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险责任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科技经营者是科技活动的获利者,处于控制风险的有利地位,是科技风险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经营者无法独自承担巨额科技风险责任时,有必要由国家进行适当分担。科技风险致人损害,责任主体承担无过错责任;在特定的高危险领域,可以对赔偿责任进行限制以激励创新。具体到软件漏洞风险责任,可以构建以无过错责任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责任制度,提高软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网建设的规模日益增长,电网企业在建设运营中越来越多地涉及环保问题。由于《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侵权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一切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都必须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环境污染侵权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企业可以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以满足电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致力于解决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冲突以及银行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本文以我国10家上市银行2007—2010年的年报为数据来源,对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风险承担产生了显著影响,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低;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非上市流通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高管薪酬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春桃 《经济经纬》2023,(6):149-160
基于2011—2019年我国9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金融科技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从微观(收入结构)、中观(官员特征)、宏观(货币政策)三个层面,探索数字经济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数字经济→金融科技→银行风险承担是其重要传导渠道;伴随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地区官员学历的提升以及任职年限的延长,数字经济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因此,城市商业行应该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表现出一种风险收益的规律性。风险收益理论认为,创新者因承担了高风险,理应获得超过平均收益的高风险收益。通过对科技创新具体过程的分析发现,创新中会出现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有可能使风险与收益不能最终融合而导致创新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创新的风险收益规律就体现在对创新风险的有效管理上。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社会责任"问题是科学与社会间不断增强互动的产物。科学共同体对这一问题的传统认知主要限于科学的社会应用方面,涉及到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本身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风险源,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状况和问题,"科学的社会责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结合西方社会理论家的风险社会理论,对现代科技发展与风险社会的关系,以及在风险社会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认识"科学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的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不明、职责不清是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为财务风险的分层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的财权不同,在财务风险控制中担任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将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嵌合,建立主体明确、职责清晰的公司财务风险分层控制体系,对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个体伦理责任是风险社会制度安排的关键。脱离了具体的个体主体,有可能使伦理责任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在技术风险视域下,个体承担伦理责任以个体内在的责任自觉为基点,以个体可选择的自由度大小为基准,以个体占有资源和分享因技术带来的利益多少为权重,按比例、合理分担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方政府科技投融资平台风险特点,采用风险清单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构建出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5个一级风险指标与18个二级风险指标的地方政府科技投融资平台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湖北省地方政府科投融资平台为实证,找出制约地方政府科技投融资平台运行的关键因素,得出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险的伦理哲学维度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险问题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紧迫性重大问题。从直接性来看,科技风险的形而下类型可分为内生性风险、嵌入性风险和外延性风险;根据风险类型,可以设计相应的风险克制路径,分别指向技术的升级换代、伦理规范整合与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刘传俊  杨希 《当代经济》2016,(22):126-128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沪深300指数2012-2014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政府、客户和员工的社会责任与风险承担能力正相关,这五个指标中影响风险承担能力最主要的是企业对股东、债权人以及客户的责任.本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能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综合价值,满足其利益诉求,同时也是企业提高风险承担能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风控升级的节点.本文使用2008-2018年中国68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银行风险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并且目前市场势力的提高导致银行风险降低的效应占主导作用;(3)整体而言,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即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势力更强,其风险水平下降,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减弱,其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3.
张谦 《资本市场》1998,(7):51-51
<正> 科技风险投融资机制是指对科技创业企业从资金投入到运营再到退出的一整套运作方式和程序,而风险资本市场恰恰是这一运作方式和程序链中的载体。科技创业企业在风险资本市场中获得资金;投资人也在这里变现资金后退出。科技风险投资诞生于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新规定统一了以前个体经济组织雇主责任和法人责任分立的局面。在实践中,在确定了既存的劳动关系之后,对于工作人员侵权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的认定,就成了用人单位承担转承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以“内在关联性”为根本标准进行行为的认定,归责原则上采取无过错原则。加强对用人单位责任的理解可以防止企业承担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5.
科技对金融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分析科技风险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科技风险在金融领域具体表现为资产定价失误、科技超越理性,以及网络传染性。针对科技风险对金融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需从源头上防范科技风险,在科技使用过程中控制科技风险,以及在科技风险发生后及时应对,从而使得科技进步真正为金融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财政风险是政府未来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未来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文章在进行政府双重主体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两种不同层次财政风险的观点,并对政府的公共主体身份所承担的财政风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进口贸易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由于对权利、责任等术语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解释,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买方承担的风险较大,多方面防范可以将合同执行过程中买方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比较法视阈下的开发风险抗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风险是生产者免于承担产品责任的抗辨事由之一。如果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即使其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认识到产品存在的缺陷,生产者也不对该已投入流通的产品致人损害承担产品责任法上的赔偿责任。美国、欧洲各国均确立了开发风险的抗辩事由对严格责任绝对化的倾向予以遏制从而对严格产品责任原则的严格程度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9.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是指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风险管理是通过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并以最低的成本处理风险,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文章就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风险及控制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就三者的整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