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制约农村信贷资金运用,影响农村金融支持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中,长期贷款缺乏可靠的债务承担主体。 从南宁市农村情况看,1990年农村经济收入(含农户、联户办企业、集体经营收入,不含乡镇企业)达17.9亿元,比1985年增长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44元,比1985年增加277元,增长75.47%。而集体经济收入(含发包收入、直接经营收入、乡村企业上缴管理费)1990年为3579万元,仅占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9%,比1985年增长0.61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中,没有统一经营收入的村民委、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市村民委和村民小组的85.4%和47%。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表现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和工程受损严重,功能下降;机电排灌设备失修、老化问题十分突出。“八五”时期国家要求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国家财政扶持,另一方面需要金融部门提供更多贷款,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日趋完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南宁地区乡镇企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户办企业(包括联户办企业、下同),发展很快.这类户办企业,已成为我地区现阶段乡镇企业结构的重要层次.因此,农村金融部门如何更好地支持发展户办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户办企业适应当前农村商品生产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季节性,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应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经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以后,我地区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派兴旺发达的新局面.停滞了两年多的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户办企业亦随之蓬勃兴起,据地区企业局统计,一九八四年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到37759个,总收入达17820万元.其中:户办和联户办企业35475个,收入10584万元,分别占企业总个数和总收入的93.95%和59.4%;到今年七月底统计,全地区户办企业收入达13285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8.3%.就我  相似文献   

3.
1979年以来,伴随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投资体制亦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投身主体层次和结构的变化,农业投资主体由过去的国家和集体“二元式”结构转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和银行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从全社会农业投资结构来看,1982年,全社会农业投资中,国家投资所占的比重为34%,集体投资占42%,农户投资占24%;1985年,这三者的比例分别为22.8%、11.5%、65.7%。国家投资所占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集体投资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农户投资增长了41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数量上看,农户投资已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在以  相似文献   

4.
一、莲花县民间投资的发展现状 按照现行的统计方法,民间投资由城乡集体、个人投资、联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几大部分组成.自1995年以来,莲花县(以下简称该县)民间投资增长较快,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长,比国有单位投资增幅高5.1个百分点.2001年,该县民间投资额达462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48.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为8.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全县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075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8.6%.  相似文献   

5.
岑溪县地处桂东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全县经济较为薄弱,1980年农业总产值仅有 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岑溪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6倍和119%.岑溪县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稳定、三发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岑溪县共有11万农户,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2%,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对全县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关系极大.该县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岑溪县农村已由过去的单纯务农发展到农、工、商、交、建、运、服务各业综合经营,集体、联合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格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七五”期末,全县乡镇企业达13027个,其中:乡镇办124个,村办企业948个,联户办373个,户办企业11582个.乡镇企业总收入19437万元,比“七五”末期增长3.28倍.农口人均乡镇企业收入为321.6元,略高于全区和地区平均水平.乡  相似文献   

6.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熟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5年末共有乡镇企业(包括村办企业,不包括小队工业和家庭工业,下同)3,300多家,务工劳力24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48%,拥有固定资产6.1亿元。自有流动资金近2亿元;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23.48亿元,比1984年增长67%,比1978年增长6.4倍,1985年实现利润2.12亿元,比  相似文献   

7.
<正>诏安集体工业企业从五十年代的合作化开始,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四十年过去了,其近况如何呢?至1992年8月,与诏安工行保持信贷关系的集体工业企业有78家,比1985年增加18家,工业总产值3700多万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5%,银行贷款余额1012.2万元,比1985年增长200%。1985年至1992年的7年间,倒闭的企业达51家,银行贷款除部分追回外,呆帐近30O万元。1992年以来,部分企业产值、利润连连下降,银行贷款逾期率最高达60%。企业举步维艰,陷入了重重困境。 困境一:“三老化”的手工生产条件困扰着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龙岩地区147个国营工业企业1986年定额流动资金占用25550万元,比1985年23175万元增加2375万元,上升10.25%,其中,成品资金占用增加1199万元,比1985年上升26.17%,占定额流动资金增加部分的比重达49.52%.通过对16个企业的具体分析了解,造成成品资金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正> 尤溪县西滨乡1990年末,人口23909人,工农业总产值达4467.5万元,人均纯收入895元。截止1990年底,该乡农村保险合作社开展了19个险种,承保额为2576.49万元,保费收入15万元,赔付兑现31344.85元,占保费收入20.8%,集体和个人投资入股60300元,收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社的实践为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共济的保险事业,初步摸索到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1993年,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已达422亿元,营业收入310亿元,商品零售额197亿元,截止1994年6月,我国私营企业已达32.8万户,从业人员508万人,投资者69.2万人,注册资金1,041.4亿元人民币。个体、私营经济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得以迅速崛起,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经济成份。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00年.私营经济比重将明显抬高,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25%的比例,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占50%以上的比例,私营企业将达3000万家,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资金超过2000亿元,产值达6000 亿元。  相似文献   

