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认为,唐代是道教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唐王朝在政治上极为遵崇道教,在经济上开予道教许多特权,使得道观占田的合法性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二是由于道教经济在本质上也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唐代的道教经济活动有世俗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湘湘 《魅力中国》2011,(15):78-78
《霓裳羽衣曲》在唐代声望极高,可谓唐代舞曲之冠。乐舞《霓裳羽衣》属于法曲,它的产生与流行并不是偶然。《霓裳羽衣曲》与道教之间有蓿千丝万缕的联系,饱含唐代社会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唐代科举文学中以《霓裳羽衣曲》命题的几篇诗赋作品中,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唐代社会文化背景,探讨其问所呈现的道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文学是相互渗透、交错发展的。佛道二教在唐代高度繁荣鼎盛,佛教的空明、寂静、圆融之境,道教的清虚、灵动、神仙之境,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营养。唐代山水诗人从佛道教义中汲取养分,融情与景,丰富了山水诗的审美意境,别具特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李平 《走向世界》2002,(5):54-60
一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曾在中国流传,其中以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最大,然而它们都是外来宗教。真正土生土长并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道教。 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源于古  相似文献   

5.
朱孟刚 《魅力中国》2010,(21):22-22
唐代鱼玄机等几个著名的女诗人,虽具体生平有前后,但她们却不约而同的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道教对她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教的教理教义为女冠诗人们构筑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有利的创作条件,从而使她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而在唐代诗歌史上书写了她们女性独有的浓厚一笔。  相似文献   

6.
董宪臣 《重庆与世界》2013,(11):8-10,26
重庆市“綦江天书”文字古怪诡谲,目前仍无法完全破译。结合其内容、文字特征来看,“綦江天书”属于道教中的复文。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道教复文具有构形随意、体系庞杂、流传隐秘、释读主观等几方面的特征,与俗字的基本特点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视为俗字的一类。  相似文献   

7.
王辉 《魅力中国》2010,(36):22-22,2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揭示了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并指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改革导向.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健身手段,为提高人们生命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面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相似文献   

9.
张婷 《魅力中国》2011,(5):312-312
道教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物理、化学,以及民俗、艺术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道教从古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纵观其发展历史其中蕴含着诸多的哲学原理,本文试图在阐述道教历史的基础上对其蕴含的哲学原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三教祖庭     
《河南经济》2003,(11):19-21
儒道佛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为深刻,并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而从儒道佛教文化的产生发展来看,儒学奠基于洛阳,道教产生于河洛,佛教始传于洛阳,它们都与洛阳有着甚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李梅 《西部论丛》2009,(5):80-81
中国人爱竹,爱其秉性超凡脱俗。竹编、竹雕、竹刻字画、竹装饰品等在各地皆流传。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文学就需要与特定的因素相结合,在与文学创作相关的各种因素中,时代背景的决定性影响无疑是文学特性的重要方面,对于特定时期的文学发展进度、文学形式、文学主旨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文学的整体入手,选取道教形成发展阶段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状况,继而分析该时期道教发展对文学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学的时代特性,解读文学与道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孟璐 《魅力中国》2010,(29):284-284
道教的产生主要以道家作为理论依据绝非偶然,两汉期间,有神论泛滥,以黄老神话或仙化为契机,道家与祠神活动发生密切联系,进而道家又以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即追求精神上的忘我专一,对民间祠神活动进行改革,使其得到文化和精神上的提升,从而最终形成道教,从深层次上讲,这正体现了道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所蕴含的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之内在精神要旨:追俗为制。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一小雅》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唐代又有崔灏借《述异记》仙人驾鹤典故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于古名篇。自东汉以来,道教盛行。鹤与神仙相伴,  相似文献   

15.
名刹湛山寺     
王欣 《走向世界》2009,(26):84-87
建制只有百年的青岛,以其宽广的胸怀包容了多种宗教和文化。从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到中国传统的佛教和道教,都在青岛的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至今,西部老城区的上空还飘荡着教堂的钟声,城市之东的“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而掩映在群山翠绿之中的湛山寺,则用它的暮鼓展钟诉说着岁月的匆匆。  相似文献   

16.
顾华 《魅力中国》2011,(20):278-27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宗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道教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思想来源也比较复杂。道教与其他文化现象处于共生状态。在长期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影响、吸收的过程中,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魏盛楠 《魅力中国》2010,(6):289-289
唐时代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发展使得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代歌舞大曲是历史上中外各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多元化与主体性,是中国古代歌舞伎乐的主要音乐形式,音乐成分合有大量的西域色彩,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各族音乐相互碰撞、渗透,并交融佛教、道教音乐的产物,形成了以器乐、歌唱、舞蹈为主体的舍有多段体结构的大型歌舞大曲的音乐格局,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喜爱,并成为当时宫廷音乐的主流。它的代表作品《霓裳羽衣曲》,是当时歌舞音乐的一个巅峰。  相似文献   

18.
吴迪 《魅力中国》2014,(22):270-270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研究孝文化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为主干结构的,在这三者中,研究道家的孝文化尤其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道教孝道是孝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道教劝孝经典的分析,从而梳理出道教孝道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静 《魅力中国》2014,(4):10-10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想要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从单一的追求数量注重质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之路,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传统技术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小川 《中国西部》2014,(31):18-19
<正>道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是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瑰宝。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社会中,道教的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及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药学、养生学、军事、社会习俗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道教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坎坷却依然蓬勃,这就充分证明了它的历史存在是一种时代需求,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一种哲学、一种文化脉流对现代社会还有影响和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及社会意义何在?每一种宗教从诞生伊始,都尝试着对宇宙观和人生意义构建一套学说,为人们创建一种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的理论解说体系和身体力行的人生行为规范。随着时代变迁,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各大宗教都随之升华或衰灭。道教作为华夏大地上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也受到本土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反哺本土文化。难怪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在道教。"纵观道教发展历史,可以这样认为,它从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