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每天出门都会拍拍自己的口袋——钱包带没带?手机在不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可以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移动化,而移动化的生活必然要求银行做出相应的改变——提供移动化的金融服务。手机支付、手机银行、手机短信服务??手机承载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正逐渐成为一个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不仅仅是一部通信工具,它还将是一张银行卡、一台自助柜员机、一家银行营业厅、一条银行客服专线??手机改变的不只是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最终它将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一、手机支付概述手机支付是依托银行卡丰富的理财功能,充分发挥手机移动性等特点,为广大持卡人、手机用户提供超值个性化金融服务,利用STK技术,基于SIM卡开发的一个使用手机进行消费的功能。在已开办手机支付业务的城市,持有银行卡的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手机客户,通过移动营业厅POS或指定的银行网点柜台,凭银行卡密码建立银行卡账户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简称定制)后,只需在手机上拨打特定的短信代码,就可以使用短信息、语音、GPRS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查询、转账、缴费、消费等功能,并可以得到交易结果通知和账户…  相似文献   

3.
刘兰英 《时代金融》2013,(11):121-122
手机银行由于其高效、方便、快捷、省时等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人们贴身的电子钱包,手机银行在大城市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但是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个边境地区,手机银行的发展却是不尽如人意,难道是没有市场吗?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01,(3):76
在芬兰,你可用手机交停车费。在瑞典,可用手机在自动售货机上买苏打水。在诺基亚总部 里,雇员可用手机为喝咖啡付帐。手机可代替信用卡吗?这不会很快发生,用手机支付服务 费用仍然有很多问题,更不用说用它来买东西了。   但是手机支付的竞争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银行对此忧虑重重,这是不言而喻的。银行担心 通信公司企图控制金融支付过程。通信公司则将其看作新的生财之道,他们在设备上比银行 更具优势——使用移动支付系统可以支付5美元以下的费用。银行不愿做这么小的业务,因 为运营成本远远高于利润。……  相似文献   

5.
初探"手机支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手机支付概述。手机支付是利用STK技术SIM卡开发的一个使用手机进行消费的功能。它依托银行卡丰富的理财功能,充分发挥手机移动性等特点,为广大持卡人、手机用户提供超值个性化金融服务。目前,在已开办手机支付业务的城市,持有银行卡的中国移动(神州行除外)或中国联通手机用户,通过移动营业厅POS或指定的银行网点柜台,凭银行卡密码建立银行卡账户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简称定制)后,只需在手机上拨打特定的短信代码,就可以使用短信息、语音、GPRS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查询、转账、缴费、消费等功能,并可以得到交易结果通知和账户变化通知。  相似文献   

6.
银行已经进入收费时代,使用银行卡,无处不在收费,并且名目繁多。那针对银行卡收费就没有好方法避免或减少了吗?这个当然有,下面理财专家不妨就告诉你六大诀窍:诀窍之一:认真选银行,妙对异地无卡存款收费。当前存款大战非常激烈,部分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吸收存款,适时推出了异地存款免收手续费的银行卡,如果双方是有汇款往来需求的顾客,比方做  相似文献   

7.
简讯     
浦发银行将在全国推出NFC手机支付浦发银行日前表示,该行将于近期正式推出NFC(近场支付)手机支付产品,这将是国内唯一一家将银行卡完整地空中植入手机SIM卡并实现诸多空中服务的移动金融。青岛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上线日前,青岛银行打造了与客户移动生活相关的新一代手机银行。该手机银行结合手机的随时、随身、定位、时间碎片化以及智能手机的自身特性,以感知、互动、协同为特色,提供了移动金融、移动支付、移动生活以及移动资讯等150个功能。  相似文献   

8.
手机银行和手机支付 手机银行: 一个中心,两个创新点 移动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银行也开始利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移动银行业务的开展.手机银行就是继ATM、网上银行、POS机之后推出的业务.根据手机银行的特点,我们能够将其简单定义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网上银行.  相似文献   

