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探讨了影响语文教学中学德育教育的因素,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姣平 《魅力中国》2013,(16):236-236
德育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常谈话题,因为德育时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教师应该找到语文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和思考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为祖国添砖加瓦的栋粱人才。  相似文献   

3.
尹丰华 《魅力中国》2014,(4):241-241
时代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告诉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阐述一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的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  相似文献   

4.
聂艳 《魅力中国》2013,(5):259-25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利用课程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郭文轻 《魅力中国》2013,(10):222-2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里素质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教导、疏导、引导等形式成功的将挫折教育渗透进去。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倡导并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职生正由少年向成人转变,其心理特殊复杂,加上市场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中职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厚实底蕴,又为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李俊芳 《魅力中国》2013,(26):211-211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加强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并且表明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法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偏见,使得语文语法教学停滞不前,这种片面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语法教学。也许很多人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的日常用语。对于汉语。我们再熟悉不够了。还需要学习语法吗?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如果没有语法结构作为支撑,那么我们的语言表达就会出现混乱。可见.语文语法教学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改变片面的教学理念,重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语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担负的德育教育价值长期被人们漠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让德育教育重新在语文教育中为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形势所需。正当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学历提升的同时,无论是国民教育还是应运而生的职业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忽视最基本的核心教育一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尹连信 《魅力中国》2009,(16):117-117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体现着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应运而生。 课程标准变了,课程结构体系变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也有了改变。但是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近些年来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尺度也不会改变,面对新课标,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姜凤菊 《魅力中国》2013,(14):161-161
中国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是语文教材中一种常见的文体,但是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诗歌语言是一种对文字的高度凝练,是一种艺术的升华,蕴含丰富的想象、情感,是我们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精华。学习诗歌,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蕴含的新教育理念进入高中教育实践并与现实中固有的教育思想、方法产生激烈碰撞。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评价理念都在呼唤语文教师要对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进行新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我曾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深知辛安亭对中国语文教学的重大贡献,也深知研究辛老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辛老去世已20多年了,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教材编写和语文教育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其理念与辛安亭的教育主张一脉相承,可以说基本上是辛老教育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王怡 《魅力中国》2009,(36):112-11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凤芹 《黑河学刊》2010,(8):114-114
中学语文教学目的包括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具有思想教育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中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感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5.
罗运江 《魅力中国》2009,(4):121-121,101
语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是一群思想鲜活的青年学生,语文教师所承担的不仅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的任务,而且是塑造人并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使命,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思想认识高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意义提出了鲜明的富有时代特色的要求,但其立足点仍然是关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维新 《魅力中国》2014,(23):199-199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三者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传授知识是基础,发展认识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学习,因此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思品、语文……等学科渗透对学生德育教育,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觉得那是应该并可行的。数学枯燥无味,简单的文字或图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环节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给我们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结合语文学科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陈会欣 《魅力中国》2011,(3):126-12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创新高中语文教学首先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用灵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环节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