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流动摊贩合法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流动摊贩,这些城市里的流动摊贩几乎每天都与城管上演着"猫"与"鼠"的游戏。围绕着这一问题,在"禁"与"放"的争议中,流动摊贩合法化的呼声日趋增高。自国务院出台《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后,针对流动摊贩是否应当合法化,展开了众多的讨论。从流动摊贩的特点及存在的合理及合法原因分析,借鉴目前国外部分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我国流动摊贩合法化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汪涛  杨若愚 《价值工程》2011,30(28):292-293
由于流动摊贩的自身的特点以及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痼疾"与重点管理对象,形成了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不和谐的关系模式。因此,如何协调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的利益与矛盾,构建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和谐关系模式,成为目前城市管理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流动摊贩的管理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流动摊贩的普遍存在与城市政府对摊贩的频繁取缔之间产生了多种矛盾。政府应该如何对待流动摊贩,应该采取何种政策管理流动摊贩以构建和谐社会,值得学者们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磊 《城市问题》2013,(5):72-76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摊贩的治理一直是我国城市管理的难题。通过对流动摊贩、疏导区摊贩和城市管理者的调查,研究了广州摊贩空间疏导的模式与效应。疏导区是一种通过发挥基层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把闲置空间资源转化为摊贩经营场所的治理模式。调查显示,83%的流动摊贩对疏导区持否定和怀疑态度。究其原因,疏导区存在正负效应,前者表现在为摊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后者表现在租金商业化、空间固定化、区位限制和进入权不平等等剥夺了摊贩低成本、流动性等优势和降低了摊贩对政策的信任。寻求适度正规化,使摊贩进入疏导区后的收益大于损失,应是改善摊贩疏导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街巷摊贩作为弱势群体的生存"落脚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治理思路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山地城市社区街巷较之平原城市更加用地紧张,难以划定充裕的街巷摊贩经营区,需要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时空使用优化建议.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观察,从"整体-聚集区-个体"三个层面对山地城市社区街巷摊贩展开研究,发现山地城市社区街巷摊贩时空分布具有聚集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整体层面上具有时空独立性和自足性,聚集区层面上具有适度流动性,个体层面上具有碎片化空间填补和较高的文化景观性等特征.基于此,从空间治理视角提出"空间适度流动、精准时空治理"的空间优化策略,包括"摊贩包容街巷"的空间优化建议和"适度正规化"的精细化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楚婧  晁恒  李贵才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118-124,封2
基于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以深圳市平山村流动摊贩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活动日志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流动摊贩面对空间管治政策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研究发现:在政府对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空间的双重限制与规训下,流动摊贩对就业与社会生活空间两方面都采取了反规训战术,就业空间的实践中不仅包括嵌入、伺机而动的抵制战术,还包括协商与印象管理;社会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构建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同时也有身份构建与认同、消费升级与改写及地方感的生成.对流动摊贩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对理解和管理流动摊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展中对实现空间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难题。基于对摊贩经营类型、经营主体、时空分布等基本特征的分析,剖析治理的难点及当前治理方式的不足。从摊贩的伦理合法性、摊贩与城市矛盾的根源来反思当前治理的困境,提出了以接纳摊贩存在、服务促进转型、重塑空间契约关系为核心的供给型疏导理念,构建了供给型疏导理念的实施框架。并结合案例实证,总结了供给型疏导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问题,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可分为法制化视野、城管治理视野和城市规划视野,其中大多数属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流动摊贩进行长达近半年的实地调查,揭示了流动摊贩的基本生存状态及其弱势化的社会地位.同时,首次引入外部性理论,利用科斯第二定律模型论证了流动摊贩给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根据外部效应内部化手段,向有关管理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摊贩问题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摊贩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管理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趋势以及城市定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摊贩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反应了城市中有一个庞大的低端需求群体,另一方面说明城市常常忽视这种需求,将城市现代化与高端化等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现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发展,加上城市中原有的低收入人群,使得城市必须保留一个能够满足这些人口消费的市场.城市化不是以排斥低端收入的人群为代价,而是要为低端需求留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市甘露园社区为例,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流动摊贩在社区街道的分布呈现集聚分布的形态,且在不同时段随人流方向和强弱的改变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人流量大小、街道物质环境和政府管制强弱均对流动摊贩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街道正规商铺与非正规摊贩的分布呈集聚态势,而非互为排斥。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呈现自动自发的行为规律,并据此提出应通过协商式规划为摊贩经营预留空间,进而探索弹性管理、摊贩自治等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食品摊贩为人们购买食品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同时应注意食品卫生。一般来说,固定食品摊贩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他们的环境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健康状况是经过卫生审查的,经营者经过了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因此,消费者应该尽量到有卫生许可证的固定摊贩处购买食品。另外应通过大体观察,判断食品摊位的卫生状况,比如说经营者工作服干  相似文献   

13.
