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DEA BCC模型与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29个省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时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及区域均衡性。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中国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及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27、0.950、0.866,科技金融效率为非DEA有效,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加强;②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2006-2016年,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V”型变动趋势,科技金融效率尚未形成持续稳定增长态势;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比较而言规模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④从空间差异与区域均衡性上看,不同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科技金融效率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各省市科技金融发展失衡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测度及其时空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7—2011年的数据为例,运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利用G指数、重心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省域旅游业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7—2011年省域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效率在波动中上升,总体上各项效率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阶段省域旅游业综合效率由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替驱动,旅游增长模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型阶段。1997—2011年旅游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热点区主要位于东中部;而规模效率的热点区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位于西部地区。重心分析发现: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重心主要向西北发生偏移,而规模效率重心向东南方向发生偏移。未来省域旅游业发展应避免单纯追求旅游资源数量的增加,提倡集约化经营,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提升旅游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工业废水治理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废水的治理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空间特征方面,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治理综合效率最高,西南地区最低;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呈现纯技术效率较高特征,西南地区呈现纯技术效率较低特征;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和东北地区呈现规模效率较高特征,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规模效率较低特征。(3)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显示,工业用水和废水排放越高的地区,其工业废水治理综合效率越低;提高废水监测力度有助于提高工业废水治理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外资工业的进入提升了工业废水治理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4.
大连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临港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问题,从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出发,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提取城市空间利用地理信息,结合分形几何、空间重心等理论,综合考虑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城市社会人口、产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现象,归纳总结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分别从城市空间增长速率、结构形态、分型演变与重心转移角度揭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可为提高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心模型,从地理空间视角揭示2001-2020年中国创新投入重心与创新产出重心的动态演变规律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区域创新差异以东西方向为主,东部沿海是创新发展的高密度区;随着创新资源的不断偏移,创新不均衡状态有所加剧,创新产出偏离几何中心最多,其次是创新人员;创新重心移动轨迹表现为先向东后向西,整体向南偏移,并且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大于东西方向上的变化,东南沿海在中国创新空间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的移动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纬度相关性均大于经度相关性;从位置耦合和方向耦合来看,创新投入重心与创新产出重心的空间重叠性提高,变动方向较为一致,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海舰  袁珊  王雷 《技术经济》2021,40(6):121-131
采用重心模型与空间耦合模型,分析1998—2018年中国物流重心、经济和三次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揭示其耦合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物流重心总体向西南方移动,且易受外界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变动中既存在稳定性又存在特殊时间上移动的差异性;②经济重心的轨迹呈现出先向东北,后波动式向西最后向西南移动,可见东西方向上经济的差距在缩小,南北差距慢慢扩大;③第一产业重心先向西北后折向西南移动,第二和第三产业重心移动轨迹相似,均表现出向西和向南方向移动;④空间重叠性上,与物流重心耦合性最高的产业先是第三产业,后变为第一产业,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与物流的空间关联度在不断增强;空间变动一致性上,与物流重心变动一致性较强的是第二产业,说明物流与第二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物流与第三产业重心同向变动系数值较大,说明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对物流吸引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所致;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有减弱趋势,而负相关关系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邻近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对该省的粮食生产形成空间挤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应用模型分析中国人口经济的地域差异与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54-2007年中国人口重心由东经116.82.北纬34.72.转移至东经116.64.北纬34.92.,中国人口集中指数由1955年的0.542降低到0.510,人口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由0.372下降到0.261;1978-2007年中国经济重心由东经119.30.北纬38.26°转移至东经118.94°北纬37.13°,经济集中指数由0.525上升到0.590,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由0.035上升到0.093;1978-2007人口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经济重心在经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在纬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一产业重心在纬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经济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一产业重心在经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在纬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三产业重心在纬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实践中技术转移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学术研究中金融对技术转移影响分析不足现状,理论分析发现技术转移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利用DEA-Tobit模型对2008-2015年中国29个省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及其与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金融规模却阻碍了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支持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此外,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依赖于区域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金融对中国技术转移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酒店业效率的空间特征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DEA模型,对中国城市尺度酒店业效率的空间特征以及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城市酒店业综合效率总体处于一般水平,纯技术效率最优的城市多于综合效率最优和规模效率最优的城市,并且还揭示了纯技术效率是造成综合效率处于一般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②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城市酒店业综合效率呈现出"东部高于东北,东北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空间格局,从分类特征来看,高效率类型、低效率类型和中间两种类型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空间分布格局。