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海燕 《西部旅游》2023,(24):39-41
<正>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上,这一发展模式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在实际中,生态旅游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探究生态旅游管理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美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环境美与生态旅游陈刚北京旅游学院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Ecotourism)在西方社会引起高度重视并获得迅猛的发展。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二战后以满足旅游者"四S"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大众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的大量生态旅游概念使旅游研究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概念产生了困惑.这种困惑使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和规则在实际的应用中被扭曲和误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并以这些标准规则为基础,对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中国未来的生态旅游研究应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企业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键角色之一.本文在有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实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通过对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旅游企业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可持续运作的关键环节和优化模式.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社区主人翁意识、公共福利、教育培训机会以及经济收益等,是影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丰富了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理论,并对我国生态旅游的社区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保大会上,作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旅游首次被提出来。1995年4月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召开,大会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他领...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模式,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区域环境,也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成为当前国内各旅游景区普遍实施一种的发展模式。鄢陵大马生态旅游景区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在有效地开发和使用本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创造出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在简要论述生态旅游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剖析鄢陵大马生态旅游资源情况与经营现状,借此深化对鄢陵大马生态旅游景区经验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使得旅游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带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很注重对景点的保护,以期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四川藏区发展生态旅游是很必要的,能在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的同时,促进藏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桂华 《旅游学刊》2004,19(4):53-56
基于传统大众旅游弊端提出的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责任性。围绕生态旅游的责任性的旅游开发和管理实践在世界各地均有积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提炼。本文从责任的双向性为切入点,在分析传统大众旅游的单向责任模式和早期生态旅游的单向责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双向责任模式。进而比较三种旅游责任模式的差别,最后从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者三个方面来探索生态旅游双向责任模式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海洋生态资源为支撑的新型旅游形式。海洋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江门的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期望能够推动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连玉銮 《旅游学刊》2005,20(3):13-17
四川平武白马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表明,大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冲击。进行小规模的生态旅游实践,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是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适宜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做好生态旅游建设不仅能够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带给人们全新的旅游感受,促使人们旅游视野的拓展,进而实现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本文就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捧生态旅游,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旅游模式。因此,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比较喜欢和向往的旅游地点。同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有利于实现城乡的融合和一体化。可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它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下面本文主要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民众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多,再有,要想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则需重视打造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是当代主要旅游形式,其主要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以保护与开发自然资源为主,力求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接着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王尔康一、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也拟在1999年推出“生态旅游年”,但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和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目前,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实现这一路径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为例,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了蓝山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蓝山县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更大程度地发掘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农村新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坛撷英     
持续旅游的基本含义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旅游与环境是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前不久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亚太地区议员环境与发展大会第六届年会,也把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会议主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献溥先生在1998年10月29日《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7.
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环境协调型的旅游开发方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在研究领域仍然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研究上,对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内涵、生态多样性与稳定性、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旅游区生态系统与一般生态系统的差异性等科学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随着旅游开发广度和深度的加大,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北京共识”)  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确定 2 0 0 2年为“国际生态旅游年”的决定 ,我们会聚北京 ,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 0 0 2·中国生态旅游论坛” ,就世界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多方对话和深入讨论 ,对生态旅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尽管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在我国部分地区业已得到不同程度的遏止 ,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经过 2 0多年的努力 ,我国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 ,旅游发展的各种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实践证明 ,旅游…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与体育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海南旅游产业与体育小镇融合发展的意义,依托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和小镇建设的深度融合措施,打造可持续性国际化的海南体育旅游小镇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国际沿线旅游重点项目,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绿色生态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这一理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主要从"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入手,探究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