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达国家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应对能源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将完善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做为促进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将价格政策做为支持电动汽车产业政策体系中仅次于财政政策的第二位政策。本文在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的基础上,对价格政策的适用对象、方式及依据、侧重与选择、时限与总量结构安排以及制定程序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高污染、低效率的特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其优势逐渐被市场认可,销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双重影响下,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国内外车企纷纷加大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一波发展机遇。本文将以比亚迪为例,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贸易》2015,(4):70-71
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达500万辆科技部此前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透露,计划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方案》指出,目前,以动力电气化、结构轻量化、车辆智能化三大科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大变革,未来将迎  相似文献   

6.
尽管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规划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能力,但是这一令人鼓舞的规划并未改变本土主要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态度。开发电动汽车不仅使企业面临技术风险、大规模业务重整和巨大的建设投资,更让企业困惑的是,价格昂贵的电动汽车销路在哪里?基础设施能不能跟进?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起步较早,发展各有侧重。欧美发展的侧重点是降低汽车对燃油的依赖性,日本的侧重点是确保能源安全,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我国的侧重点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由于我国人均电动汽车保有量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占据了两个重要的增长驱动因子,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重量级市场必在中国。同时,我国也是环保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碳中和要求我国建立新的能源系统,解决交通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议,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近日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未来我国将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此次财政支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10.
当我国关于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进入第11个年头,我们逐渐看清了全世界对于未来交通解决方案的一个主流方向:电动汽车、或者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尽管发展缓慢,期间贯穿种种曲折,但是这股强烈的信号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1.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张志宏在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目前仍然处于由科研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一致性、可靠性、耐检性、成本高等不完善的状态和困难。  相似文献   

12.
读者朋友们好!欢迎走进本期的《CAM论坛》。6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意见征求截止日为2011年7月14日。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拟扩大免征范围,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按照同类车辆适用税额减半征税。这是出于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鼓励吗?对于传统汽车公平吗?未来新能源汽车普及之后还会重新调整这一政策吗?为此,本期特邀三位嘉宾来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相似文献   

13.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未来10年内,混合电动汽车将占汽车市场20%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我国十二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目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提出了高等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思路,也对专业发展的长短期及战略目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WTO经济导刊》2014,(8):11-1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7月22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明确,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早已受到关注,但一直发展缓慢。早在20世纪末,由于气候及油价原因,新能源汽车就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技术问题难以克服、开发成本过高等因素,一直发展迟缓。直至2013年初,特斯拉的问世再次掀起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热潮,Tesla ModelS荣登一季度北美豪车销售榜首位,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对于产销量、补贴政策、示范城市及区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显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们参观车展.最关注的是“概念车”.因为它代表了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的态势下,目前国际汽车发展方向逐步转向了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是大势所趋。本届上海车展,国内外各大汽车巨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氢能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绿色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研发成果纷纷亮相,但遗憾的是,新能源汽车更多的局限在乘用车行业.而在商用车领域却鲜有耳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十二五"规划最终花落电动汽车,中国汽车市场再度掀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潮。国内自主品牌,无一例外地对外宣布将会把电动汽车发展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世界电动汽车领域,急需突破的依旧是各大车企最为关注的电池技术。实际上,在多年前,世界各大车企的电池研发技术就已经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报 《商》2014,(31):10-10
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市场中最活跃的题材之一,政策暖风频吹和技术层面的进步助推了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崛起。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行业标准》有望出台。该标准涵盖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和传统锂电池相比,锌空气电池储存能量要大一倍,价格也更便宜,安全又环保。由于技术不成熟,锌空气电池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不过随着行业标准即将实施,锌电池作为新型技术将显著助推新能源的发展,后市新能源产业链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一个多月前的杭州纯电动出租车自燃事件对我国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人们对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技术成熟度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纲要明确指出"未来,我国将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以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据悉,已有数十种国产轿车车型被列入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