11.
经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农民迫切要求富裕起来。他们必然自觉地务工经商,兴办户、联户、和村办企业。这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近,我们调查了贵县各乡镇户办、联产办企业的发展情况,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截止今年五月底统计,全县户办、联办企业已达5,059个,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数的90.9%。产值1587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周期总产值的42.08%。据县企业局调查的情况反映,这些户办、联户办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有五大优势:①有利于聚集闲散资金和解决场地等困难,经济效益好。东津乡洋七桥村平自然屯就是一个典型。全屯216户,1,239人,劳力575个,人均耕地七分。这个村有搞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传统。因此,他们在搞好种植业的同时,全自然屯家家户户搞农副产品加工。仅去年就加工荔枝果21万斤,龙眼果63万  相似文献   

12.
<正> 金融部门如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我省外向型企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企业25.79万个,1980年总产值为16.83亿元,至1987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40多万个,从业人员260万人,总产值115亿元,占当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8%,超过1979年的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和当时整个工业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吸收器。仅1985年,全省乡镇企  相似文献   

13.
上饶市是个农业大市,全市有耕地面积688万亩和占人口总数84%共613万的农业人口,2012年农业增加值达192.8亿元,占当年GDP15.2%,分别较全省和全国高出3.5和5.2个百分点,近年来该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生事物,从根本上还没有彻底摆脱脆弱的农业形态,存在诸多的现实约束,为摸清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特点与现实约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我们以上饶市为例,在辖内11个县(市)分别抽取了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10户农村专业合作社、10户种养殖大户以及5户家庭农场,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4.
改 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投融资体 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国有经济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已由80年代初的82%下降到90年代的65%左右,而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由18%提高到35%左右,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基本形成,与此相应,到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家预算内投资占3%,国内贷款占19%,利用外资占11%,自筹资金占55%,其它投资占12%,投资资金多元化的特点已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 国际经验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从发展对外贸易到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一般都具备产品能够出口的条件。而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出口产品少,中小型企业却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在承担着出口任务的工业中,中小企业约占95%以上。在现有的大宗拳头产品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在全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值中,中小企业的产出占到73.3%,在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队伍中乡镇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额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1992年出口交货额超出1000亿元,约占当年外贸收购总额的3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已达6.5万家。此外,在生产出口产品的大中  相似文献   

16.
农业银行东台市支行自2003年以来.坚持一手抓营销拓展、一手抓精细管理,泡大育强了个人信贷业务:至2004年10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93785万元,其中个人贷款余额达2l864万元,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由2002年末的153%提高到23.3%。累计发放个人贷款98400万元,新发生不良贷款只有1笔3.8万元,新发生不良贷款占比仅为0.02%,期末个人不良贷款占比为0.3%,实现了个人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需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最近,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对辖内9个区县(市)“十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特别是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常德市作为一个乡村人口达4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7%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十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投入总额为54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0%,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10个百分点。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市还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亿元,仅靠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已无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需金融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自邓小平1980年提出“要增加智力投资”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2009年的高校数量是1978年的21.6倍,招生人数是15.1倍,物资投资与智力投资之比由1978年的14.7∶1提高到2009年的9.2∶1,智力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由改革开放前25年平均占3.4%提高到改革开放后30年平均占9.2%高等学校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拔款由1978年的1844元上升到2009年的7578元,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累计20年学龄的生均智力投资达到20万元,,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由1985年0.5%上升到2009年的5.5%,智力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决策的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钦州市小董镇1985年初由农民投股,农金部门扶持下创办的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西陵轧钢厂取得成功后,目前全镇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420多家,计有2550人入股。今年上半年,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0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3万元,收入96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万元,税利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万元,分别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总税利的19.4%、18.7%和19.3%。短短几年,小董股份制企业的产品由原来的10多个规格品种发展到现在的500多种,400多家大小企业绝大部分盈利。1985年以来,小董营业所、信用社累计向200多家股份企业贷款1800万元,贷款收回率达90%。小董所、社通过开展信贷服务,为促进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村金融部门开拓业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小董所社支持股份企业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 补充自有流动资金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承受风险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自补额增长缓慢的问题。如1989年底邵武市工业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为2476万元,比1985年增加419万元,仅增长20.8%,而流动资金贷款四年间却从3153万元跃至1.03亿元,增幅高达228.1%;自有流动资金占定额资产的比例,1985年为20.4%,到1989年降为8.69%。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