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通濒海临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苏通长江大桥的开通缩短了南通与上海及苏南的时空距离,更为有效地凸显了南通的区位优势,为南通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南通沿江产业发展对支撑长三角发展、拓宽上海发展区域、引领北长江、辐射中西部地区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南通沿江地区生态与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实现南通沿江地区生态与产业双赢。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江苏境内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主动发挥职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力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港产城一体化打造经济带发展新引擎江苏南通临海靠江,与上海、苏州一江相望,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城市之一,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南通市委市政府希望将南通打造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上海"北大门",并提出了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展战略。如皋市长江镇就是南通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通农业接轨上海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销上海市场的农产品份额快速攀升,南通农产品在沪的知名度越来越响,农业接轨上海让南通市许多普通农民得到了实惠直销上海市场农产品份额快速攀升。2005年全市蔬菜瓜果总产量380万吨,其中有103万吨直销上海市场,占总量的27%,同比增长10%;全市53%的家禽、45%的禽蛋和28%的生猪登陆上海市场;花卉、苗木在上海市场中也占一席之地。占上海家禽销售总量80%的三官堂禽蛋批发市场的家禽约有60%来自南通。海安的禽蛋约占上海市场的1/5。如皋黄鸡65%销往上海,年销量达1600万羽,销售额2.4亿元。启东、…  相似文献   

5.
当前,江苏省南通市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调整南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南通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通专业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南通市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服务规范、培植壮大"原则,已逐步建立起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对农业的技术改造,使农业生产进入了广泛使用机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并逐步实现了农业的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目前,上海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上海走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有益借鉴.仔细分析研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沐浴江风海韵的南通,正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热点地区;生机盎然的南通农业,更是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南通市农林局局长潘新谈起南通农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南通农业素以精耕细作著称,全市土地利用率达99%,耕地复种指数达23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0个百分点。然而,在此基础上,打开更大的生长空间,必须要有新的路数。近年来,南通市对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一体”“两翼”“三基础”,农业富民新思路“全面小康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000元。要在2008年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南通农民的人…  相似文献   

8.
渔业是上海发展现代农业之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上海的渔业产值已经达到了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01%.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上海地方高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更是以服务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上海都市现代渔业和国家农业示范区为中心,发挥传统特色学科优势,努力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盐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面临重大机遇的一年,也是盐城市农业接轨上海实现突破的关键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总体战略部署,盐城市将加快农业接轨上海步伐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高效农业发展,全力打造江苏高效农业第一市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分解落实任务,采取扎实措施,力争盐城农业接轨上海在招商引资、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上海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南通滨江临海,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发展开放型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带一路"决策部署以及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等重要举措,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协同推进,开放型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市共实现农产品出口总值6.43亿美元。一、坚持目标考核指引,促进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南通历来重视开放型农业工  相似文献   

12.
正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努力建设上海"北大门",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通发展的最新定位,也是通州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通州区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化研究上海,使通州区成为南通接轨上海的前沿,谱写好上海北大门的通州篇章。服务上海,是接轨上海的应有之义,通州区要进一步强化配套服务意识,在服务当中更好地发展自己。上海是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业能让城市更精彩.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近些年,上海都市农业建设阔步迈进,取得许多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从上海实际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的对策,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都市型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机械化和科学化是从属于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需要的手段。现代农业将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和交  相似文献   

15.
重点落实十大举措 推进南通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调优农业结构,打造规模基地.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高效、规模、特色.培育做强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完善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整合乡村资源,集中各类生产要素投向高效农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高效农业规模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上海的农业具有浓厚的都市特色,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的路线,实现农企的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化、流通的标准化、监控的实时化、跟踪的全程化、管理的全局化.要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针对上海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近几年来,农信公司立足实际,研发了全面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农产品安全追溯、农业综合数据中心及电子政务、农业合作社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等等,在沪郊农村初步建立了一个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服务网络,打造了一个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业信息化共享和服务平台,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农村经济》2005,(3):31-3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上海申博的成功,为上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上海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注入源源活力,成为上海服务全国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对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坚持这条方针尤为重要和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正在朝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一) 编者按: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上海农业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品牌化之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农业品牌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多家,其中经认证认定或推荐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等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300余家,涉及产品719个.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国际型的大都市,上海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仅占百分之一、二,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是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上海二、三产业不断发展,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使上海农业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好。在世纪之交,上海农业如何以科技为先导,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新的腾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