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若只允许港澳扮演配角,那将是珠三角自贸区的一大败笔。去年年底曾一度炒热的"香港将租借南沙"一说,不久前又因为"香港园"的新闻而再度受到瞩目。这一次,不但香港马上出来否认,广东方面也表示了更为明确的态度。广东官方不但一再表示不会把南沙租借给香港,一批官媒也相当适时地放出评论文章,指出南沙(以及横琴、前海等广东境内的)自贸区的合作模式,必须坚持广东"主导",港澳"参与"的形式。部分评论更勉为其难地尝试解读这样做的好处何在。只是,不向港澳放治权的广东自贸区,较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戏曲式微的情况下,香港的成功经验。今年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办"西九大戏棚活动"的第三年,难能可贵的是,在传统戏曲式微、观众越来越老龄化的大环境下,香港竟能独辟蹊径,把这样一个活动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西九文化区位于广东道及柯士甸道交界,经过了民间、政府、商界超过10年的博弈,由港府出资216亿港元发展文化项目。而其中的第一个将于2016年落成的项目就是西九戏曲中心,占地13800平方米,致力于发展多种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28日,《南方日报》、广东卫视等省媒体报道东莞市"一家外企注册一年未成功"案例、《香港:注册新公司最快一小时》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南方日报》的两篇报道上作出批示:"与香港相比,我省这样的审批方式,我们还搞什么市场经济,我们还谈什么国际竞争力。道理已经说了千万遍了,现在关键是要迈出改革的步伐。有哪个城市能像香港那样注册新公司,谁敢第一个吃‘螃蟹’,请拟定方案报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4.
赵向莉  李业 《大经贸》2002,(7):90-91
市场多元化有利于扩大出口广东的机电产品出口得益于"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机电工业借此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产业传递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产品出口高度依赖发达国家,而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造成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市场地位受到限制,这样不利于广东出口的进一步发展。以美国市场为例,从1999年起,美国取代香港,成为广东最大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在广东出口贸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2000年底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  相似文献   

5.
一、案情简介 广东一沿海城市某集团公司(下称"开证申请人")代理北方X省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下称"进口商")通过香港一贸易公司(下称"出口代理商")从巴西进口大豆一批.1999年5月,开证申请人向广东某银行A分行(下称"开证行")申请开立一笔约1,200万美元的90天远期信用证,受益人为香港的出口代理商.这样,一笔正常的进口业务及与其并行的信用证结算业务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一、案情简介 广东一沿海城市某集团公司(下称"开证申请人")代理北方X省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下称"进口商")通过香港一贸易公司(下称"出口代理商")从巴西进口大豆一批.1999年5月,开证申请人向广东某银行A分行(下称"开证行")申请开立一笔约1,200万美元的90天远期信用证,受益人为香港的出口代理商.这样,一笔正常的进口业务及与其并行的信用证结算业务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帅海燕 《大经贸》2001,(10):18-21
为期3天的"2001年广东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已闭幕。这是广东利用香港作为招商引资、技术交流、贸易合作平台的重要举措。本次洽谈会作为中国"入世"前广东与外商的一次"亲密接触",充分利用广东省卢瑞华省长访港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商谈加强粤港合作的良好时机,对提升粤港合作的内涵和档次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巧旋 《大经贸》2002,(12):90-91
纵观香港文化对广东内地文化的影响,尽管有许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王朔就认为港台文化只剩下"四大俗",似乎是不值一提的。还有的人认为,香港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没有自己的主流文化,因而是文化的"沙漠"。本文不想深究香港现有文化师从何方,也不想评价其没有一个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利与弊,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接纳八方,兼收并蓄,自由发展,似乎才是其立足之所在。这种多元文化相互竞争、长期并存的状况,在传播到广东乃至内地的20多年间,给了我们思想上许多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依靠着便利的交通运输,依靠着临近香港的天然优势,广东的制造业曾经非常的发达。买东西去广东,广州、深圳成为很多内陆人购物的首选地。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里,广东人凭借地缘优势、天生的生意头脑,靠着国家"三来一补"的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替香港人代工、贴牌发家,吃到了第一块蛋糕。广东,也成了当时很多人创业和发财致富的梦想地,广东制造业也在那时逐渐走向顶峰,广货成了市场上的宠儿。  相似文献   

10.
观测CEPA实施4年来香港和广东贸易流量变化,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广东和香港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并对CEPA实施后区内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CEPA的建立在货物贸易方面并未对广东产生明显影响.原因一方面在于CEPA的优惠贸易安排主要针对香港原产地产品,对于内地货物贸易影响很小,更积极的意义在于服务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另一方面香港的转口贸易所占比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金石 《市场研究》2010,(4):36-37
<正>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前身是广东大药房,1828年为英国人Watsons创立于广东。1841年迁往香港,1981年成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子公司。屈臣氏是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3300多间零售店。在过去两年,屈臣氏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更是由于可靠的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在消费者中"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2.
"泛珠三角"区域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内地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内地9省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在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薛冰  陈梦伻 《中国市场》2012,(34):46-49
<正>早在100年前,一对来自佛山的简氏兄弟在香港发起集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烟厂——南洋烟草公司,从而开启中国烟草业的发展史。[人物档案]简照南:(1870年-1922年)广东南海人。早年在日本及香港等地开设商号和轮船公司,获利甚巨。1905与其弟简玉阶等在香港创设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后更名为广东南洋史弟烟草公司。至1919年公司资本额达港币一千五百万元,上海、香港两地共设五厂。1922年发起创办上海东亚银行,任董事。曾以其实业界的声望,担任过上海总商会会董和上海华侨联合会董事等职。  相似文献   

14.
"全球十双鞋,中国制造占其六;中国十双鞋,广东产占其五",这是广东省制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广东制鞋业出口的高度赞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吸引了大批香港制鞋企业北移,台湾同业也相继大举迁入内地发展,广东省制鞋业承接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制鞋业的中心,鞋业出口已经成为广东省三大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并且在全国,乃至国际鞋业出口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 香港水果市场是一个国际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货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战后初期,我水果在香港市场占有率曾经高达45%,美国只占10%至20%左右。1956年,仅广东输港的水果量就达16万吨,约占香港市场销售量的七成多。从1982年起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资料,1986年香港进口水果值21.46亿港元,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广东与香港实际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功能齐全的大型经济区.香港的优势在于它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金融、物流和商业营运中心,广东的优势在于它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有效率的加工觏造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翁阳  王攀 《大经贸》2009,(9):22-23
2008年,若将广东作为一个地区在世界各国(地区)进行排名,当年广东的外贸出口值已经超越香港、台湾、新加坡、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位居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第11位。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广东出版社长沙龙(为期三天)暨杂志精品展(为期一个月)在香港新华书城揭幕。广东出版人与香港同行,济济一堂,借香港新华书城这一方风水宝地举办“社长沙龙”,以理性、创新、开放、务实的精神,探讨粤版图书在世界经济、文化进一步全球化的潮流背景之下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共商广东出版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区域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内地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内地9省区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点子"敲门     
<正>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