会计确认标准,间接地以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的产权身份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程序,按照产权行为的运作形式及其结果来设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示范体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契约组合(周其仁,2002)。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只能看到货币资金、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一些非人力资产,或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一些非人力资本权益,看不到与人力有关的资产、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有关的权益。现行资产负债表基本上只反映非人力资本的契约,并没有完整地反映企业这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契约组合。其根本原因是现行财务会计体系没有完整地运用权责发生制,对非人力资本契约的会计处理运用权责发生制,对人力资本契约基本上运用的是收付实现制。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知识。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人力资源是指某个特定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质量两者的综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人力资源,就某个经济组织(如各类企业、盈利性的事业单位等)来说,人力资源的占用形式表现为“人力资产”,来源形式表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人力经济,即通过人力资产的使用和支配能为经济组织带来未来的经…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产价值是会计主体所拥有的"法定权利"的效用的货币表现.一个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产的价值从该会计主体取得人力资产起开始形成,在人力资产的使用开发过程中不断消耗也不断再生、增值.会计主体通过支付各项人工费用给人力资源所有者以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人力资产.这些费用既包括人力资产耗费的补偿,也包括新创造价值的分割,并使之成为决定人力资产价值的因素.调查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产价值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会计主体支付的人力资.的取得成本、培训成本、工资等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深入研究利益相关者及其权益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产 物力资产 其他利益相关者资产=人力资本权益 物力资本权益 其他利益相关者资本权益”这一基于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新型会计等式,旨在反映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各生产要素间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人力资源会计涵盖的主要内容(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它以传统会计为基础,从投入角度核算企业对人力资产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离职等方面所花费的本钱。通过增设一些相应的会计科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的比较,证明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而在企业中三者之间却是紧密相连。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提升人力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以人力资本为企业绩效主要驱动因素的合伙企业定义为人力资本驱动型合伙企业,这类企业中存在实际上已经在财务上将人力认可为资本,却不在会计上加以确认并披露的普遍现象.这类企业虽有个性特征,但也具有会计主体的一般特性,应满足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和原则,对相应人力资本会计信息予以全面披露.由于存在适用会计规范缺失等现实障碍,使得上述企业的人力资本会计信息至今尚未被全面披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企业人力资产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框架下,首先对企业资产投资收益率理论进行扩展;其次探讨了企业人力资产投资成本的内容,论证了以薪酬和培训为变量替代企业人力资产投资成本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企业人力资产投资收益的内容,论证了以EVA替代企业人力资产投资收益的可行性,从而为企业人力资产业绩评价和激励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塌即将人力资源资本化。而对人力资源计量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问题。目前对人力资产计价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因为这些支出是实实在在的,籍此入账,既客观又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成本法;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账,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该方法称为价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