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4):68-69
中国的敷据通信有惊人的发展,到去年年底中国的因特网上网计算机达74.7万台,上网用户达到210万。困特网的快速延伸,加上多媒体通信网的建设,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综合数据通信平台,可在各种领域开展快速有效的信息服务。由于因特网的迅速推广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数据通信和增值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用户已开始由传统的语音业务,向多种数据业务并由窄带向宽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现代化邮政通信网的思考重庆市邮政局颜志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邮件传递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邮政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邮政因运输手段所限无法按规定的时限要求组织自主运邮,与邮政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3.
张晋平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4):10-11,14
随著因特网(Internet)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建立我国自己的多媒体通信网络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亦称169网,(这是因为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特服接入号码为169),是由邮电部门投资经营,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的网络资源组建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网,该网络本著技术起点高,业务功能全,易于扩充、方便使用、管理有序、安全可靠的原则,成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邮电新业务的网络,一个国家级的公众信息网。  相似文献   

4.
试论与中心局体制相吻合的管理体制邮电部第三研究所周焕德我国实行中心局体制后,邮政通信网的管理体制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一、邮政通信网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放以来,我国邮政通信网的管理体制几经变化,形成了邮电部、省(市、区)...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8):106-114
作为互联网在上海的本地网——“上海热线”,是以提供本地信息服务为主,提供互联网接入为辅的中信息网络,该网诞生于1996年9月,截至目前为止,其上网人次已突破1000万,成为我国169多媒体通信网成员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因特网及多媒体通信网规模逐年扩大,网上用户数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统计报告显示,到1998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数已达21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74.7万台,而且仍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快速发展。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迅速传递,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郭勇  佘其炯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6):42-44,4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的社会将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社会。当今面对面,人与人的服务和办事方式将为面向网络的方式所取代,以通信、计算机、网络以及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并具有交互能力的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席卷着全球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8.
根据部领导的指示,部科技司于1990年1月10日至1月12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邮政通信网研讨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部分省市邮电管理局、邮政运输部门、邮电院校、邮政专业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朱高峰副部长及部科技司、邮政总局、邮电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对我国邮政通信网的现状、邮政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科学定义及邮政通信网的结构层次和形式等专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这次会议为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准确的、科学的邮政通信网的概念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发表的是朱高峰副部长在这次座谈会结束时作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车路 《中国邮政》1994,(12):35-36
统一思想加快邮政通信网的优化建设车路经过4年的研究,邮政通信网的网路结构、网路体制、网路组织与运行、网路规划与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统一认识、实施快速网路组织体系,优化网路结构,调整中心局数量与运邮组织方式,均起到了一定作用。邮电部为了将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邮政》2001,(3):26-27
截至2000年底,全国省会邮区中心局除拉萨外全部成立。这标志着国家邮政局2000年确定的完成省会邮区中心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实现,邮区中心局体制推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省会邮区中心局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网路运行体系即将形成。 一、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是我国邮政通信网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我国邮政通信网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是适应我国邮政的改革和发展,满足社会对邮政的需求,向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邮政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调整内部生产关系,迎接世界新经济的挑战,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1.
章以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实物通信网为网络基础,阐述了信息化是现代化中国邮政的标志,信息流实现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实物通信网、条形码三结合,最后提出了信息化对传统邮政运作方式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叶林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4):14-14,16,18,20,22
中国邮电ATM科学实验网。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各国公众电信网正在向宽带化的方向发展,宽带通信网的核心技术之是ATN技术,众所周知,ATM技术是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信息领域关注的热点,ATM交换机既能支持话音、数据.图像业务又能支持多媒体业务,并可适用於不同连串带宽因而是未来组建宽带通信网的核心基础设备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邮政将在2000年基本实现邮区中心局体制,基本建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快速干线邮运系统和具有较高机械化处理能力的各级邮区中心局,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为主线,提高邮件的运输能力和内部处理能力,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建设现代化邮政通信网,实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1.发展数字集群共用网的必要性 移动通信网可分为公众移动通信网与专业移动通信网两大领域。 公众网是由公用电信企业投资建设,面向整个社会,以公众用户为服务对象的。其目的是为广大用户提供满意的电信服务,亦即向用户提供电信业务这类“商品”,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应重视经济性,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国电信业深刻感受宽带互联网产业向深度发展的一年,是移动数据业务持续大发展的一年,也是传统电信网强烈要向多媒体通信网转型(NGN、3G)的一年,更是国内四大运营商纷纷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 ,邮政的出路在于以优质的服务质量赢得用户、占领市场。这要通过提高邮政通信网的可靠性来实现。文章阐述了邮政发展对邮政通信网可靠性的要求 ,探讨了提高邮政通信网的可靠性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牛瑛霞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8):40-40,42,44,46,4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际上ATM浪潮的推动.我国也开始了ATM的研究和开发,加之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数据通信网已难以支持用户新的需求.ATM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至1997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纷纷建设了本地的宽带试验网络.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为了积累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移动无线数据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技术和业务方面说,由广为接受的移动短消息(SMS)开始,进一步扩展到多媒体短信、多媒体邮件、WAP、Java、Brew、定位及位置服务、手机支付,以及采用GPRS、CDMA 1x、WLAN等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及应用;从涉及的领域讲,由针对大众用户的信息传递、娱乐、  相似文献   

19.
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是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一次重大战略决策,它是一种创业的理念;移动梦网为移动数据业务树立了统一的品牌,为移动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开放式结合,进行了伟大的尝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移动通信具有移动性、个人化等优点,传统互联网具有无国界、海量信息等优点;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网和传统互联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搭建起一个美好的网络家园,最终实现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若近在咫尺”的通信梦想。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6):64-74
爱立信在中国正式成立研究开发中心//爱立信宣布对华投资新策略//江苏省邮电启动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建设工程//Global One承建江苏省互联网第一期扩容工程//3Com为“中国体育信息网”一期建设提供全套网络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