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采用Matlab编程,建立土地利用格局元胞自动机优化模型,对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能力。2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从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角度出发,耕地面积应控制性的减少,其他用地类型面积适当增加,特别是林地面积亟待大幅提升。3经优化,研究区林地和草地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耕地的空间分布大致和现状保持一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变化均直接与耕地的变化相关,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经济发展任务重,生态压力持续增大,为确保流域可持续的粮食增产,亟须根据流域内粮食生产潜力和现状生产等,进行流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作物产量限制因子逐级修正模型计算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潜力,并将潜力与现状产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粮食生产潜力转化率,结合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淮河流域未来粮食生产的优化空间布局。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总潜力为1.95×108 t,约占全国粮食生产总潜力的16.5%,在保障未来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2005年为例,淮河流域粮食实际产量为8195.54×104 t,总体潜力转化率为42%。折算成食物营养总量为:热量3.02×1014 kcal,蛋白质985.78×104 t,脂肪361.04×104 t,分别可以满足3.60亿、3.33亿、1.47亿人小康生活的营养标准需求。从空间格局来看,粮食生产高潜力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和中南部地区。未来粮食生产潜力开发适宜性最高的地区为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的部分地区及苏北平原的部分地区。该研究可作为淮河流域粮食主体功能区划进一步细化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要素差异的综合分析,以景观安全格局为导向,结合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结果,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及互斥性矩阵分类方法,将评价区域划分为具有不同空间开发强度的类型区,并提出各种类型区的空间发展方向和管制要求,以达到区域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目标。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念下的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方法,从空间战略上实现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出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破坏的问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平衡、生态空间活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自然生态要素识别与敏感度分析、人文生态发展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自然与人文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建构、复合生态空间耦合下的功能化发展指引为核心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重构方法框架,并结合铜陵城市边缘区——东湖地区规划建设展开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重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何焱洲  王成 《经济地理》2019,39(3):162-171
基于乡村空间系统功能的内涵解析,从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入手,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2017年为研究时点,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区,以巴南区各镇(街)为研究单元,深入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厘定功能优化格局。结果表明:①农业生产功能"东高西低、局部突出",乡村工业发展功能与之相反、"西高东低",休闲旅游功能"东高西低、高值点缀分布",社会保障功能"中部高、南北低",生态保育功能"东高西低"。②厘定"以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导的城郊工业保障区","以农业生产功能、乡村工业发展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农业生产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导的远郊农业游憩区"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优化格局,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4)
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现了社会多元参与的特点。以市场主导、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为主线,充分发挥社会多元主体引入安全生产环节。政府指导服务、企业委托服务与社会多元服务三方联动。区域内行业协作互助与保险机构保障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的安全生产格局。文章对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进行研究与分析,从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使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工作,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机制,建立促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公众参与,人人共享"的生态治理方式进行了梳理,报告了雄安新区生态治理的现状及困境,通过采用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补贴"型与"知识学习"型蜈蚣博弈模型,对雄安新区的生态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取得利用知识共享机制能够强化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能够完善"政府—公众"互馈的适应性生态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强化生态治理绩效这一基本结论,提出将生态知识传播工作纳入政府考评,强化生态知识共享的信息化强度与广度,打造高耦合、嵌套紧密的生态知识联盟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政府通过知识共享方式不断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实现利用适应性治理手段开展生态治理并最终形成"人人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这一研究目的 .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构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新方法,将多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转化为一维平面投影数据,获取最佳投影方向向量,根据生态安全投影值的大小从时空角度分析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因素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粮食稳定系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垦殖率等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在驱动力;2近10年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从1.0541增长到2.8706,呈现出"快速增长—和缓保持—持续拉升"的阶段性发展态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转好;3根据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的时空变化可将17个单元分为生态安全良好区、生态安全和缓区和生态安全脆弱区三种类型,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对制定湖北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即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发展轴、发展城市群、培育增长极、构建经济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粮食能源和生态安全保障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天元  张殿发 《经济地理》2004,24(4):525-527,532