以N市J社区中流动摊贩和违建商铺构成的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为研究对象。用"空间—社会"互构的视角分析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的生产逻辑,从国家、市场和社会行动三个视角对互构模式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总体性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社区空间治理体制包含一系列管制社区非正规经营行动的话语、政策与管制联盟,是规训社区空间的结构性制度力量;市场资本流动促进城市发展、增强政府能力,城市化、老城更新等空间重构运动标志"制度—资本"联盟的形成;但是经济导向的政企联盟加速空间交换价值和非正规空间使用价值的冲突,引发空间争夺与冲突,反而制约制度和资本的空间化。  相似文献   

14.
地摊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地摊经济”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城市治理执法行为不恰当导致与流动摊贩频繁发生冲突的问题,使城管综合治理执法陷入困境。文章以地摊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地摊治理与流动摊贩互动为切口,对城市治理中执法背后体现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针对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城市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化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者和摊贩之间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执法困境的执法方式创新,"眼神执法"、"美女执法"、"鲜花执法"等柔性执法行为引发社会争议。柔性执法与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困境紧密相连,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街头行政场域中传统的管理逻辑、社会的公平逻辑和摊贩的生存逻辑这三重逻辑之间的冲突。优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需要从策略化治理走向规则化治理,构建多元主体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强化对执法人员失范行为的制度监督和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6.
在后疫情时期就业压力剧增的背景下,地摊经济治理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研究的热点。广州在2010年实施的疏导区政策是城市摊贩治理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空间秩序与民生就业的平衡,但广州疏导区面临着数量萎缩和形式重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对疏导区的演变状态和机制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疏导区存在多种发展状态,包括夭折型、衰落型、存续型和升级型等4类疏导区。某一类型的疏导区可能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疏导区,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经营因素对疏导区的存在价值和经营效益产生了影响。分析了每类疏导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兼顾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探讨了疏导区规划和建设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城市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流动商贩与城管之间"不断上演"猫和老鼠"的游戏,暴力冲突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从城管执法模式和几个暴力事件的回放开始,试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流动商贩再就业的社会资本,旨在要城市管理更加和谐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问题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流动性和综合性,其中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中的低收入阶层在不能正式就业背景下,只能通过非正式经济谋生,并成为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从制度层面探究城市管理中执法的一个问题——临时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借鉴我国古代和现代国内外城市管理经验,提出切实转变执法理念,界定执法范围,完善执法机制,疏堵结合,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和谐氛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涪陵区在流动商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涪陵区流动商贩管理陷入了"管理—复发—再管理—再复发"的困境,长期以来游摊散贩与执法人员采取游击战术,你进我退,你走我又摆,不断反复,恶性循环,执法部门屡禁不止,流动商贩问题成为城市相关主管部门非常棘手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涪陵区流动商贩的现状以及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流动商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宁波市北仑区各集贸市场时有发现销售木杆秤的流动摊贩,且屡禁不止。此事引起了北仑区技术监督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切实加强以商品计量为重点的市场计量监督,使淘汰杆秤的工作顺利进行,局领导亲自布置,根据群众举报,针对这些流动摊贩上午分散销售,下午、晚上集中制造的特点,9月17日下午4时许,对设在穿山舒乐旅社非法制造、销售术杆秤的窝点进行突击检查。从而一举捣毁了这个长时间在北仑非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