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单位私设“小金库”行为浅析董淑萍,刘金华单位私设“小金库”是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对策,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单位私设“小金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财经纪律,不在财会帐上体现,而...  相似文献   

2.
下面,我就前一段时间我部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情况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清理“小金库”的必要性私设“小金库”是违犯财经法规的。由于私设“小金库”导致违纪违法的事件屡见不鲜。去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审计署等部门严肃查处的卫生部原卫生检疫局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的案件就很典型。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再次深刻警示我们,要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必须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取消“小金库”。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严禁设立“小金库”,但仍有一些单位置党纪政纪于不顾,阳奉阴违,明知故犯。造…  相似文献   

3.
所谓“小金库”是指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逃避乡镇经管部门和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和管理,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非法手段,私自将部分收入不按财务制度规定列入本村账目核算而私设的“账外账”和私存的“账外款”。加大对“小金库”的审查力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私设“小金库”一般属于集体营私舞弊行为,为逃避税收和财务检查等违规违纪行为私设“小金库”。单纯地从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上审计,很难发现私设“小金库”,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无非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的办法取得,只要查出隐瞒收入、支出的真伪,就能查出“小金库”。1.突击盘点现金法。对某个单位实施审计时,以防会计人员转移现金,先将现金账控制起来,立即盘点出纳员的保险箱现金及存折。对于现金的长短款现象,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追查长短款发生的时间、原因,顺藤摸瓜,就很容易发现账外资金。2.核对产值与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5.
<正>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集体经济组织把部分经济业务记在规定账套之外账簿上。有的把这部分账务定性为"账外账",有的定性为"小金库",也有人认为"小金库"就是"账外账"。这里,笔者谈谈"账外账"与"小金库"问题。一、什么是"账外账"或"小金库""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账外账"就其资金来源而言,既包括属于  相似文献   

6.
所谓“小金库”是指隐匿、截留国家或单位的收入,未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私收私支的账外资金。有些单位通过设置一明一暗两本账,明账用于记录正常的业务,暗账(即账外账)则专用于登记“小金库”资金的收支,以达到逃避会计监督的目的。私设“小金库”的常用手法有:截留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如将销售收入中的现金部分采取不入账而另存它放;隐藏转移出售其他资产的收入。通常是将出售残次品、边角余料、废旧物品的现金收入存入“小金库”;私自将投资收益、联营利润加以隐瞒或转存于外单位;隐匿回扣、佣金、退货款和已作坏账核销而后又收回的款…  相似文献   

7.
私设“小金库”,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违反了财务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危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小金库”具有隐蔽性,通过审计查出“小金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注重审计方法,抓住蛛丝马迹,一查到底,“小金库”终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不少合作组织有了一定的积累,而村合作经济组织内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由于进人“小金库”的资金使用失去监督,可以任意支配,请客送礼、大吃大喝,它已成为少数村的村干部用于报销不合理开支的主要途径。私设“小金库”不仅滋生腐败、助长贪污私吞等不法行为的发生,而且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容易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和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不得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检查,但仍屡禁不止。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应当坚决取谛。“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瞒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其大多采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转移收入、截留利润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主要包括: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可是,近几年来各级林业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依然是屡见不鲜,屡查屡犯,有的数额之大触目惊心,发展态势令人担忧,危害性日趋严重。对此,笔者就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形成原因、社会危害及防治措施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多与林业企事业单位的职权、职能、资产的所有权有关,利用这种权力搞账外收入,甚至其权限大小同“小金库”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性。“小金库”资金…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三部门意见在全国开展清理“小金库”专项检查各单位一律不得再私设“小金库”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说,近几...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是对"账外账"的较为形象的说法。它是个别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规定,截留、隐匿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资金。"小金库"以虚列支出、转出转回等形式,不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账簿而私存私放,通常以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固定资产、股权和债权等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八项规定”及配套制度出台后,单位经费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列支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也加大了监督力度.面对严格的制度和广泛的社会关注,部分领导干部把私设“小金库”、通过“小金库”列支不合规开支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小金库”是乱支滥用、牟取私利、挥霍浪费财政资金,滋生腐败的“温床”,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审计实践,对私设“小金库”的手法及审计方法进行了总结,现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先后多次提出治理“小金库”,既说明了中央治理“小金库”的决心,又说明了“小金库”的难治。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干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集体的部分资金变成了少数村干部的“自留地”、“私房钱”,不仅脱离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还造成了铺张浪费,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提起的“小金库”一般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脱离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在正常的会计账务系统之外设立的、资金未纳入法定账户管理的财务收支账目。“小金库”具有较为隐蔽的特点,且危害性大,作为监管机构的检查人员应按照“小金库”作案手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设置“账外账”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会计法》禁止单位设置“账外账”,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账外账”的查处工作,但由于“账外账”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清查“账外账”的工作十分复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清查“账外账”的几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商榷。 1了解单位的业务范围、经营项目、收入规模,检查收入明细账是否核算了所有的收入项目,有无未入账的其他收入来源。如:有的单位有商业铺面、房屋出租而账面却没有核算租金收入;有的单位有附加产品销售而账面没有附加产品收入;有的单位有培训业务而账面没有培训收…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是指现实经济生活中违反财政法规 ,侵占、截留国家和企事业单位收入 ,不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 ,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近年来 ,“小金库”的存在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还具有隐蔽性强、所有权模糊、数额大、易逃脱惩罚等特点。可见 ,查禁“小金库” ,为扭转当前财政资金流失和政府公共分配秩序混乱的局面 ,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和整治社会腐败现象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现状1 手段精。为了逃避检查 ,有的单位把“小金库”设在下属单位或业务单位 ,搞“一厂多库”。有的单位为了隐藏“小金库”而多头开户。2 来源广…  相似文献   

18.
国有农场亟需加强现金管理□杨宏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四十二团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一些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现金管理上,违反法规和制度规定,私设“小金库”,随意开支、坐支,白条顶库,随意透支现金等,违反现金管理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财政经济秩序好转,预防腐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了"小金库"治理工作。2009—2011年,各地普遍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小金库"清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私设"小金库"的势头。但是,要彻底根除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财务管理的不断加强,村集体的财务收支越来越规范,胡支滥花的现象不断得到遏制。然而,仍有部分地方的村干部为满足各种不正常的支出需要,想方设法私设“小金库”,逃避监督,给集体造成损失,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农村集体财务审计仍有必要加大对私设“小金库”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的利益,严肃财经纪律。由于私设“小金库”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审计难度较大,若能选准切入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几年来农村财务审计的实践,谈谈查处农村集体财务“小金库”的几个有效切入点:1.突击盘点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