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浅谈中国奢侈品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十年间,快速增长的趋势让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而在众多的奢侈品牌中,却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本文基于国际奢侈品牌的营销特点以及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特殊性,提出了一些如何打造中国奢侈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钟超军 《品牌》2005,(11):68-69
一个真正的奢侈品品牌,是需要“梦想和艺术”来浇灌的,过度的“金钱功利”会亵渎一个奢侈品牌固有的高贵和圣洁。塑造一个奢侈品品牌要耐得寂寞,受得诱惑,经受得住考验。某种程度而言,追求盈利和奢侈品品牌,两者恰如一个一上一下的跷跷板,要锻造一个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就不要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与盈利相比,梦想本身更为重要。法拉利从奢侈品品牌的神坛坠落,正是源于急功近利的盈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奢侈品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活跃着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成为目前奢侈品市场的主要任务。国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多数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年活跃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4R理论及其应用,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归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并用4R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常见营销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洋奢侈品牌凭借雄厚的品牌资产在华近20年的攻城略地,并没有为中国企业探索出一套可借鉴的品牌盈利模式,面对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将如何构建一个结合中国市场消费特征和中国企业特色的奢侈品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奢侈品牌营销的破茧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奢侈品牌凭借雄厚的品牌资产在华近20年的攻城略地,并没有为中国企业探索出一套可借鉴的品牌盈利模式。面对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将如何构建一个结合中国市场消费特征和中国文化特色的奢侈品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2011,(28):28-29
2007年,《环球奢侈品报告》曾预测,到2009年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有自己的生产线,并实行品牌授权。花费上万元购买了一款来自意大利或者法国的奢侈品牌包袋,却看到标有"MadeinChina"的字样,很多奢侈品消费者陷入纠结。奢侈品也有代工商。  相似文献   

7.
《中国品牌》2008,(1):42-42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市场,而且有望在2015年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以来奢侈品市场却难觅中国品牌踪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全国第一个奢侈品研究学术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日前正式揭牌,中外专家将携手打造中国自己的奢侈品牌。2009年,研究中心将开始招收我国第一批"奢侈品"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奢侈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奢侈品多以国外品牌著称,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几乎没有,这对中国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就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和国内潜在的奢侈品牌进行分析,力求带给中国设计师一些启示,推动中国奢侈品牌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意味着国际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奢侈品的价值衡量标准、目标消费群体等都与一般商品不同,因此,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管理也需要特殊对待。本文以成功进入国际奢侈品行列的意大利服装品牌Giorgio Armani、法国珠宝品牌Cartier、瑞士手表品牌Patek Philippe为例,描述其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规律,以为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为鉴。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科技》2011,(11):3-4
【来源:腾讯财经】 日前,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贝恩顾问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合作发布全球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纷纷涌进中国,抢食这场盛宴。据世界奢侈品协会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80%的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属于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却寥寥无几,这无疑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本文简单的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总结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维花 《现代商业》2014,(17):25-26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奢侈品消费大国,约占全球总额的30%。在世界奢侈品排行榜上前1000名中,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只有香港地区的两个。中国大陆本土奢侈品牌的缺失和低竞争力证明了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中国白酒、珠宝、瓷器和丝绸传统文化、奢侈品牌发展状况及中西对比意义,呼吁中国奢侈品牌的发展以弘扬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并以中国强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越来越多奢侈品牌通过生活方式的手段进行营销。本文以探讨基于生活方式的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为目的,对奢侈品营销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综述,选择中国本土奢侈品牌"上下"作为生活方式营销典型研究案例,通过分析该品牌基于生活方式的文化营销策略、体验营销策略和线上线下营销,对我国奢侈品牌的营销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蜂拥而入,摧城拔寨……中国超过了30亿美元的奢侈品市场,引得国际主流奢侈品牌竞相登台!奢侈品营销,核心在哪?一、文化为本:几乎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都是以深远的历史文化为着力点,如同文物一样,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赋予了这些品牌无法取代的内涵。在奢侈品营销的文化角力中有两种方  相似文献   

15.
丰久成 《商》2014,(33):101-101
目前,在我国市场绝大多数的奢侈品牌都来自国外,本文对西方奢侈品品牌的发展之路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我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并结合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以4P理论为依据,为本土自主奢侈品牌的发展设计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春雪  张舒泽 《中国市场》2011,(6):86-86,1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行列,但是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却极其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概况,接着总结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仅仅在数年前,全世界奢侈品牌关注的还不是中国。然而,眼下我国的消费者对奢侈品已经渐渐熟悉并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奢侈类商品在中国、在北京日益繁荣,国外的奢侈品牌生产巨头也把眼光瞄准了我国的消费者,蓄势待发想开拓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呈一片繁荣之势,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在限制外资品牌开设专卖店开始,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对于实力雄厚、品牌历史深厚的国际奢侈品牌而言,更是如此,专门店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大力渗透,逐步主导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正常的繁荣景象,也日渐影响着大众畸形的品牌意识与消费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导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正处在从暴发户群体转变为高知识富裕群体的历史时刻。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高端消费者为对象开展量化研究,自主开发了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量表(LCPVS)并通过实证研究对量表进行了验证;通过洞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模型,为国际奢侈品牌和中国本土奢侈品牌进行营销策略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祝有华 《广告大观》2010,(11):59-60
法则一:市场定位——只满足少数消费群体 定位不清晰,是奢侈品白酒品牌的根本问题。众所周知,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服务的,"大多数羡慕,少数人购买"才是真正的奢侈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