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的质疑──与王珏先生商榷朱沁夫王珏先生在《经济师》杂志1994军弟12期上发表“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几点质疑”一文,笔者拜读之后,很为王先生的理论勇气所折服,但对他的观点和论证却不能同意。王先生文章的观点归结起来...  相似文献   

2.
彭大方  王珏 《经济师》1996,(8):19-19
关于劳动的转化与价值增殖问题彭大方,王珏编者按: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补遗》一文于本刊1995年第3期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书刊文摘导报》于4月28日(第558期)摘要报导了王珏先生的新说,并加了编者按,倡导读者来信参与争...  相似文献   

3.
豆建民 《财经研究》2003,29(10):77-80
胡寄窗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对我国现实经济问题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王珏、陈影观学术观点争论的点滴看法●佚名自《经济师》1995年第4期发表了王珏先生《善恶论》一文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著名文学理论学家刘冬先生写了读后感,高度评价了王文,并提出几点质疑,提出了王文不足之处,刘冬先生的评价可说是王珏先生《善恶...  相似文献   

5.
《善恶论》引起争鸣后的思考——就文风问题与陈影观先生商榷伍仑芝王珏先生的《善恶论》发表后,引起了争鸣,其中,陈影观先生的几篇文章我都拜读了,颇有一番感触。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的一次讲话中说,现在的文风问题是不讲文法。王珏在答复陈影观先生的批评文章中,...  相似文献   

6.
我看《善恶论》──与王珏先生商榷陈影观拜读了1995年第四期《经济师》争鸣栏所刊登的王珏先生撰写的《善恶论》,笔者也正如《经济师》同年第7期争鸣栏所刊登刘冬先生撰写的《善恶论读后感》一文中所写的:“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笔者实在赞赏王珏先生对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王珏 《经济师》1995,(10):10-14
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的哲学问题──答朱沁夫先生王珏读了《经济师》杂志(1995年第8期)朱沁夫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质疑”的质疑》一文,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感谢。这不是说反话,是真心话。朱文除了末尾有几句“蔷薇枝”以外,通篇和风细雨。这使我这个...  相似文献   

8.
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先生在指出对这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是错误的、主张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尝试通过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论证了促进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为林毅夫先生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从《善恶论》所提出的问题说起●肖飞银王珏先生的《善恶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虽是一家之言,但对于认识社会的病源病因是有益的探索。关于社会的病源病因,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物,从物质方面去找原因;一种是从人,从精神和分配方面去找原因。这后一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前提的对比分析,具体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例题既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编     
《经济师》1995,(6)
<正> 云南吴国柱来稿,指出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补遗》(见《经济师》1995年第3期),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性问题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对传统的观点作了深层次的发掘,同时也作了全面深刻的反思。王珏先生的分析真正是深入到了问题的本质,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精神,使人们清晰地看到“资本”,“劳动”、“生产”这些概念和过程本身,都是“人”的活动过程,而不单纯是“物质运动”过程,从而使人们从过程中看到了人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关系。王珏先生早在《质疑》中就曾说过:“存在分为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客观存在”相对应的“主现存在”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对“存在”的概念作了全面的而非片面性的描述。在《补遗》中则进一步依据其新见,论证了“资本的本质是劳动”,是“劳动的转化和积累”;而“劳动”,自然应该包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并且还提出了体力劳动也会“转化为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2.
我看《我看〈善恶论〉》──答除影观先生王珏看到陈影观先生的《我看〈善恶论〉》(见本刊1995年第11期),非常高兴。一篇文章发表后,有人看,并且"引起了极大兴趣",此高兴一也;通过商榷,进一步阐明和深化自己的观点,使真理愈辩愈明,此高兴二也。陈先生看...  相似文献   

1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晨 《经济经纬》2007,29(3):10-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他们从动态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使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这一理论不像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那样具有公认的统一权威性,而是体现在不同经济学家的若干论述中,但其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 读了《经济师》杂志1994年第12期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一文后,令我大开眼界,深获教益。 一、王珏先生的文章对一些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对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新的探索和阐释,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是以社会实践为依据的。文章从头至尾闪耀着辩证系统思维的光辉,而无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色彩。例如文中认为,任何事物的建构都是球型的;任何事物的运动形式和过程都是圆型循环的;任何事物的结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都是统一的;无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与经  相似文献   

15.
“反作用”论可以“质疑”吴国柱《经济师》今年第8期“来稿摘编”专栏刊出了方正先生对王珏《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的批驳意见。他说《质疑》“妙论横生,美不胜收”,当然是“独创”;这倒说的不错。只不过他说的是反话,我们却当正话听,就象刘冬先生在...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面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热潮和企业家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本文试图分析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及其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管理学本身发展的学科意义。本文概述了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本观点,论述了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可能为企业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学者在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时应依据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理论而争论不已,但事实上此两种理论均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了其局限性及在我国的不适应性,提出应综合这两种理论,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和战略。  相似文献   

18.
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 ,本文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从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入手 ,对价值决定、与之相伴而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价值与分配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进行了介析 ,并提出了笔者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9.
分配再论     
华定谟 《经济师》1993,(10):21-23
对于一个经济问题的研究,能够有新颖独到的观点已是不易; 而在写法上能另辟蹊径则又多一层不 易。是故,王珏先生的《分配论》发表后 曾受到不少读者的注意。而此篇华定谟 先生的《分配再论》如何呢?编者期待着 对这一研究领域(包括对该文散文式的 写法)感兴趣的读者品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来年,社会主义虽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党始终面临、执著探索并不断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国内外现实条件,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们党执政57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不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开拓了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