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有别于传统规划模式。它把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作为自己的规划对象,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作为规划目标,生态经济平衡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生态经济规划,在保证生态安全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前提下,使土地利用程度与其生态经济阈值相协调,实现土地利用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研究是"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文章选取厦门市集美区作为闽南沿海典型案例区,运用位序—规模法和自然断点法,筛选并划分生态源地等级体系;借助构建的生态阻力测度模型,运用ArcGIS空间探查和距离测度模块,剖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源地呈随机分布,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础,揭示出NW-SE为主控方向的生态源地空间格局,生态廊道的生成显示陆域生态格局与水域生态格局关联度亟待加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制约形成网络状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南北、水陆生态系统联系阻断风险较高。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优化提升生态源地质量,加强关键生态战略节点建设,通过规划水陆、陆域、水域三种类型13处生态廊道,构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骨架,以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是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和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屏障,其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文章在综合国内外对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概念、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中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协同演变的机理分析,构建土地生态安全协同演变概念模型,并明确该模型定量测算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土地生态安全发展度可以分为安全、敏感、波动、危险和灾害等5个级别,而土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变轨迹会分为协同发展、可改善的发展、可改善的退化、完全退化等4种模式。实证分析表明:1996~2005年淮安市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敏感级别,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所增强,但如果维持现状不变,2006~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发展度与协同度将处于下降通道。  相似文献   

14.
构建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精准供给的重要途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分析2015年研究区NPP、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空间格局,以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综合分区识别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1)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NPP、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的服务水平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而产水量则出现中部高、东部与西部较低的空间分布,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2)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面积共17 631.35 km~2,占总面积的31.43%,主要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的林地和耕地中。(3)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 523.90 km,从东部向西北部和西南部延伸;生态安全分区具有由四周的高水平逐渐过渡到中心的低水平的结构特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且对合理利用、分配自然资源以及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民乐县北滩荒漠风蚀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在西北地区及内陆河流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项目以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为根本,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防风固沙效益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显著减小,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现已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地。对北部滩风蚀区治理项目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试图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生产格局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主导的荒漠区治理模式更具推广前景的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粮食危机论、粮食危机误导论从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学家的思维分歧。生态经济学家更注重资源的内在价值、生态功能以及自然极限,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受环境制约的、可以无限膨胀和具有无限供应能力的系统,他们对无形的市场之手抱有扭曲的高度信任。农业生产是典型的有限环境中的有限生产。世界粮食产销格局的深刻转变预示着全球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极限已经向我们走来。如果我们无力扭转人口膨胀、城市和经济扩张的势头,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不仅是粮食危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危机也将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彼此相互影响,二者间协调机制的构建是维护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应从土地的合理利用、生态调节、协调发展动力、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合作治理、生态影响监测评价及生态安全预警、土地资源循环利用、土地利用生态补偿七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可持续土地利用及生态--经济协调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基于生态学多尺度综合研究的现实意义.概括了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理论内涵,并以农牧交错带及皇甫川流域为例,分析了其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研究得到的景观优化格局,是不同尺度下生态经济协调的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表达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维护公众利益、优化土地规划方案的手段,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越来越深受关注和重视。鉴于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不平衡、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的现状,文章从公众利益表达的培训机制和实现机制两方面架构了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利益表达机制,最后指出要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还需要规划的回应机制及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同步配套。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以云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0-2019年县域粮食产量为研究指标,运用区位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空间回归方法分析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增强,粮食生产重心向滇东北移动;(2)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高产区分布在滇东地区,低产区分布在滇西北地区;(3)粮食生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地区并向滇东北扩散,低-低集聚区分布在滇西北和滇中地区,滇中低-低集聚效应显著增强;(4)滇中、滇东和滇南某些县城粮食生产存在空间离散性;(5)第一产业产值、乡村从业人数、播种面积、土地面积、年均气温的差异是影响云南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