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解决促进乡村振兴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2.
"重塑乡村,振兴未来"是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政策影响下,农产品经营模式得到更新,许多大学生不断参与到农村电商创业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贡献。但是,当前各种政策的实施正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地区缺乏基础的软硬件支撑,加上产教融合等问题,增加了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的难度。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在农村电商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为创业人员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且社会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是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等原因,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的意愿和动机不足。因此,高校和政府必须从教育引导、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破解人才需求困境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视角以及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徐振 《农业经济》2022,(4):125-126
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平台。当前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诸多困境,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造成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刘志美 《山西农经》2023,(13):181-183
农村经济在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科学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高校扩招为当代人创造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学生就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要探索构建扶持政策与落实机制,使农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动员大学生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江苏各地广泛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尤其是以大学生返乡下乡为引领,推动城乡高层次人才的逆向流动,促进乡村土地、资金、产业汇聚,形成良性循环、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为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乡村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土江苏在吸引大学生返乡下乡方面走得比较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作出了"到农村去"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创新创业已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农村双创人才概念解析关于人才。《辞源》对"人才"有三种解释:一是人的才能,二是有才学的人,三是人的品貌。  相似文献   

9.
张小顺 《农业经济》2020,(4):121-1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大学生创业与农村经济提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也能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密切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就是要为大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创业环境,切实发挥大学生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资源。为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诸多方针政策,以切实鼓励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对充实农村人才资源、引领当地群众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影响。调查农村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意愿状况,剖析影响他们回乡创业意愿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相关部门要采取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政策,激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回乡创业,留住人,用好人,做到人尽其才,稳步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而农二代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更具有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与可操作性。但是,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意愿弱"和"留不下"等问题。因而,我们必须围绕现有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大力推动农二代大学生回到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注入新鲜活力。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影响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因素,对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吸引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戚瑶  冯硕 《农业经济》2022,(1):124-126
乡村旅游在农村的蓬勃发展,成为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也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机遇。但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政府搭建平台、集聚资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对接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建设良好社会环境,支持和鼓励更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实施过程中,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强化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而高效释放电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叠加作用。因此,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的核心驱动,探讨当前盛行的主要实践模式,并提出与之具有较高匹配度的保障措施,旨在促进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践模式的多元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社会现象,还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以深入了解这一融合实践对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大学与乡村社区的合作、大学生人力资源和技能资源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可以建立更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面对当前乡村旅游快速上升的需求与自身存在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机遇,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农民就近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又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许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迫于现实的压力返乡就业创业,但由于专业的不对接、农村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心理缺乏归属感,社会融入困难。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立健全农村支持系统、营造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培养返乡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东临沂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外出务工过程中,眼界逐渐开阔,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知识技能,具有回乡创业发展的强烈意愿和物质基础。为促进乡村振兴,临沂市立足实际,大力实施"归雁工程",着力谱写乡村振兴战略"齐鲁样板"的临沂篇章。"归雁工程"是指推动和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新创业,带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全市集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为国之根本,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事业是党和历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借此背景来分析目前农村的人力现状,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明确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既是机遇又是历史使命,并针对束缚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健全政策软环境,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等的引导和促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创业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成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主要抓手。而农村创业创新如何开展,以及如何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的持续动力,这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尽早研究的问题,也必须引起立志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双创"导师们深入思考。一、乡村振兴需要优秀的"双创"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