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表现,总结出攻克心理关、耐心引导、合理适时地建议等解决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表现,总结出攻克心理关、耐心引导、合理适时地建议等解决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作为高校重要支撑的辅导员工作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新生辅导员面临的工作更加多元和复杂。因此,创新学生工作模式,选拔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的目的,成为进一步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参与和支持。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目的是全面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悦 《改革与开放》2016,(12):99-9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管理和指导着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成效。深入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研究近两年高校新生班团干部角色认知与发展诉求状况发现,长期应试教育促成高校新生班团干部畸形发展、引导失范导致高校新生班团干部角色认知模糊和迷茫、培训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发展诉求。提升高校新生班团干部角色认知意识、满足其发展诉求应以"中国梦"为思想引领改进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立辅导员与高校新生班团干部定期信息反馈机制(虚实结合)、建立高校新生班团干部培养机制改进和加强对高校新生班团干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英 《魅力中国》2009,(22):224-224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协调者、管理者,他们既属于高校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又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新生的特点决定了新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新生辅导员工作。  相似文献   

9.
孙莉  孙静 《黑河学刊》2011,(3):98-99
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础。针对90后大学生所表现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要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通过调整入学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方法、发挥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开展心理健康引导、团队训练以及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等方面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针对新生进行了抽样调研,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探索了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构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谈心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辅导员谈心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提高辅导员谈心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友君  吴誉兰 《魅力中国》2011,(5):251-251,24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实施者和教育者,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辅导员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后遇到的学习方式、生活环境、心理、人际交往方面不适应问题,应开展专业思想与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角色转换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是新生入学教育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对大学生情况最为了解的主体,普遍承担着在校大学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的重要任务。辅导员不仅成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人,还是他们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大学生权益的保护者、知识理论的传播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这一概念的引入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杨瑜侠 《新西部(上)》2014,(4):135-135,133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孤独自闭、痴迷网络、前途迷惑等心理问题。高校应从大学新生开始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大学生戒除网瘾,丰富课余生活,并注重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帮助大学生全面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职业胜任能力是辅导员完成本职工作,走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路线的基本要求和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正以新的姿态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他们能否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参考,对上海市高校73位90后辅导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上海市高校90后辅导员职业胜任能力总体高于平均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模块相对较好,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以及危机干预等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队伍之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只有科学地确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才能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应主要从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方式几个方面,构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但长期从事繁杂且机械的学生工作极易让辅导员们产生职业倦怠和困惑。故而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建构高校辅导员成长的有效范式,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现实需求,也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