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话一直是新闻界公认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采取客观、全面、平衡、公正的操作方式,从采写到审稿、定稿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罗美君 《魅力中国》2010,(1X):125-125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没有任何一方而同时存在,必须相辅相成,那么这个度的问题就是中介点,不达到平衡,就是矛盾的起点,达到平衡,那么就是新闻报道的理想状态。这就引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在认识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二者关系时,我们应看到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一项包含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而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是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否让新闻报道发挥其最大作用,引导新农村的文化发展,就成了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对新闻报道在引导新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卢笛 《理论观察》2008,(3):149-150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没有丰富、多样的采访素材,就没有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通常来说,采访是新闻记者与被访对象的一次或多次交流、沟通的过程,是双方智慧的碰撞和思想与情感的交锋,也是经历与感悟的交融。可以说,要完成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主导采访的新闻记者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让对方乐于敞开心扉,最终挖掘出新闻素材,得到报道需要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一项包含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而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是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否让新闻报道发挥其最大作用,引导新农村的文化发展,就成了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对新闻报道在引导新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郑平 《魅力中国》2009,(1):62-62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需要提倡的。新闻报道不能远离实际、生活、群众。只有贴近,才能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只有贴近,才能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竺士波 《魅力中国》2014,(4):325-325
个性化是指有别于普通和格式化的新闻报道模块,采用了许多文学手法和评论手法甚至是网络语言的运用,目的是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吸引眼球和适应时代而传统模式化的新闻报道中汉语言的运用总是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甚至很多新闻报道是“任务”稿,缺乏语言的“个性”或者说语言表达的整体性不够,缺少时代的气息,如何提升汉语言的“个性”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报道的内容的同时能有情感的共鸣,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代长玉 《魅力中国》2011,(10):301-301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所传达的信息甚至超过了新闻报道本身:所以,如何写好新闻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赵晓梅 《理论观察》2008,(5):172-172
所谓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和有序的组合,获取反馈,进行前窥性的控制,使宣传达到一定规模、层次、深度,并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新闻事件策划是新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法制新闻报道历来是社会新闻中的重头戏,报道警方的消息对新记者是一个极佳的训练机会。近年来中外媒体已意识到对法制新闻报道应实施某种限制措施。时于法制新闻的报道,多数人看法不一致,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利弊。笔者参照中外报道写作教科书与媒体报道中的范例,探讨法制新闻报道与写作的内容、手法、注意事项,通过限制性报道,避免负面的影响,提高人们对犯罪的警惕性。达到对罪犯的威慑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咏雪 《理论观察》2010,(5):175-175
社会新闻报道平民化,即社会新闻报道进一步走向普通人,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体现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12.
李庆 《魅力中国》2008,(2):19-20
一般来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新闻记者、编辑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足人在社会中个体实践的产物。由此可见,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发生偏差就会造成新闻失实、侵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知道,好的新闻报道虽动情却不煽情。如果记者只有感情而不进行理性思考,对事实出现错误认知,其情感也随之出现偏差,甚至导致宣泄不良情绪,其报道就可能失之偏颇,给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造成消极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新闻采编工作实践,认为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王巧灵 《发展》2008,(11):121-121
如果说新闻作品是信息传播中的“易碎品”,那么图书相对而言就应当是“耐用品”了。然而,随着新闻策划的不断介入,“易碎品”与“耐用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借助新闻策划,“易碎品”完全可以锻造成畅销的“耐用品”。在新闻媒介无孔不入、新闻报道无处不在的今天,关注新闻报道策划,有助于发现读者的阅读需求,拓宽图书选题策划的思路。本文从新闻报道出发,探讨了新闻策划对图书出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戴芸 《理论观察》2014,(1):101-102
社区新闻是新闻类剐中一个新兴的小小细胞,它以前常常被囊扩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之中,但随着新闻报道平民化,能够真实反映千家万户喜怒哀乐的带有很强故事性和贴近性的社区新闻的地位日益突显。社区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本土化的特点,是新媒体冲击下,纸媒自救突围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新闻报道也要应时而变,从标题、内容、角度、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全方面包装,为读者献上一份喜闻乐见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5.
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客观事实信息的准确可靠与主观认识正确性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要件是:1、新闻信息必须真实可靠;2、背景信息必须准确有据;3、主观认识信息要以事实为依据。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新闻工作者中有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提高新闻报道的起初水平。  相似文献   

16.
谈新闻报道中视觉新闻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离不开视觉新闻,视觉新闻就像音乐中的音符和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它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滋润、丰富着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那么,何谓视觉新闻?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视觉新闻就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而取得的视觉效果的新闻。就是说,视觉新闻重要特点是表现,不是陈述。这是新闻作为一种“时代的艺术”的语言标志,也是一个美学的标志。在我国新闻界较早提倡视觉新闻写作的是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1983年9月IO日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召开编前会议,穆青在谈起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平民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红  李梓寒 《理论观察》2011,(5):F0003-F0003
新时期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三贴近”原则,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问题,这不但是推进新闻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视角.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什么是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呢?“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再姓,  相似文献   

18.
陈云旭 《魅力中国》2013,(17):290-290
地方新闻报道应该积极开发地方经济文化优势,彰显地方特色,突出特色产业,打造地方精品,提升品牌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新闻报道宣传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是“易碎品”而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等要素,这些都经得起核对。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可以包括抓拍和视频拍摄.新闻抓拍一般用于平面新闻报道中,主要说明的是事件发生的关键点;而视频拍摄用于数字化的新闻报道,加入了视听等一系列的画面效果,赋予了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