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对成都市江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对其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和在开发当中遏到的问题进行概括。在分析了成都市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挑战和遇到的问题的同时,从调整水资源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成都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2.
流域水资源治理内涵探讨——以太湖治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建立中,对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现有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水资源治理为例,分别从公共资源治理、网络组织以及治理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水资源治理的内涵。文章指出,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以公共资源治理为属性,以网络组织为治理基础,以治理的构建和实现为方法的新型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特征。文章认为,多元化参与、共同目标导向以及合作参与分别构成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重要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9省两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合作全面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经济联系。随着区域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双方在直接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有了新的契机和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了泛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必须采取法律措施保障该区域内的合作和发展:首先,要明确争端解决机制;其次,要建立高效统一的协调机制与司法审查制度以破除壁垒、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资本流动是资本优化配置的结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提出,客观上加速了资本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流动,从而对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本文在剖析区域资本流动成因的基础上,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区域金融机构的合作机理进行探讨,同时界定了合作的边界,并由此对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玉 《特区经济》2007,(12):195-197
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州等国际国内的区域合作中,广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典型的弱弱合作区域,其发展模式独树一帜,广泛融入多区域合作、组合式港口发展及区域内"飞地"合作的合作发展模式值得同类经济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必要性及相关概念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原则,构建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整和健全,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改革,水权交易与登记制度的完善都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俄罗斯联邦国家水资源管理基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将合理用水与保护流域和资源相结合,注重保护水资源和用水协调稳定相结合。政府在完善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职能过程中,针对水体和资源进行国家监测维护水地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国家核算、控制水体和资源的使用与保护。系统分析了俄罗斯水资源以及水权相关法规法典,研究水资源管理系统与机构在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有利于推进我国在相关水法律与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一时间.中央有关部门、“9+2”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领导、嘉宾.以及参加经贸洽谈会的各方来宾.云集邕城.共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大计.共唱泛珠三角区经贸合作大戏.演绎了一场“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盛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至今已经走过6年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应在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及其模式有所突破,逐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培育形成多圈层、多极化、开放性的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格局,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中西部省区互联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渭河流域水环境问题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渭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渭河流域主要存在着水沙异源,产量不均衡;水资源严重短缺,利用方式粗放;水质污染严重,以及流域生态环境格局差异巨大等主要的环境问题.通过对渭河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进行识别与辨识,为在渭河流域开展水资源综合治理,实现对流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丘丽云 《特区经济》2008,235(8):37-38
新型工业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强泛珠三角工业合作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泛珠三角工业合作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玲玲 《特区经济》2008,(12):206-208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六盘水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煤炭资源、交通、气候等优势;指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聚集与辐射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相对缺乏等劣势将阻碍六盘水市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十一五"规划既给六盘水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及水竦境保护,主要指在水资源(水权)运营中,一方面是水资源及水环境免受破坏(污染),另一方面是水源地及涵养水源区的保护。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是水法(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制的主要对象。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必然是水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受益方对受损方利益补偿原则,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从源头防治与保护原则,公众参与保护及全过程监督原则和协同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水质性水短缺是钱塘江流域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灰色水足迹为水质性水短缺提供分析思路。研究表明,钱塘江沿江四大城市2012年灰色水足迹为1326.47×108m3,是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3倍;工业污染是灰色水足迹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为78%;累积灰色水足迹是钱塘江水质性水短缺的直接原因。应从水资源管理战略、水环境生态补偿、健全环境管制以及管理模式四大方面应对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学鹏 《特区经济》2007,(12):236-238
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由来已久。水多洪灾,水少旱灾,长期困扰流域经济发展。根本上源于水权制度问题。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合理配制水权、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建立水权交易市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水市场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做好淮河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合理优化配置淮河水资源,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程永林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47-151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合作各方提供了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在面临国内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的挤压与竞争的战略形势下,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与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有沦为短期行为的风险。为有效摆脱地区利益冲突与合作困境,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地位也将变得举足轻重。文章应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的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就该区域的投资环境的改善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旭峰 《特区经济》2008,(9):188-189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现良性互动的当务之急是功能的整合与资源的整合。根据笔者调查,圈内最大的特色资源之一是水土资源丰富。而水土资源的整合治理又能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作用。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分析,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水土资源整合治理措施建议如下:一是防洪保安一体化;二是水运网络一体化;三是垸内排涝一体化;四是灌溉供水一体化;五是水土资源应合理配置与科学利用;六是利用水土资源的优势,发展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20.
雨洪资源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供用水矛盾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价值.从水资源资产价值的角度出发,利用雨洪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定义了雨洪资源资产并提出了雨洪水资源资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应用到南四湖流域,以南四湖湖区通过抬高汛限水位增蓄的雨洪资源为例,综合考虑水量、水质因素,联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为参照构建全国平均用水水平的计算标准,开展南四湖湖区增蓄雨洪资源的资产价值量计算.结果表明,南四湖湖区增蓄雨洪资源的总资产及人均资产分别为244.46亿元、1001.60元/m3.计算结果可为下一步南四湖湖区雨洪资源的区域调用和实现雨洪资源管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