③中国城市酒店业投入产出指标普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现象,并指出可以通过大力引进新的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和规模,提高要素的转化效率和推进资产重组等措施来综合提升中国城市酒店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分析我国地区高校的知识生产效率。研究发现,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651、0.873和0.756,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我国高校知识生产效率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政府资助、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对高校知识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RD经费投入冗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RD人员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地区高校知识生产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四种类型,各地区可依据自身的效率特点及所处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在TFP分析框架下,通过测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与TFP,分析1996—2010年间其产业发展的时空演变与效率变化特征,并对改善产业投入产出要素进行了定量调整。研究表明:1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时序变化上,总体效率偏低,未能挖掘已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潜力,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应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空间格局演变上,各省区技术效率值小于0.5的省份达到12个,占到全国的38.7%,产业高效发展的潜力挖掘空间较大;且技术效率无效省份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情况,各省区可根据自身情况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要素做出定量调整。2高新技术产业Malmquist效率指数:平均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年均增长达9.6%和2.7%,表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注重先进技术要素的投入;但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3%,影响了TFP的提高;各省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除桂、渝外均得到改进,且TFP上升得益于进步率的提升,规模效率变化的影响有限。地区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技术效率变化和TFP变化的差异却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基于DEA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6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各地农村公共服务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北、辽宁、上海、福建、山东、广东、山西、湖南、内蒙古、四川、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属于DEA有效;农村公共服务纯技术效率水平和规模效率水平在全国均呈梯度变化特征,即东、西、中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纯技术效率依次递减,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规模效率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网络融合深化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采用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电信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电信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排名比较靠前;而规模效率普遍较高,且差异较小。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网络融合对我国电信业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价格规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市场规模和电信业重要程度等宏观经济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电信业的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统计噪声的影响,测度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并对各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进行分解,寻找循环利用效率较低的主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绩效差异及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①规模效率较低是导致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的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4089,还有59.11%的提升空间,纯技术效率均值高达0.9701,表现良好,规模效率均值仅为0.4215,成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较低的主因.②区域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存在差异性,未剔除环境变量及统计噪声影响下,区域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绩效排序为:福建>山东>湖北>河南;剔除环境变量及统计噪声影响后,且优劣排序为河南>福建>山东>湖北,环境变量及经营环境与运气差异是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低碳约束下河南省物流产业投入产出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物流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不断波动中,纯技术效率一直小于规模效率,说明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物流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制约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对于物流产业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需要针对性地投入资源,以促进物流产业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席强敏 《经济问题》2012,(10):37-41
综合应用传统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对2001~2009年间中国152座不同规模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以及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效率影响因素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综合效率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城市规模效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大体呈倒U型变化;特大城市的规模效率偏低,相对于产出水平,要素总投入显然过多;大型和中型城市的规模效率接近最优水平,但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偏低,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不高,限制了城市综合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采用1986-2007年中国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区域污染等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区域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距离、移动方向、路径对比、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经济重心与区域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演变轨迹看,所有重心均向偏南方向移动,相互间空间关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20.
低碳交通发展客观要求与公路货物运输高碳特性背景下,掌握我国公路货运碳排放重心及其转移轨迹对制定交通领域碳排放战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重心理论分析方法,引入碳排放"重心"概念,运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全社会公路货物运输统计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计算出历年全国公路货运碳排放重心地理坐标及其转移路径,从路径方向、转移距离、政策相关性等多角度分析公路货运碳排放重心的动态变化与空间作用联系。结果表明:我国公路货物碳排放重心随时间维度向东与向南方向表现出很强的偏移趋向性;相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而言,我国公路货物运输碳排放重心转移轨迹表现出更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作为国家宏观角度分析减排的指标之一;新的统计口径下,公路货运碳排方东、西部差异明显减少,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南、北方差异,且区域差异性问题正朝着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