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95-2009年我国向前18大贸易伙伴出口的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技术计算我国出口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计算出口的中短期汇率弹性,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双边贸易出口影响较为显著,但对总出口影响可能不显著。从影响力比较来看,进口方GDP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明显超过汇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贸易弹性的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一般认为汇率升值会引起出口价格的上升,本文指出如果考虑进口价格对出口价格的影响,那么出口价格的变动幅度将小于汇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在讨论贸易弹性时有必要区分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这两个概念;在介绍了China_QEM①模型中的贸易模块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相互作用机制之后,阐述了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政策模拟,对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黄苹 《商业研究》2008,(6):10-14
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国别结构的数理模型,计算出当汇率贬值或升值时,我国对各国出口、进口比重上升或下降,出口、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运用回归和弹性定义法,使用估算和精算相结合,测算了我国对五大贸易伙伴国进出口需求弹性,并将机理分析与弹性测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贸易顺差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加。此背景下,准确测度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关系"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对美国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顶住外部压力,尽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其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并不能缓解其逆差状况,过度和偏激地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非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美国市场罗非鱼进口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和出口国,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进口国,也是中国最大的罗非鱼贸易伙伴,其进口需求对中国罗非鱼的出口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美国市场罗非鱼进口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Rotterdam模型,建立美国罗非鱼进口需求方程,通过需求价格弹性与支出弹性分析美国的进口需求规律以及竞争对手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罗非鱼的进口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具有刚性;在美国市场上,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贸易政策风险和来自台湾地区、泰国和巴拿马的激烈竞争;中国罗非鱼在美国市场上的定位为低档商品,不利于出口发展。因此,通过生态养殖、精细加工、严格检验和高效运输等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形象是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蜜在日本市场的需求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中国蜂蜜出口的最大市场,占中国蜂蜜出口总额的40%,对中国蜂蜜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日本蜂蜜市场1995年5月至2004年12月的进口数据为基础,运用近似线形需求系统模型(LA-AIDS)估计中国蜂蜜在日本市场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分析中国蜂蜜在日本市场的贸易地位与竞争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蜂蜜进口市场,中国蜂蜜的价格对来自阿根廷的蜂蜜进口量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实施价格战会使中国蜂蜜的利润损失大于阿根廷。最优的竞争策略是努力维持市场份额,通过质量与安全水平的提升来获取较高的价格和利润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较小。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研究基础之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后,不少人认为这是直接千百万我国外贸形势迅速好转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弹性论为基础,利用我国四种价格弹性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受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认为其在促进出口、限制出口方面的作用不能高估,目前我国四种价格弹性的现值决定了不是通过汇率并轨,还是其他杠杆调节外汇供求使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外贸收支好转的促进都不会很理想;对1994年我国外贸形势好转应持严谨态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调整及其波动率与中美贸易收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5年1月至2007年9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增加有助于缩小中美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无论长期或是短期,都不能解决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失衡问题。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进口需求是中美贸易顺差和我国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警惕美国经济下滑导致我国的出口下降,进而使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重要理论。本文采用我国1986~2008年茶叶进出口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对不同经济体的茶叶进出口需求弹性,并构建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与茶叶贸易收支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茶叶进出口与马歇尔—勒纳条件间的满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与不同国家的茶叶贸易收支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就我国茶叶对外贸易总体而言,茶叶进口价格下降会增加进口额,出口价格上升会增加出口额;而人民币升值会改善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人民币贬值会恶化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且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因此,我国茶叶贸易收支反向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为汇率波动背景下科学处理茶叶贸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外部经济及价格变动对我国服务出口产品需求的影响,根据Goldtein&Khan不完全替代品模型构建出口需求函数,对我国1997-2009年的服务出口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服务出口产品需求汇率弹性为负,且绝对值(除通讯服务外)均大于3;而需求收入弹性正负不一,绝对值多数小于1。