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中国企业会计造假及其主要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止中国企业公司做假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中国企业会计造假及其主要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止中国企业公司做假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搜集的1994年—2004年造假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个体和群体特征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分析,并对下一步规范和治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与造假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股票期权实践中出现了造假,不等于说明期权制度该抛弃,只说明这一制度尚需改进;中国目前全面推行股票期权制度条件不成熟,但可积极创造制造条件,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造假已成为中国当今市场经济运作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侵害了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侵害了社会各方面利益人,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竞争秩序、监管秩序,扰乱了中介服务市场管理秩序。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弄清其成因和治理途径,以便保证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6.
看点     
每年的3月,有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15日的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缘由当初大洋彼岸的肯尼迪总统的一份咨文设立的这个日子,恰恰对于中国倒是特别地有现实意义,因为当今中国造假的人数,造假的规模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钱有假的、酒有假的、面粉有假的、农药有假的……  相似文献   

7.
会计造假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从美国的安然、施乐公司到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会计造假的危害已远远超出了行业本身,扰乱了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对预防和杜绝会计造假的措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8.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证券市场上,从深原野、琼民源、郑百文到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连续不断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件,已给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也使中国会计行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在已成为时下会计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一、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一)经济转轨时期不良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形成了会计失信的基础和土壤目前,我国尚处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个人…  相似文献   

12.
郑晓云 《企业导报》2014,(11):16-16
"中国概念股"曾一度成为美国股市的焦点,然而好景不长,近年来中概股在美频遭做空引发信任危机,其中既受中概股良莠不齐、大面积财务造假、管理失范、信息披露失真以及股权结构等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亦受做空利益链驱动和"中国经济崩溃论"思潮、中介机构违规、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审计师对客户造假举报、跨境监管滞后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中概股要想在美逆境求生,化解信任危机则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会计与WTO     
近来我们时常见到这样一幅广告:一个中国人与一个外国人分别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对垒,主题是:如何面对新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多年的时间里,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长,其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监管措施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IPO造假案层出不穷,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IPO造假对我们的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尤为重视。本文首先对我国IPO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然后简单分析了IPO造假的原因和手段,得出我国IPO监管中存在的漏洞,最后针对我国IPO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动机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造假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顽疾,造假者有其深刻的行为动机。当期财务造假是因为期望收益为正,多期财务造假则在于造假者效用贴现大于零,社会和企业应据此制定防止和减少财务造假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阳光的困惑     
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在被称为中国股市监管年的2001年里,资本市场里被频频爆光的上市公司违规造假事件层出不穷,ST猴王大股东疯狂抽血令人发指:高成长大牛股银广夏爆出业绩靠造假而来的惊天骗局,由恶庄联合操纵股价的中国股市头号大案亿安科技遭到证监会重罚,PT郑百疯狂造假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基于GONE理论,对中国最后一家未被勒令退市的舞弊上市公司--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舞弊因子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证券市场的自我完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9.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担保黑洞、财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给我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本市场历经30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2019年新《证券法》的公布,填补了大量违规操作的漏洞以及消除了部分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对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大有益处。本文选取新《证券法》公布前夕,某资本系利用下辖三家上市公司违规操作、财务造假的案例,结合新《证券法》展开分析研讨,探索新《证券法》和财务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