9.
自银行业首次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以来,这项被业界称之为第四支付渠道的新兴业务便被纳入人们的视线。随着信息技术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手机用户的增加及人们对互联网支付方式接受度的增强,从手机银行到手机钱包再到当前各方关注的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不断得以衍变与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化支付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人们交易时可能不再需要一沓沓钞票,还意味着银行发行的那张塑料卡片也不再必要了。为顺应移动支付的大趋势,也为应对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代表的网络信用消费产品,商业银行近期纷纷推出可以"保存"在手机里的虚拟信用卡。不过,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这种变化是否买账?已经习惯微信扫码支付的消费者,会回过头来再使用虚拟信用卡支付吗?  相似文献   

11.
自银行业首次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以来,这项被业界称之为第四支付渠道的新兴业务便被纳入人们的视线。随着信息技术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手机用户的增加及人们对互联网支付方式接受度的增强,从手机银行到手机钱包再到当前各方关注的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不断得以衍变与丰富。  相似文献   

12.
想要转账给他人,是否还在银行网点排长队?向别人收款,是否还需翻出银行卡,小心翼翼地口述卡号?与朋友酣畅淋漓的聚餐后,是否还要掏出一堆钞票,相互找补影响雅兴?打完车却发现没有零钱,是否还得下车东奔西跑找地换零钱……8月6日,浦发银行在业内首家推出全新的手机智能收付款功能,让你的这些麻烦、尴尬、苦恼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人的理财观念中,信用卡以其结算方便、及时以及可为持卡人提供各种服务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选的支付结算工具.现今除了传统的信用卡、借记卡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银行卡也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简单支付概念,人们不但可以用信用卡进行抵押贷款、手机充值,还可进行银证转账、外汇国债买卖及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我国各银行间银行卡业务的竞争本来就非常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银行业将如何面对这种竞争呢?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存款时,都会把银行卡或存折顺手交给银行柜员,很少有人看看自己的卡号和存折帐号.但如果你存款是为了给合伙人验资、或该笔存款有其它人参与,那就该注意一下存折或银行卡是否被人调换.最近发生在辽西市的100万元存款被盗取案.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此案骗子虽然抓到了,但储户却损失了70万余元.储户转而状告银行,认为银行对存折开户和取款未尽审查责任.银行对此会承担责任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会财会》2014,(1):48-48
正手机银行已经面世好几年了,不少银行推出了用手机银行跨行转账不收手续费的优惠政策挺有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在异地打拼的人士,经常通过银行转账给家人汇款。每次银行都会收一些转账的费用,让人挺无奈。现在,有免费转账的渠道当然想用,但又担心手机银行不安全,那么,开通手机银行究竟安全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也像前几年的网银一样,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但在使用手机银行前,我们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手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3G时代的来临,手机银行作为一种融合电子货币与移动通讯的新兴金融服务出现了,极大地方便了日常金融在人们衣食住行中的使用。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通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正成为银行又一种大力发展的业务。本文对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加以研究借鉴,用以发掘出更适合现代人们生活所需的手机银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3,(9):34-34
日前,中行上海市分行和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分别宣布正式推出此项业务,NFC手机支付让手机更像银行卡,但支付起来比银行卡更方便快捷。NFC让手机银行升级NFC手机支付就是将银行卡信息写入特制的NFC-SIM卡中,你的手机就摇身一变成为"新钱包",替你实现付款、充值等需要。其实,NFC业务并非手机钱包的首次尝试。早在几年前,中国移动就开发过类似产品,随后中国联通和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卡》2012,(10):95-95
日前,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在北京签署了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和服务研发、市场推广、风险监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据悉,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将结合光大银行的特色金融服务,重点围绕移动金融智能卡研发、手机支付客户端定制、移动支付商圈建设等内容展开。光大银行的客户不仅将可以通过手机享受银行卡账户管理、理财投资等手机银行服务,还可以进行公用事业缴费、  相似文献   

19.
把银行装进口袋,可能吗?不用再去银行排队,就按按手机按键,随时随地就能轻松实现转账、缴费甚至炒股、买基金,可能吗?手机银行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有了可能。特别是近期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推出的手机银行(WAP)3G版业务,只要你的手机开通了3G上网业务,就能免费享受到更快更强大的贴身管家服务。  相似文献   

20.
《金卡工程》2000,(3):1
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银行卡已成为人们现金收付的重要工具,"刷卡"以其方便、捷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支付行为.对于银行来说,从银行卡中收取的年费、手续费及"刷卡"扣率、存款利息差等收入已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除了这些收益外.银行卡中还蕴藏着可观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