较低的收入弹性说明我国服务出口产品需求不易受外部经济影响,较高汇率弹性说明短期利用汇率、价格变化来调控服务出口可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汇率被认为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宏观变量,M-L条件从弹性的角度揭示了汇率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的条件即。人民币汇率(间接标价)与出口存在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能促进机电产品出口;但汇率与进口额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实证结果不支持传统的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冲突引发了中国出口向美国之外市场另谋出路的问题,这涉及到中国出口产品对竞争对手的竞争替代能力以及目标市场的贸易潜力。本文聚焦于钢铁行业以及"一带一路"市场,利用替代弹性、进口需求弹性进行了贸易潜力的全新估计,研究发现:(1)在"一带一路"区域,中国对日本、韩国、德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五大竞争对手的出口替代弹性较大,尤其是对印度,凸显出较为显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需求转移效应",但该效应呈现空间差异,在东南亚、西亚、中东和南亚等邻近国家相对较强,在中欧和东欧等较远国家相对较弱;(2) 37个"一带一路"主要钢铁进口国中大部分的进口需求弹性都较大,"需求创造效应"较为显著,这可能与这些国家大部分人均收入较低对价格相对敏感等特征有关;(3)中国的钢铁贸易潜力较大国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区,与印度、日本和韩国相应潜力较大国的空间重合度较高,与德国和俄罗斯的重合度相对较少,但结合价格竞争力,印度对中国钢铁出口的竞争性相对更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通过降低成本及出口价格来发挥贸易潜力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出口税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出口限制措施近来在各国贸易政策中屡见不鲜。现有文献对依据"勒纳对称定理"得到的最优关税结论存有异议。文章首先研究了大国作为唯一出口国情况下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认为已有文献关于最优出口税结果不同的根源在于假设差异所致,然后,分析了非唯一出口国情况下大国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最优出口关税和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本国出口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和其他出口国的供给弹性有关,最后,以稀土为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我国稀土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并得到了我国稀土出口的最优关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Kee等(2008)提出的半弹性超越对数GDP函数分析法,利用2003-2012年40个国家(地区)的3510种HS-6编码产品数据,对中国各产品和行业的进口需求弹性进行了不同于陈勇兵等(2014)的再计算,并且利用弹性估计值测度了中国贸易限制指数和由关税引起的无谓损失。结果表明:中国的大多数进口产品并不缺乏弹性;最终产品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都较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更富有弹性;贸易限制指数和无谓损失都呈现出先低后高的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是趋势改变的转折点,贸易保护宽度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出口税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出口限制措施近来在各国贸易政策中屡见不鲜。现有文献对依据"勒纳对称定理"得到的最优关税结论存有异议。文章首先研究了大国作为唯一出口国情况下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认为已有文献关于最优出口税结果不同的根源在于假设差异所致,然后,分析了非唯一出口国情况下大国最优出口关税的决定,最优出口关税和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本国出口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和其他出口国的供给弹性有关,最后,以稀土为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我国稀土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并得到了我国稀土出口的最优关税。  相似文献   

17.
基于考虑供给因素、结构变化的出口决定模型,采用两方程方法和单方程方法研究了外国GDP、中国GDP、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17个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给因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供给因素对我国与美、澳、马、巴、新、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结构变化对我国与德、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汇率对中国对15个贸易伙伴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采用出口除进口表示贸易收支做法的单方程方法的研究存在严重错误。经济增长模式对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对改善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国别分布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Kee等(2008)提出的半弹性超越对数GDP函数分析法,利用2003-2012年40个国家(地区)的3510种HS-6编码产品数据,对中国各产品和行业的进口需求弹性进行了不同于陈勇兵等(2014)的再计算,并且利用弹性估计值测度了中国贸易限制指数和由关税引起的无谓损失。结果表明:中国的大多数进口产品并不缺乏弹性;最终产品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都较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更富有弹性;贸易限制指数和无谓损失都呈现出先低后高的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是趋势改变的转折点,贸易保护宽度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影响也日趋明显,它不仅从国际贸易收支方面,也从国际贸易结构等方面上,影响着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有利于进口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但对出口企业而言面临成本上升,应收账款贬值等问题。面对复杂的汇率波动情况,提出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发展战略的眼光顺应汇率波动,调节贸易结构和贸易形式、加强汇率管理以应对汇率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1985~2006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然后用协整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弹性略高于出口弹性。另外,相对于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政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最大,这说明我国这20多年来的加工贸易发展虽然与汇率有关,但更多的是借助我国贸易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